岱依族的文化和信仰

岱依族(Tày)是越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约170万人。

岱依族(Tày)是越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约170万人。岱依族属岱依-泰族语系,主要居住在高平、谅山、北(氵)件、河江、太原、老街等北部和西北部各省。岱依族通常依山靠水而居。

岱依族很久以前就在上游地区山谷平坝地区建村群居。每个村有15至20户家庭,大的村落甚至有数百户。岱依族传统住房是高脚屋。他们常选择贵重木材建房。屋顶有两至4个屋檐,铺瓦片、茅草或棕榈叶。房子四周的墙壁用木板或竹板围着。

岱依族传统服装用其自己编织的棉布缝制,男女服装统一染成蓝靛色,基本上没有纹饰。

女性穿着高领、有五片衣襟、衣领和右腋下系5粒扣子的长衫,长裤,同时扎腰带,缠头巾。逢节日,里边加一件白色短衫。过去,多个地区的岱依族妇女穿裙子,最近才改为长至脚后跟儿的裤子。裤子为无缝、低宽裤裆,耷腰。

岱依族妇女的长衣有的长过膝盖。装饰有银制的项圈、手镯、脚镯、链子等。男性服装包括裤裆无缝且低宽、耷腰的长裤,有五片衣襟、竖领的短衫。

河江省春江乡岱依族人黄春川说:“岱依族分为黑衣、白衣、泰等支系。我们这儿是白衣岱依族。一般以上衣的颜色区分。白衣岱依族缠蓝靛色头巾,着蓝靛色外衣,系蓝色腰带,戴项圈。黑衣岱依族只着黑色短衫,裙子布料更厚、更粗,而且比白衣岱依族的长,也戴银质项圈,并系银质纽扣。春江的白衣岱依族占80%。黑衣岱依族主要生活在箐门县。高平省岱依族则穿着长衫和黑裤。”

和其他民族一样,岱依族的信仰为多神崇拜,他们相信超自然现象可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祭祀祖先是岱依族头等重要的宗教礼仪。

祖先祭台设在家中心最庄严的地方。祭台前的床闲置,来客不得在上面坐着或躺着。此外,他们还忌讳用脚踩厨房里燃着的木柴或灶塘边。参加葬礼回来后,未及洗漱干净的人不得去看家中的畜禽。刚生孩子的妇女不得到祭祀祖先的地方。

石犬祭祀也是岱依族一直保留至今的好风俗。谅山省岱依族人的家门前都放置一只姿态各异的石犬。这是踏访谅山省任何一座村落时都能发现的最显著的特点。石犬在岱依族语中叫做马欣(MaHin),有驱邪看家之意。

谅山省禄苹县的微文基大爷说:“根据老一辈传下来的说法,宅门方向不好,地太硬,有溪水、有道路或秃岭直指家门的,要在家门前放置石犬,这样才不会钱财化水,才能保佑家宅平安、工作顺利。有石犬在,万一邪魔作祟,祖先便会知道并抵御和保佑子孙。

岱依族传统文化艺术种类丰富,有诗歌、神话传说、民间笑话、歌舞等。民歌中最为普遍的有“伦”、婚歌、摇篮曲等。岱依族唱“伦”就和平原地区对歌那样普遍。

男女双方对唱的歌反映社会生活所有领域,尤其是男女恋情。“伦”有多种,如斯楞伦、滩伦、二娘伦。岱依族的滩伦在葬礼上唱称文歌,下田节上唱称节唱,婚礼上唱称葛搂。

滩伦主要在狭小的空间表演,如祖先祭台前;有时也在空旷的空间演唱,如田野,而最普遍的是在农历正月和二月举行的下田节上。

滩伦是岱依族生活中的一项日常活动,高兴时唱,家里有事时唱,身患疾病者也唱,滩伦是岱依族信仰和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其特有的信仰活动之一。(来源:《越南之声广播电台》)(越通社-VNA)

更多

中部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焕发新生光彩

中部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焕发新生光彩

中部这片细长的土地,蕴藏着越南民族灿烂而独特的文化积淀。顺化古都遗迹群、会安古城与美山圣地——三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瑰宝,正以崭新的姿态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焕发勃勃生机。

越南木偶艺术展区。图自越通社

越南木偶艺术展区——秋季博览会的文化亮点

在2025年秋季博览会上,越南木偶戏剧院以“缩小版水亭”为创意设计,推出别具一格的木偶艺术展区。展区位于河内东英国家会展中心,成为数百个商业展位中最具文化魅力的亮点之一,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欣赏。

电影——2025年秋季博览会上的文化创意亮点。图自越通社

电影——2025年秋季博览会上的文化创意亮点

经过一周的开放迎客,正在河内东英国家会展中心举行的国家级经贸与文化促进盛会“2025年秋季博览会”依然人潮涌动,观众前来参观、购物、体验文化与美食等活动络绎不绝。

在第一届河内秋季博览会上,数百个展位色彩斑斓,其中印有“一乡一品”(OCOP)标签的产品依然以独特方式脱颖而出。图自越通社

2025年秋季博览会:当文化成为经济价值

在第一届河内秋季博览会上,数百个展位色彩斑斓,其中印有“一乡一品”(OCOP)标签的产品依然以独特方式脱颖而出。其不仅拥有优良的品质和精美的设计,而且每件产品都蕴含着一段文化故事。每一件商品的背后都是人的智慧、地方的特色与文化的积淀。

本届展会汇聚了来自越南各地的数十个扁米品牌,通过产品展示、制作体验等环节,向国际游客展现越南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图自越通社

越南秋季博览会:扁米承载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饮食文化

在2025年首届越南秋季博览会上,越南乡村的传统美食——扁米(cốm)成为吸引众多消费者的焦点。这种以未成熟糯稻精制而成的时令美食,不仅展现越南独特的饮食智慧,更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金秋时节的民族符号。

“保留嘲剧”是由一群Z世代发起的传播项目,旨在保留嘲剧艺术的精髓,并在现代生活中传播传统舞台艺术的价值。图自nhandan.vn

Z世代为传统嘲剧注入新活力

当Z世代的年轻人热情投入、不断探索与革新传统嘲剧艺术时,这不仅是可喜的信号,而且是民族传统艺术生命力持久不衰的生动证明。

山罗省展位。图自越通社

西北风采闪耀2025年首届秋季博览会

在越南国家展览中心举行的2025年首届秋季博览会现场,山罗省展区以泰族柔美婉约的群舞舞姿、苗族悠扬委婉的芦笙声和西北地区同胞的绚丽服饰而变得格外热闹亲切、引人入胜。

游客参观美术展览。图自越通社

“遗产的心跳”国际艺术展开幕

10月27日下午,越南美术协会、岘港美术协会与亚洲艺术联络组织(Asia Art Link)联合在岘港美术博物馆举办了“遗产的心跳”(Heartbeat of Heritage)作品展览开幕式。

2025年首届秋季博览会于10月25日至11月4日在越南河内东英越南会展中心(VEC) 隆重举行。图自组委会

2025年首届秋季博览会——让文化融入经济空间

以“连接人与生产、经营”为主题的2025年首届秋季博览会于10月25日至11月4日在越南河内东英越南会展中心(VEC) 隆重举行。这不仅是一场经贸盛会,更是一次文化与经济的深度对话,在全球化浪潮中展现越南的创造活力与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