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重建过程中保护河内市古老文化价值

历经岁月洗礼的古建筑、深沉而古香古色的遗迹,纵横交错、繁华热闹的街道,宽敞优雅的法式别墅,是首都河内别具一格的特色。
在城市重建过程中保护河内市古老文化价值 ảnh 1河内马云古街87号古宅。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 ——历经岁月洗礼的古建筑、深沉而古香古色的遗迹,纵横交错、繁华热闹的街道,宽敞优雅的法式别墅,是首都河内别具一格的特色。

虽然河内市正处在蓬勃发展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现代化都市高楼林立,街道宽阔干净,但老城区的建筑布局从未被打破。正是因为这些建筑物蕴藏着悠久的文化价值并成为了升龙 - 河内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这些古老建筑物的保护工作得到了还剑郡乃至首都河内的重视。

河内老城区以 36 条街道而闻名,每条古街都以“行”字冠名,诸如:糖行、银行街、麻行、扇行等,均带有某种手工行业的特征。每条古街两旁的古宅都开了店铺,以销售手工艺品、美术品和饮料。一些古街居民本身就是生产和销售独特手工艺品的工匠和艺人。因此参观古街时,游客往往被生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吸引。

古街也是寺庙、亭楼、家族祠堂、行业始祖庙乃至手工艺村村民节日盛会的汇聚之地,祠堂、寺庙、会馆、清真寺、神社、庙宇等遗迹多达121处,具有特殊价值的建筑物200多个。

不管在哪条街上,人们都能依稀辨出某种古老手工行业,这就是河内古街的魅力所在。小巷与店铺随处皆是。清晨,开门就看见邻居,所以古街居民仍保留着邻里街坊式的生活习惯。

河内老城区蕴含着多种多样且具有吸引力的无形价值,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饮食文化、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基于这些价值,河内老城区已被认定为国家级历史遗址。

至于老城区,人们通常称其为法式街区,因为这里的许多房屋带有典型的法式建筑,是许多不同区域之间的连接空间。老城区拥有宽阔的棋盘式街道结构、高密度的绿地、绿树成荫的街道,以及许多可爱的别墅,非常有特色。 20世纪初的法国规划者将西方建筑与当地气候条件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城市空间,从而赋予河内独特的身份,这是东南亚其他城市所不具有的特色。
在城市重建过程中保护河内市古老文化价值 ảnh 2山西古城——河内市独一无二的红土岩石堡垒。图自越通社
据越南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信息研究所前所长胡士贵介绍,河内市有半个多世纪深受法国文化和文明的影响。因此,河内市区的面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形成了今天的城市风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建筑和谐地融合在欧洲的“经典、华都”特征与多年来保存下来的河内人和文化历史价值之间。

古街区和老城区的文化、历史、建筑和人文价值成为还剑区特别是河内市开发和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资源。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中保留这些地区典型的文化和建筑正是过去和现在的联系,为首都创造了独特的身份。

保护河内市的珍贵价值被确定为优先任务,因此河内古街区和老城区遗产价值的保护、美化和推广工作得到了还剑郡的关注。其中包括拆建、修复和美化 22 座遗迹,保护 24 座有价值的房屋,并将建筑空间归还给遗产。恢复河内古街区节庆活动的项目充分彰显了还剑郡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努力。具体来说,全郡恢复了14个节庆活动,其中郡级节庆活动7个,坊级节庆活动7个。城市技术基础设施系统的投资、改造和美化,都朝着文明、优质的方向进行。尤其是,还剑郡发挥了人民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作用,建立了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文化遗产管理、保护和弘扬方面的合作,提升了文化遗产的价值。

还剑湖和河内古街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翠兰表示,该委员会定期在河内市名胜古迹举办文化艺术活动,重点介绍昔日河内人的生活方式,恢复金银珠宝首饰行业文化节,定期进行传统音乐表演,介绍与古城区专业工艺街相关的传统工艺村。这些活动吸引了社区的积极参与,为古城区文化遗产的可持续管理和保护做出了贡献。

还剑郡集中资源和资金来修复法式建筑,已完工的项目使老建筑穿上了新衣,从而向人们介绍和宣传河内的遗产价值。

还剑郡人民委员会主席范俊龙强调,在首都河内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剑郡乃至市政府和广大人民始终高度重视并确定保护和提升河内市古街区和老城区的遗产价值视为一项中心任务,不仅政府,而且社区的贡献也极为重要。传统价值观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和谐,是还剑郡政府在决策前始终关心和慎重考虑的问题。所开展的项目和活动本着既保护传统价值又有选择性地发展的精神,以改善生活条件和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于人民为目标。

还剑郡决定在城市重建过程中继续推进对古街区和老城区价值的保护,不仅保留原有的文化、历史和建筑价值,还创造新的特色。(完)
越通社

更多

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出席科技对话论坛。图自越通社

加强越南与澳大利亚的合作与创新

由澳大利亚越南知识分子和专家协会(VASEA)在悉尼科技大学(UTS)举办的科技对话论坛是2025年越澳科技节(Vietnam–Australia TechFest 2025)的核心活动,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越南各部门领导、UTS代表、专家及两国企业代表共同出席。

荣获红星将的代表和企业家合影。图自越通社

2025年红星奖揭晓 11位杰出青年企业家获表彰

11月26日晚,越南青年联合会与越南青年企业家协会在河内联合举办2025年红星奖——越南杰出青年企业家颁奖典礼。本次活动是越南青年企业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25-2030年任期)系列重要庆祝活动框架下的一项活动。

第15号台风11月27日凌晨4时的移动方向。图自越通社

林同省沿海地区启动防台应急响应全面应对第15号台风"天琴"

根据最新气象预报,第15号台风"天琴"预计将对沿海海域产生显著影响,并可能引发林同省内陆地区强降雨过程。沿海各地方政府已同步启动防台应急预案,采取系列预防性措施,着力降低财产损失风险,全力保障未来数日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船舶、基础设施安全。

通过监控系统监督渔船活动。图自越通社

解除IUU“黄牌”:顺化发挥综合力量

为推动负责任、可持续的渔业发展,近段时间顺化市动员整个政治系统的力量,掌握重点海域情况,深入宣传并动员渔民严格遵守打击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IUU)捕捞活动的规定,同时及时监测、发现并阻止渔船企图侵犯外国海域。

洪水对得乐省水产养殖网箱造成了严重破坏。图自越通社

国家银行扩大对受自然灾害影响客户的支持范围

11月25日下午,越南国家银行宣布,已发布第10328/NHNN-TD号公文,要求第8、9、10和11区的信贷机构和国家银行分行重点实施相关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克服2025年10月和11月第12号和第13号台风以及洪水造成的损失,落实政府总理关于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稳定民生。

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场景。图自越通社

越南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强化跨国毒品犯罪协同打击机制

在11月25日下午举行的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期间,多位国会代表就近期破获的“金三角”至越南1.2吨毒品走私案回应媒体提问。代表们一致认为,当前毒品犯罪呈现明显的国际化、组织化特征,亟需加强预防打击力度,完善跨国协作机制,确保一旦发现跨境毒品案件能够快速响应、协同处置。

清池桥发生的交通事故。图自《新闻与民族报》

2025年11月份越南交通事故实现“双下降”

根据交警局、越南航空局、越南海事与水路局的快速报告显示,2025年11月(自10月15日至11月14日),全国共发生1527起交通事故,导致823人死亡,1055人受伤。与2024年同期相比,事故减少467起(下降23.42%),死亡人数减少181人(下降18.03%),受伤人数减少337人(下降24.21%)。

越共中央党机关党委干部和职员为受灾群众捐款,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图自越通社

逾2.08万亿越盾善款快速汇集 支援洪灾地区

11月25日,响应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团的号召,中央宣教与民运部副部长陈青到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总部,移交宣教与民运部全体干部、党员和劳动者为协助洪灾民众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筹集到的4.5亿越盾善款。

部队官兵帮助学校进行灾后清理。图自越通社

庆和省超过720所学校洪灾后迎接学生返校

11月15日至21日的强降雨和洪涝灾害给庆和省造成了严重损失,教育培训领域也受到影响。截止11月25日上午,全省796所教育机构中有726所恢复正常教学,另有70所学校继续停课以进行灾后清理和修复,包括24所幼儿园、22所小学、15所初中、7所高中和2所中等职业学校。

胡志明市青年文化屋成为救灾物资接收点。图自越通社

胡志明市募集近2450亿越盾支援灾区群众

据胡志明市越南祖国阵线委员会24日晚间消息,截至目前,该市救灾动员委员会接收来自本市各机关、单位、企业和民众捐赠的近2450亿越盾现金及价值超过1360亿越盾的物资,用于支持受灾群众。

公安力量向庆和省博爱西乡的洪水灾区居民运送救援物资。图自越通社

📝时评: 防灾还是成为“人祸”的距离往往只在鼠标轻点之间

越通社河内 ——民族情感与同胞之义可以有许多表达方式。正如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团所呼吁的:“每一份爱心、每一次分享,无论多么微小,都弥足珍贵;每一笔捐助,无论金额大小,都是帮助同胞在洪灾后重新站起来的信心、动力与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