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常务委员会就2011-2016年阶段外国贷款利用和管理的法律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在国会常务委员会第26次会议期间,8月9日下午,国会常委会就“有关2011-2016年外国贷款利用和管理的法律政策执行情况”专题进行监督。
国会常务委员会就2011-2016年阶段外国贷款利用和管理的法律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ảnh 1国会财政预算委员会主任、国会常务委员会监督团团长阮德海发表讲话。 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在国会常务委员会第26次会议期间,8月9日下午,国会常委会就“有关2011-2016年外国贷款利用和管理的法律政策执行情况”专题进行监督。

据监督报告显示,2011-2016年阶段越南签署的贷款协定为319项,贷款总额达336.43亿美元,比2006-2010年阶段增长了59%。2011-2016年阶段,实际到位资金为280亿美元,其中ODA贷款实际到位资金为232亿美元,占所签约贷款总量的82.3%,优惠贷款为32亿美元,商业贷款为17亿美元。

国会常委会成员对监督团有关2011-2016年阶段外国贷款利用和管理的法律政策执行情况所作出的评价达成一致,同时认为出台关于ODA资金利用和管理的法律政策是越南法律体系日益完善的充分体现,符合党、国家的路线和政策,满足ODA资金利用与管理的要求。在国家财政预算存在不足,而发展投资需求大的情况下,继续利用外国官方开发援助资金(ODA资金)是必要的。

越南国会青少年儿童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潘青平建议,应加大民选机构的监督力度。他说,国会属下委员会要把握自负责领域的ODA项目,并对其进行严格监督。同时,政府应明确监督ODA项目的责任。

国会常委会成员建议,未来政府应有效利用ODA资金,加大对各地方有效利用ODA资金的监察和检查力度。对于无偿援助,应优先投资可持续扶贫、卫生、教育、人力资源、科学技术、技术转让等领域。对于ODA贷款,应集中于大规模、具有影响力和辐射力、跨区域的项目,主要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项目。

国会常委会成员还就2016—2020年阶段中期公共投资计划补充以及2018年爱尔兰向越南135号计划提供无偿援助等议题提出了相关意见。(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胡志明市一角。图自越通社

📝时评 重绘山河 凝聚合力:党心民意的深度契合

从2025年7月1日起,全国34个新的省级行政单位将正式投入运作,比之前减少了29个单位。这场意义重大的“山河重绘”得到了各阶层人民的广泛支持。这是迈向新时代的重要前提。正如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在2025年6月29日发表的文章《团结的力量》中所强调的:"官府千般易,无民事难成;百姓万种难,齐心皆可平”。 

越南参加挪威第八次贸易政策审议会议。图自越通社

越南参加挪威第八次贸易政策审议会议

越南常驻日内瓦代表团于6月30日出席了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日内瓦总部举行的挪威第八次贸易政策审议(TPR)会议。越南常驻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及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团长梅潘勇大使出席会议。

越南国家副主席武氏映春礼节性拜会了教皇良十四世。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梵蒂冈合作潜力巨大

越通社驻意大利记者报道,越南国家副主席武氏映春对意大利进行工作访问期间,6月30日在梵蒂冈圣座礼节性拜会了教皇良十四世。

附图。图自人民报

河内全力保障两级地方政府模式高效运行

6月27日,在第十六届河内市人民议会(2021-2026年任期)第24次会议上,代表们表决通过了一系列关于两级地方政府模式投运行时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调整、收入来源和支出任务划分、预算调整与公共投资计划,以及公共资产管理和使用权限调整等的决议。

越南国家副主席武氏映春与意大利众议院议长洛伦佐·丰塔纳。图自越通社

越南国家副主席武氏映春对意大利进行工作访问

越通社驻罗马记者报道,在从6月29日至7月1日对意大利进行工作访问期间,越南国家副主席武氏映春于6月30日在意大利众议院与意大利众议院议长洛伦佐·丰塔纳(Lorenzo Fontana)举行了会谈。

四大决议——体制质量的核心动力

四大决议——体制质量的核心动力

仅在半年时间内(从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越共中央政治局连续出台了四项具有战略性、突破性的决议,这被视为新时代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四大支柱”。

祈愿国泰民安盛典现场。图自越通社

祈愿国泰民安盛典是国家神圣的历史时刻

今日(7月1日),两级地方政权体制正式运行,全国共有34个省市和3321个乡、坊单位。为标志这一神圣的历史时刻,7月1日零时,越南佛教学院(河内)的近千名僧尼和佛教信徒参加了在该院举行的国泰民安祈愿大典。

越南驻加拿大大使范荣光在越南国庆79周年纪念典礼上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凝聚侨智助力国家发展

越南驻加拿大使馆科技处近日举行"加拿大越南专家与科学家网络"(CVSE)启动仪式,旨在加强侨胞科技人才资源对接,有效服务国家发展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