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助渔民制造铁壳渔船更好地出海作业

一艘艘装备先进的大型铁壳渔船、一支支专业捕鱼队共同出海远航,在大型渔场捕鱼作业,这是全国渔民期待已久的愿望。
一艘艘装备先进的大型铁壳渔船、一支支专业捕鱼队共同出海远航,在大型渔场捕鱼作业,这是全国渔民期待已久的愿望。

这一愿望正在逐步成为现实,因为国家、政府和有关部门、机关正积极落实总额10万亿越盾的优惠贷款和各项渔民扶持政策。其中包括采取灵活的资金扶持政策,协助渔民制造铁壳渔船,提高远海捕捞质量。

越南是一个有着悠久捕捞传统的沿海国家。目前,全国约有两万八千七百五十艘远海捕捞渔船,但其中百分之99是木壳渔船,由各地手工艺村制造。

实际表明,使用木壳船,渔民不仅在装备先进的产品保管设备方面遇到很多困难,而且在远海大型渔场捕捞、风大浪大的情况下还要面临很多风险。

使用木壳船已经成为渔民多年来的习惯。改变这一思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越南交通运输部部长丁罗升说:“木壳船耐用性差,所以要转为铁壳船。不过,需要花时间来动员渔民,因为他们习惯使用木壳船了。在转换过程中要经过实践验证,才能设计出符合传统、也符合渔民习惯,且价格合理的船型,这样渔民就会转而使用铁壳船”。

在今年5月的政府工作例会上,政府总理阮晋勇指导政府各成员考虑如何向渔民提供优惠贷款用于制造铁壳船,便于安全开展远海捕捞。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今后,银行可以审核并向渔民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即年均利率百分之三,贷款期限为十年,并可宽限一年。
贷款者可以用船只作抵押,船只则购买保险。贷款政策出台后可消除渔民打造现代化捕鱼船队的资金瓶颈。

东亚银行董事会主席高士谦说: “ 协助制造大型船只是政府正确和及时的主张。提供巨额贷款才有条件制造大功率船只,并可以将船只做抵押,且利率只有百分之三。贷款头一两年免息,第三第四年才收利息。过去,渔民在这个问题上遇到障碍,现在可以解决了。这是一个大的机会。能解决这个障碍,渔民才有足够的条件贷款并打造强大的远海捕捞船队”。

广义省拥有实力雄厚的海上捕鱼船队,渔民经验丰富并常年在黄沙和长沙渔场作业。这也是被政府选为率先开展新造22艘铁壳渔船提案的省份。

广义省广义市义安乡普安村村民陈光中正在加紧建造功率近500马力的新渔船。他说,国家向渔民提供贷款将使渔民得以大胆投资大型渔船。

他表示:“过去,要有资产抵押才能贷款,没有抵押就不能贷款。现在国家取消了过去的政策,并提供新的优惠,就方便多了。制造铁壳大船并提供占造价百分之90的优惠贷款给渔民带来很多的便利”。

广义省广义市义安乡渔民武清创表示,远海捕捞近30年来一直希望有一个铁壳船队出远海作业。

想象着一艘艘符合渔民捕捞需求的铁壳船只,武清创说:“党和国家出台利民政策,我非常支持和响应。现在,我本人也希望国家能创造条件让渔民贷款打造一个铁壳船队,这样就可以远海捕捞,可持续发展经济”。

广义省平山县平正乡的梅成文是最早一批获得轮船工业总公司芽庄造船有限责任公司交付铁壳渔船的渔民。

这艘船命名为“黄英一号”,船只全长25.2米,宽7.5米,高3.6米,功率900马力,排水量120吨,船上有6个鱼舱,两个装有渔具的设备舱,一个作为船上服务设施的食品舱。

除了比木壳船性能更好外,铁壳船还装备齐全各种航行设备,如罗盘、雷达、GPS全球定位仪,救生、救火设备,足以保障安全和海上长时作业。

梅成文说:“在大渔场捕鱼,比如说能捕捞50吨,原来只能捕捞30吨就要返港了。而这艘船只,如果在能捕捞50吨的渔场,我就能捕捞50吨。这艘船设有冷藏库,保温很好。捕捞后,海产品可以更好地保管,靠岸后,售价会更高”。

远海捕捞船队现代化是发展海洋经济和维护国家海洋海岛主权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不久的将来,小马力传统木壳船将被大型铁壳渔船代替,使远海捕捞的渔民放心作业,并在自己家乡的海域致富。(来源:越南之声)

更多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出席乂安省那外寄宿学校开工仪式。图自越通社

全国17个省市同步开工建设边境乡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

11月9日上午,全国17个省市同步举行陆地边境乡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开工仪式。该项目由越南教育与培训部主办,与越南国家电视台、越南邮政电信集团、越南军队工业与电信集团以及17个陆地边境省市配合展开,开工仪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

第13号台风“海鸥”致逾2.6万间房屋损毁。图自越通社

第13号台风“海鸥”致逾2.6万间房屋损毁

根据农业与环境部下属堤坝管理与防灾局统计,截至11月8日8时,第13号台风及其环流已造成245间房屋倒塌、26226间房屋受损或屋顶被掀翻,房屋损毁数量较7日下午增加8664间。

从以拾荒为生的妇女,如今她们已成为运用科技的“绿色战士”。图自越通社

顺化市塑造垃圾循环经济

顺化市的“科技拾荒合作组”模式正在为城市垃圾管理带来积极变化。从以拾荒为生的妇女,如今她们已成为运用科技的“绿色战士”,通过mGreen应用与再生供应链实现连接。不仅改善了成员的生计、提升社会地位,还助力构建可持续的垃圾循环体系,彰显顺化在建设绿色、清洁、循环城市中的先锋作用。

研讨会现场。图自越通社

东南亚地区网络犯罪防治对策建议

11月7日,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人文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Tech for Good Institute,简称TFGI)在河内联合举办题为“公众对话——增强东南亚防范诈骗与欺诈的韧性:以越南为重点”的国际研讨会。

国际劳工组织资助越南开展交通安全项目。图自越通社

国际劳工组织资助越南开展交通安全项目

国际劳工组织(ILO)近日宣布,越南有三家工厂在“零愿景基金交通安全挑战赛”中获得资助。该赛事旨在鼓励各工厂提出创新且切实可行的方案,以提升服装行业工人的出行安全。

越南教师的数字化转型能力成为“亮点”。图自越通社

越南教师的数字化转型能力成为“亮点”

11月6日,越南教育与培训部表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日公布了2024年国际教学与学习调查(TALIS 2024)结果,其中越南是被OECD承认为受调查的55个国家和地区中比例高、实施效果好的典型国家之一。

政府副总理陈红河在会上发表总结发言时。图自越通社

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指示紧急开展第13号台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第13号台风(国际名称为“KALMAEGI”-台风海鸥)消散后,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于11月7日在嘉莱省主持召开与顺化、岘港、广义、嘉莱、庆和等省市领导以及各有关部门和相关力量代表的线上线下融合会议,商讨台风造成的损失、救助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

给越南中部—西原地区多个地方被淹。图自越通社

越南中部-西原地区全力开展灾后重建

11与7日上午,第13号台风“海鸥”已减弱为热带低气压。台风来袭时威力巨大,给越南中部—西原地区多个地方造成严重损失,尤其是嘉莱、广义、得乐等省。目前,各地正全力开展灾后恢复工作。

第13号台风造成损失严重。图自越通社

第13号台风造成11人死亡和受伤 损失严重

据农业与环境部堤坝管理和防灾局消息,截至11月7日7时,第13号台风及其环流已造成5人死亡(得乐省3人、嘉莱省2人)、6人受伤;共有52所房屋倒塌、2593所房屋受损或屋顶被掀(其中嘉莱省2412所);“Star Bueno”号船被搁浅在广义省容橘海域。

助力越南企业发展绿色、可持续农业。图自越通社

助力越南企业发展绿色、可持续农业

11月6日,越南可持续发展管理研究院(MSD)在河内举办题为“环境、社会与治理(ESG)——为越南农业企业打开绿色市场与绿色资金之门”的业务培训研讨会,旨在提升农业企业在绿色转型和可持续融资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