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胡志明市卫生局的消息,为实现成为东盟保健中心的目标,在投资发展专科医疗的同时,该市还在朝着专业化方向逐步建立院前急救系统。这对人口稠密的大城市来说,不仅是一个迫切需求,也是一个战略性解决方案,有助于应对在医疗、交通和城市化方面的挑战。
胡志明市卫生局局长曾志上透露,2013年之前,全市开展院前急救服务只有一家医院,配备5辆救护车,每年仅接到约5000个求救电话,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紧急医疗救治需求。
面对这种情况,市卫生局建议市领导成立115急救中心,同时呼吁公立医院、民营医院自愿参与,采取在医院急诊科设立并接受115急救中心协调的“卫星急救站”的模式。
因此,115热线电话急救拨打次数较2013年及以前增长了近40倍。
除了研究和借鉴拥有发达医疗体系国家的院前急救模式外,胡志明市卫生局还不断努力应用数字化转型,并对115急救总台的接收和调度系统进行标准化。
该系统有助于优化接听急救电话的流程,实时分析急救情况,并自动调度救护车前往最合适的地点。
此外,115急救电话已开展通过电话提供咨询和急救指导的流程,这不仅发挥安抚作用,还能帮助市民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时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从而挽救更多危重患者的生命。在实施一年多后,共有1469例心肺骤停患者通过电话急救指导进行急救处理,使心肺复苏成功率增长了11%。
2024年,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批准了《2024~2030年阶段以专业方向院前急救系统发展提案》,目标是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急救系统,以满足人民的需求。
除了陆路急救模式外,胡志明市政府还在研究并将继续根据当地资源和地理条件开展水路和空陆急救模式;加强本市与九龙江三角洲、东南部、海洋岛屿地区等附近地区的连通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