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医师节70周年(1955/2/27—2025/2/27):基层医疗——越南医疗体系的“脊梁”

在越南,基层医疗被视为医疗体系的基石和“脊梁”,同时也是医疗体系的第一道防线,承担着“健康守门人”的重要角色。作为最贴近群众的基层医疗不仅提升了民众对医疗服务的可及性,还确保了医疗公平性,并将诊疗费用降至最低,为全民健康保障作出重要贡献。

y-te-1.jpg
山罗省北安县医疗服务中心积极推进健康宣传工作,引导少数民族群众改变健康护理习惯,增强疾病预防意识。图自 越通社
y-te-2-ava.jpg
河江省基层医疗队伍的及时、高效支持,帮助当地居民更好地了解并享受国家医疗福利政策。图为助产士楼氏麦在河江省某村庄为一名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图自 越通社
y-te-3.jpg
广治省边防部队向立边防哨所军医阮红勇少校不畏艰难,翻山越岭前往长山西坡的云桥族村落,为当地居民提供诊疗服务、发放药品,并耐心指导疾病预防措施。图自 越通社
y-te-4.jpg
负责河江省同文县湖光频乡医务所医疗工作的梅氏贤医生,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有限的医疗资源,始终坚守岗位,成为当地少数民族同胞信赖的健康守护者。图自 越通社
y-te-5.jpg
河内市还剑郡东门坊流动医疗队积极开展上门服务,为高风险人群接种新冠疫苗,确保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能够及时获得免疫保护。图自 越通社
y-te-6.jpg
2024年,宁平省儒关县嘉水乡洪水退去后,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深入受灾地区,向居民宣传环境卫生知识,指导清理积水和垃圾,预防疫病传播。图自 越通社
y-te-7.jpg
2024年10月9日,平阳省顺安市医疗中心产科医生在同一下午成功完成三例复杂手术,充分展现了县级医疗队伍的精湛专业技术和高效医疗水平。图自 越通社

更多

河内《古今传录》系列丛书出版发行

河内《古今传录》系列丛书出版发行

2月18日,名人苏宪成诞辰923周年纪念活动暨《古今传录》系列丛书发行仪式在河内市丹凤县下某乡国家级遗迹文宪祠举行。《古今传录》是一部诗文集,约收录500篇作品,由河东省怀德府慈廉县下某乡(今属河内市丹凤县下某乡)的众多儒士于丁未年(1907年)创作完成。

平定省仁海渔村的苔藓季节

平定省仁海渔村的苔藓季节

近日来,位于芳梅半岛、距平定省归仁市中心以北约10公里的仁海乡渔村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退潮时,游客可在海岸边长满青苔的礁石拍照打卡。

拥有逾120年历史,龙边桥不仅以其古老典雅的建筑风格脱颖而出,展现了越南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印记,还是河内乃至越南的一座“历史见证者”,成为首都河内的象征之一,承载着当地人民的骄傲与自豪。图自 越通社

龙边桥——河内的文化与历史象征

拥有逾120年历史,龙边桥不仅以其古老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还成为首都河内的文化和历史的象征之一,承载着当地居民的骄傲与自豪。

《独特的云村泥球摔跤赛》获得OANA新闻摄影类别一等奖

《独特的云村泥球摔跤赛》获得OANA新闻摄影类别一等奖

云村泥球摔跤节历史悠久,其与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民间信仰息息相关。鉴于独一无二的特色价值,云村泥球摔跤节被公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越通社记者安成达拍摄的专题《独特的云村泥球摔跤赛》获得亚洲-太平洋通讯社组织新闻摄影类别一等奖。

漫步潮曲村庙会 领略男扮女装腰鼓舞

漫步潮曲村庙会 领略男扮女装腰鼓舞

河内市清池县潮曲村庙会是首都的传统庙会之一,与越南人民的历史密切相关,并充满信仰文化气息,自 2020 年起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庙会中最有特色的是当地居民男扮女装演绎的腰鼓舞。

胡志明市公共公园开发面积超237公顷

胡志明市公共公园开发面积超237公顷

胡志明市人民委员会近日对2020至2025年间该市公共公园与树木发展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结果显示,已开发公共公园面积达到237.51公顷,超额完成了原定目标的158%。在此期间,全市公共公园建设、公共绿地建设以及树木栽培与整治等三项关键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

北河的李花独具温柔纯净的魅力。图自 越通社

北河李花盛放 染白整片高原山野

每逢春天来临,在距离老街省老街市约70公里的北河高原上,漫山遍野的李花竞相绽放,洁白如雪,宛如童话世界般的画卷,为雄伟壮丽的西北群山披上梦幻般的色彩。

河内民众在元宵节共赴寺庙烧香祈福

河内民众在元宵节共赴寺庙烧香祈福

根据民间观念,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新年开始后的首个月圆之夜,温暖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充满春天的活力。各地都会在这一天举行庆典,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许多人还会选择去寺庙上香祈愿和放生动物,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遂。

独特的赛庙“迎假王”文化节热闹登场

独特的赛庙“迎假王”文化节热闹登场

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河内东英县瑞林乡的瑞雷村都举行赛庙庙会,其中最独特的仪式便是“迎假王”仪式。相传,每年蜀朝的国王、诸侯及朝廷官员都会回到赛庙祭拜,并感谢镇守于此的圣神曾助国王除奸建城,抵御外敌。后来,国王不再亲临,便赐予瑞雷村民特权,每年农历正月十一,由“假王”、“假侯”及文武百官组成仪仗队,前往赛庙举行盛大祭祀,以感恩协助国王建造古螺城的玄天镇武圣神。该庙会现已被提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用心传承东湖民间画生命力的工匠

用心传承东湖民间画生命力的工匠

在越南民间绘画领域,源自北宁省顺城县东湖村的东湖画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而著称。然而,历经诸多变迁,如今仅有少数艺人仍致力于保存与创作东湖画。他们旨在不仅保留传统工艺的精髓,更为保护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力量,守护其重要的艺术、历史及文化价值,同时激发年轻一代的兴趣,加深他们对祖先文化遗产的理解与热爱。

探索多蝶湖国家级风景区的魅力

探索多蝶湖国家级风景区的魅力

多蝶湖(Đạ Tẻh的音译),位于林同省多怀县美德乡,是林同省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与多蝶县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息息相关,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景观产生了积极影响。多蝶湖国家级风景区一直以来都是当地少数民族居民的骄傲。出远门的游子,无不记住多蝶湖,归来时也都想来此参观,向远道而来的游客介绍家乡的这片独特美景。

越南共产党第六次大会提出了改革开放发展路线,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转折点(1986年)。图自 越通社

革新开放40年后的越南正稳步实现发展

自1986年12月召开的越南共产党第六次大会以来,越南通过改革开放成功摆脱了落后状态,成为中等收入国家。近40年来,越南在经济、社会以及融入国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下,越南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事业不断朝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

越南共产党带领国家进入民族崛起新纪元

越南共产党带领国家进入民族崛起新纪元

经过95年(1930年-2025年),越南共产党已领导国家战胜无数挑战,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国防等领域取得了许多杰出成就。越南从一个落后国家,一跃成为蓬勃发展的经济体,在国际舞台上确立了地位。进入新纪元,我党继续带领国家走向数字化转型、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建设强大、繁荣的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