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据《人民军队报》报道,15兵团主要在嘉莱省和昆嵩省边境地区驻扎和执行任务。这地区与老挝和柬埔寨接壤,边境线长达251公里。
近年来,15兵团党委、司令部除了做好生产经营任务外,还领导指导、全面有效落实军事国防任务,成为边境地区党委、政府和人民的坚实“靠山”。
15兵团716分支第六生产队工人郭功管,住在昆嵩省亚赫德雷县亚达尔边境乡六村,是16号界碑及16号界标至毗邻16.1号界标超过1.5公里的边境路段自管队的成员。每天,除了生产工作外,他还负责监控边境和界碑的现状,及时发现并向昆嵩省边防部队胡乐边防屯和职能力量报告发生的情况;同时,按照胡乐边防屯的计划,参加巡逻,保护边境和界碑。
郭功管说,他家和其他很多家庭都承包了边境地区716分支的树园。由于工作特点,橡胶工人从凌晨零点就在树园里采集乳胶。他们成为“活的界碑”,保护边界线、界碑和边境地区的战士。
住在嘉莱省亚格来县亚乌边境乡的普赫棣先生,自被15兵团715公司招收为工人,成为公司自卫排的自卫兵那天起,就受到了村里人的尊重,村里人民群众信任、委托他负责村里的很多事情。
普赫棣先生介绍,自卫兵在政治、法律、技战术等方面,都经过715公司和15兵团系统、科学的教育和训练;是处理村庄和企业、生产队里关于国防安全情况的核心力量;帮助人民群众防灾抗灾救灾、建设新农村、扶贫致富等等。因此,人民群众把715公司和15军兵各单位的自卫兵视为维护村庄和平、发展经济、扫除陋习的“靠山”。
我们与15兵团副司令、参谋长陈玉海大校交谈了解到,在40年开拓、复兴西原地区、广平省西南边的新地、荒地、战争破坏的地区的历程中,15兵团党委、司令部落实“发展、扩大生产到哪儿,就在那儿吸引劳动力和建设居民区”的主张和奉行“兵团与省、县级并行,公司、经济国防团与县、乡级并行,生产队与村级并行,京族家庭与少数民族家庭并行”的方针,在251公里边境沿线建设266个居民区、将近1.5万户的五万余人口安置在此,为消除边境地区“无”人口状况做出了贡献,为当地党委和政府在边境线上新设立3个县、13个乡、24个村创造了前提。
与此同时,同步、强有力、有效地采取各项措施,筑牢地方守备区的潜力和阵势,特别是精神政治潜力,打造“民心态势”、乡、村战斗阵势。与党委、政府配合按照各家公司集中生产区域规划,部署生产队在271个村庄中,将其与守备战斗方案相结合。
15兵团参谋长同志肯定称:“目前,15兵团的居民区已建设起来,就像堡垒和防线,同地方党委、政府和武装部队一道,在祖国边境线上形成连环防御阵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