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朔庄省蝙蝠寺一年四季都回荡着五音乐队演奏的乐曲声。高棉族的这一音乐精华有许多音调、旋律,并经过了很多人的创作,为蝙蝠寺营造出时而玄幻,时而热闹的气氛。
这首乐曲是从僧众信徒休息、举办活动的萨拉群房传出。6、7名高棉族男孩用槌子敲打琴键。美妙的竹声、石声以及悠扬的铜锣声混成一片,旋律十分深沉。给孩子们教音乐的林明强老师表示,这些是寺里的小和尚,年龄7至13岁。孩子们的家长将其送到蝙蝠寺修行,并选择学习音乐和弹琴。
林明强说:“这里的孩子主要是一边学习一边给游客表演。孩子比老人学得快。学习一个月后,他们就会弹十几首了。培训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并维护民族音乐和传统。”
林明强老师逐一介绍每样乐器。他说:“这种音乐称为五音音乐。每件乐器都有不同的名字。这个是若涅八,那个船琴是用于独奏,是主琴。这个是若涅洪,给双人唱伴奏。铁做的用于独奏。铜做的是铜锣,有大铜锣,也有小铜锣。鼓的蒙皮用水牛或黄牛皮制作。”
在林明强老师的乐队里,让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贡托和贡吞两套铜锣。每套包括16面有乳的小铜锣,组合起来呈半月形排列。两名小小年纪的乐师正坐在半月形里,用两个槌子击打铜锣,使其随锣乳大小而发出或厚重或清扬的声音。
萨拉群房外,在坡垒、龙脑香的树荫下,由40至70岁男人组成的另一个五音乐队正专心合奏高棉族的一首民歌。
据五音乐队成员郑前介绍,这首是高棉族人在祈安法会上经常演奏的乐曲。郑前的乐队也演奏五音音乐的典型乐器。
郑前说:“这种乐器高棉族语称为格穆(Cưm),越语称为三十六玄琴。那个是鹭琴、瓢琴,还有竹笛、塞莱、帕约等。还缺了很多但现在塞莱、帕约的演奏方法近乎失传了。我们乐队天天在这里弹琴,服务祭婆仪式、服务前来参观寺庙的游客,推广高棉族文化。”
除了高棉族民歌乐曲外,郑前乐队的艺人们还可以合奏京族、华族以及一些国际乐曲。
【西宁 “圣地”】
我们在蝙蝠寺听到的老挝乐曲与小沙弥五音乐队在萨拉群房中演奏的声音如同一首时间合奏曲。外面,森林遮蔽着整座寺庙,让其也变得绿莹莹的,树叶沙沙作响好像在哄着睡在树上的蝙蝠。时间合奏曲在树叶的沙沙声中荡开去,连接了各兄弟民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共同分享着甜蜜,幸福从蝙蝠寺开始。(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