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姑苏的海蜇捕捞业

近几天,广宁省姑苏海域进入了海蜇捕捞季节。很多人称其为“白金”捕捞业,因为它给数千名渔民、工厂老板和工人带来较大收入。海蜇捕捞业也给这个前哨岛县的经济和环境带来较好的影响。
广宁姑苏的海蜇捕捞业 ảnh 1广宁姑苏的海蜇捕捞业。(图片来源:广宁省政府门户网站)​

越通社河内——近几天,广宁省姑苏海域进入了海蜇捕捞季节。很多人称其为“白金”捕捞业,因为它给数千名渔民、工厂老板和工人带来较大收入。海蜇捕捞业也给这个前哨岛县的经济和环境带来较好的影响。

将近半夜,丁文瑞的船才在浓雾中出海捕捞。与其他数百艘渔船一样,丁文瑞的船装备很简单,只有渔网、一千瓦的电灯和长渔捞。从每年元月至4月,海蜇的颜色为白色、蓝色和红色,在姑苏海面上飘着,比比皆是。

他说:“海蜇浮到海面上我们就捞起来。身体好捞得就多。用这个渔捞来捞海蜇,大海蜇要除去面上一层褐色的皮,只留下海蜇的脚,小的就全捞出来。到了凌晨就可靠岸销售了。一天不同一天,浮上来多的可捞数千只,有时一天捞不到一只。”。

多年来,因担心弄破渔网而被渔民避之唯恐不及的海蜇,现在变成了“白金”,渔民们抢着去捞。没人想到这种软体动物竟是营养价值高的物种,还可以加工和出口到国外。数十年来,姑苏成为全国的海蜇主产地,每到海蜇季节,吸引来自南定、太平、清化、义安等省的数千名渔民和商贩前来捕捞和收购。

捞海蜇本以为“轻松”,可做起来相当辛苦。海蜇含有很多海水,所以很重,平均每只15至20公斤,有的达50至60公斤,而且不小心手脚还会被蜇肿。但渔民的辛苦都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每只海蜇能赚1万至4万越盾。许多渔船出海一夜可捞数千只,收入达数千万越盾。不过,海蜇只有在加工后才真正变成“白金”。在大姑苏岛和青鳞岛,有很多海蜇加工厂,并日夜活动。

从机械行业转做海蜇加工厂的老板阮曰义高兴地说:“收购海蜇拿到加工厂后,工人将集中分类,取出头和脚。首先放入离心机,洗干净,并让海蜇变硬,清除海蜇身上的杂质。过离心机10至12个小时后,放入盐水池,盐度逐步加到百分之20至25。海蜇可浸泡几天至一个月。最后,海蜇变硬、变白、光亮,水分干了就可以了”。

9至12公斤的大盒装海蜇,价格100万越盾左右,红海蜇的价格可达数千万越盾。去年,阮曰义售出两万多个大盒,除去费用,净利润近10亿越盾。在姑苏岛上,敢于投资的“海蜇富翁”并不罕见。

岛上的工厂每家约有50名工人,他们工作很忙,但收入较为稳定。当地工人梅氏草表示:“尽管累一些,但收入很稳定。有时月收入一千多万越盾。短短3个月,收入最多的有3500至4000万越盾”。

海蜇季节过后,当地居民又从事旅游接待和远海捕鱼。海蜇捕捞业让姑苏岛上很多人致了富,岛上许多大饭店和美丽的宾馆是由海蜇加工厂老板建的。

姑苏岛县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陶文武表示:“我们在远离居民区、旅游景点的地方集中办海蜇加工区,保证不会给居民区和海滩造成任何影响。在颁发经营执照过程中,我们要求各家工厂严格履行承诺,所有工厂都建有废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保障环境安全。目前,我县28家海蜇生产厂都承诺保障环境卫生安全”。

陶文武表示,姑苏岛县和渔业社积极扶持渔民,各家加工厂联合起来保障海蜇售价。

他说:“姑苏岛正加紧完成北部湾渔业后勤服务中心二期项目。我们正呼吁企业投资水产加工,特别是深加工,产品可当场销售。鼓励生产服务游客的即食海蜇产品,可当场生产、当场出口的产品”。

长期来看,姑苏将把海蜇打造成为旅游产品,让这种特产成为远方游客造访这座前哨玉岛时充满意义的礼物。 (来源:越南之声)(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展会首个开放日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现场热闹非凡。图自越通社

2025年首届秋季博览会:首日现场热闹非凡

2025年首届秋季博览会于10月25日晚正式开幕,并于10月26日至11月4日在河内东英国家会展中心对游客开放。据报道,展会首个开放日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现场热闹非凡。

附图。图自越通社

河内为2025年秋季博览会开展交通导流

2025年10月25日17时至11月4日,河内市公安局暂时禁止以下车辆通行:核载货物3500公斤及以上的货运汽车、29座及以上的客车(公交车、垃圾清运车、应急救援车、持有安保标识车辆、公安和军队车辆及其他依法律规定享有优先权的车辆除外)。

越南国家主席梁强主持仪式。图自越通社

越南国家主席:《河内公约》是团结精神与法治至上的生动体现

10月25日上午,《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简称《河内公约》)开放签署仪式暨高级别会议在河内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会议主题为“打击网络犯罪、共担责任、共创未来”。越南国家主席梁强主持仪式,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出席并致辞。

河内市人工智能摄像头系统将于今年12月启用。图自越通社

河内市人工智能摄像头系统将于今年12月启用

10月23日上午,河内市公安局交通警察科在范雄-屈维进交叉口安装人工智能(AI)摄像头系统。共有1873个AI摄像头系统将于今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旨在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助力保障首都交通安全并减少交通拥堵。

岘港市边防部队检查渔船的证件。图自越通社

越南重点打击IUU捕捞 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

越南农业与环境部渔业与渔检局副局长武缘海表示,非法、不报告、不受管制(IUU)捕捞活动是保护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最大威胁之一,对全球环境、经济与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危及粮食安全、海上安全、主权与社会公正,甚至引发跨国犯罪。据估计,IUU捕捞约占全球捕捞总量的20%,相当于1500万至2500万吨。

越南驻阿尔及利亚大使陈国庆近日在阿尔及利亚播出的电视节目中介绍两国合作关系以及越南在《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制定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阿尔及利亚积极参与《河内公约》制定进程

《河内公约》开放签署和批准仪式将于10月25日至26日在河内举行,100多个联合国成员国参加。这是自2019年以来经过6年紧张谈判的成果,旨在建立一个全面的法律框架,帮助各国在预防和打击跨境网络犯罪,为国际社会维护安全健康的数字空间中有效协调与配合。

建设部领导向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杜文战移交捐款。图自越南妇女报

逾1.066万亿越盾援助灾区民众

据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中央救援动员委员会消息,截至10月21日17时,各单位、组织和个人通过该委员会账户向受灾同胞捐款总额已超过 1.066万亿越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