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省成为吸引投资商的目的地

太平省将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视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近期该省已注重改善投资经营环境,特别是积极展开越共中央政治局2019年8月20日颁发关于至2030年完善体制政策、提高外国投资合作质效的决议,从而将太平省建设成为吸引投资商的目的地。
太平省成为吸引投资商的目的地 ảnh 1资料图:太平省某家企业的生产活动。图自thaibinhtv.vn

越通社河内——太平省将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视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近期该省已注重改善投资经营环境,特别是积极展开越共中央政治局2019年8月20日颁发关于至2030年完善体制政策、提高外国投资合作质效的决议,从而将太平省建设成为吸引投资商的目的地。

目前太平省共有97个FDI项目,注册资金超过13.09亿美元。当地FDI投资项目的最大不足之一是大部分项目规模较小,主要投入需要大量人工的加工领域。意识到上述不足,太平省已责成各厅局和地方为投资商提供协助和创造最为便利条件,有选择性地吸引投资项目,其中以质效、科技和环保为主要的评价指标,优先引进采取先进技术的项目。该省也努力朝着吸引投资商和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的方向改善投资经营环境。

因此,尽管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年初至今,太平省共吸引了5个FDI项目,注册资金约合6亿美元。

太平省成为吸引投资商的目的地 ảnh 2附图 图自太平省政府门户网站
越南Lotes责任有限公司总经理Kung Yung Sheng高度评价该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各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在对太平省进行投资的整个过程中,该公司一直收到省内各有关厅局和单位的关心支持以及工业区基础设施投资业主的协助。

今后,太平省将筹集资源来改善基础设施结构,为投资商创造更多便利条件;责成专门机构有效开展已颁发的投资促进项目与计划;继续研究和制定投资优惠政策体制,力争吸引更多战略投资商、采用新科技的大型项目,为企业及时化解困难和创造稳定发展的便利条件。(完)
越通社

更多

附图。图自互联网

北宁省引进外资位居全国第二

自年初至今,该省吸引投资总额约为120.36亿美元。其中,新批内资项目123个,注册资本达216.318万亿越盾;新批外资项目186个,注册资金9.437亿美元;国内增资项目71个,增资额2.774万亿越盾;外商增资项目141个,追加资本24.328亿美元。

6月份VinFast电动汽车交付量超过1.1万。图自越通社

6月份VinFast电动汽车交付量超过1.1万

7月11日,VinFast公布了2025年6月份在越南市场的亮眼销售业绩,共向客户交付11382辆电动汽车。这一数字使得该公司在2025年前六个月的累计销量达到67569辆,创下越南汽车行业上半年销售的新纪录。

支持汽车企业的多项进口税收优惠政策陆续推出。图自越通社

支持汽车企业的多项进口税收优惠政策陆续推出

越南政府于2025年7月8日颁布第199号议定,修改和补充第26号议定中关于出口税则、优惠进口税则、商品目录以及绝对税、复合税、超配额进口税等税率的规定。该议定自2025年7月8日起生效。

两国企业代表合影。图自越通社

许多日本企业对越南的商业合作机会感兴趣

“越南驻日本大使与Konwakai越南NPO协会企业会面”座谈会于7月8日在日本东京举行,吸引众多对越南商业合作机会感兴趣的日本企业代表出席。此次活动由Konwakai越南NPO协会发起,意在增进双方互相理解。

附图。图自越通社

今年上半年28种出口商品创汇超10亿美元

2025年上半年越南进出口总额达4320.3亿美元,同比增长16.1%。美国继续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场,出口额为709.1亿美元。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进口市场,进口额达847亿美元。

越南优质产品企业努力征服韩国市场

越南优质产品企业努力征服韩国市场

据越通社驻韩国记者报道,越南优质产品企业协会代表团参加从7月7日至9日在韩国首尔会议展览中心(COEX)举行的2025年韩国进口商品博览会(Korea Import Fair 2025—KIF)。

数字支付更安全 。图自互联网

数字支付更安全

自2025年7月1日起,国家银行正式实施多项新的支付规定,旨在增强数字交易安全性,为构建更加稳固、透明的数字金融体系奠定基础。

MB证券公司(MBS)。图自越通社

提升越南股市地位

越南财政部力争在2025年9月将股票市场从“前沿市场”提升为“新兴市场”。这一战略将为更多国内外投资基金和金融机构带来机会,助力使越南股市尽早成为世界金融版图上的亮点之一。

研讨会现场。图自越通社

发展数字经济 提升国家声誉

在7月8日于河内举行的"产品溯源认证——推动越南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研讨会上,越南公安部国家数据中心副主任、国家数据协会执委会委员范明进大校指出,当前产品溯源体系仍存在诸多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