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工贸部部长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通电话 就促进经贸合作深入交换意见

为加强协作配合并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对越南各地方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乃至越中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影响,3月13日下午,越南工贸部部长陈俊英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通电话。
越南工贸部部长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通电话 就促进经贸合作深入交换意见 ảnh 1资料图:货车在办理通关手续之前必须接受消毒。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为加强协作配合并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对越南各地方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乃至越中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影响,3月13日下午,越南工贸部部长陈俊英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通电话。

陈俊英积极评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乃至中国政府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所作出的努力,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越南各地方配合采取措施恢复经济、贸易(包括边贸)活动表示欢迎。

然而,陈俊英认为,双方应进一步深化协作配合使经贸合作得到完全恢复,具体是恢复供应链并为货物通关创造便利条件,满足人民和企业的生活与生产需求。

陈俊英提议广西壮族自治区补充人力,提高货物通关效率和速度,灵活地准许中国车辆进入越南口岸隔离区接收货物,以利用越南的劳动力,减少口岸装卸货物人员短缺现象的影响。

值此机会,陈俊英重申,广西是越南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窗口并希望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有关机关共同商讨,采取措施为越南农产品出口到中国创造便利条件。

与此同时,增加获批在凭祥铁路口岸进口的农产品和水果种类,加快完善对越南榴莲果、百香果、鳄梨、柚子、椰子、番荔枝、洋蒲桃、燕窝、红薯等越南拥有优势的农产品和水果开放市场的相关手续;另外批准更多越南企业向越南出口商品等。

陈俊英建议,双方制定疫情得到控制后的行动计划,集中于助力企业加强沟通对接,促进贸易,连接供需双方,提供市场信息,引导组织生产活动等内容。

鹿心社表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已尽快采取全面措施控制疫情扩散、助力全面恢复生产活动以及为双方货物进出口活动、尤其是与越南的边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

广西基本上对越方所提出的建议表示赞同,并将考虑补充人力、扩大仓库、分流货物、本着防疫原则解决边境口岸通关瓶颈。

此外,广西将同有关机关配合加快对越南产品开放市场进度,增加获批向中国市场出口的越南产品种类和企业数量。

鹿心社同意需要制定疫情得到控制后行动计划,其有助于有效落实加强越南工贸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经贸合作备忘录,进而为促进越南各地方与广西乃至越中两国经贸和投资合作关系向前发展做出贡献。(完)


越通社

更多

越南财政部长阮文胜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越南—深受英国企业青睐的投资目的地

在越南财政部长阮文胜的主持下,9月16日,越南财政部成功在英国举办投资促进会议,吸引了近300名来自英国、越南及国际的企业、集团、银行和投资基金代表参加。

VinFast、V-Green、GSM与BDO银行的代表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图自越通社

VinFast、V-Green、GSM与BDO银行携手在菲律宾开拓电动车市场

9月17日,VinFast (菲律宾)、V-Green (菲律宾)和 GSM (菲律宾)宣布与菲律宾BDO银行签署合作备忘录(MOU)。这一事件标志着电动车领域三家先行企业与银行之间战略合作关系的开端,旨在携手推动菲律宾的绿色转型进程。

越南证券交易所(VNX)与富时国际有限公司(FTSE)签署合作备忘录。图自越通社

越南促进对英国的投资

当地时间9月16日,越南财政部在英国首都伦敦成功举办投资促进会。 越南财政部部长阮文胜在致促进会开幕词时表示,近些年来,越南积极主动,抢抓机遇,灵活适应,成为本地区的投资乐土。

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渔业多措并举破解出口难题

越南渔业正在释放出积极信号,2025年的增长目标为4.25%。然而,在这一前景的背后,出口活动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尤其是持续遭遇欧盟和美国等主力市场的技术壁垒。

出席2025年越南民营经济论坛(VPSF)高级别对话会的代表。图自越通社

青年企业家表达发展越南民营经济的愿望

9月16日下午,在2025年越南民营经济论坛(VPSF)高级别对话会框架下,众多青年企业家、专家和企业界代表探讨促进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机遇、挑战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工作会议现场。图自越通社

越南为英国企业创造便利条件

越南财政部称,近日在对英国和意大利进行工作访问期间,财政部长阮文胜与英国首相贸易特使马特·韦斯特恩(Matt Western)举行工作会议。

2025年越南民营经济论坛场景。图自越通社

破解“瓶颈”,为民营经济注入新动力

9月15日,2025年越南民营经济论坛(VPSF)在河内开幕,主题为“释放潜能——共创越南未来”。论坛吸引超过1500名企业家、专家及国际组织代表,围绕四大专题展开讨论:制度建设与企业振兴、科技创新与新动能、打造战略优势走向世界、提升内生动力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