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值此越南文化遗产日(11月23日)20周年之际,19日下午,岘港占婆雕刻博物馆举行专题展“国家宝物——岘港心中的遗产”开幕式,同时向公众介绍该馆经过一段时间升级和陈列空间改造后的新面貌。
在开幕致辞中,岘港占婆雕刻博物馆馆长黎氏秋庄表示,在行政区划调整后,岘港形成了多元文化空间,汇聚东山、沙黄、占婆、大越等多种文化。其多样性已通过科学研究、考古成果及一系列文物、古物和国家宝物得到体现。
在此次展览中,公众有机会欣赏到16件国家宝物(包括14件原件和2件复件),占岘港共19件国家宝物中的大部分。其余3件因保护需求或与遗迹紧密相连而无法直接展出,但其信息与图片已在博物馆庭院区域完整呈现。
岘港市文化、体育与旅游局局长张氏红幸在开幕式上强调,本次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岘港市刚扩大行政地界、拥有丰富遗产体系的背景下。目前全市共有2项世界文化遗产、567处被列入保护名录的遗迹,以及19件国家级宝物。
张氏红幸表示,这些展出的国家宝物不仅是过去的遗产,更是当代与未来世代的创造灵感、骄傲与责任。
“国家宝物——岘港心中的遗产” 展览是一段穿越时空的探索之旅,引导观众鉴赏从东山文化时期至今的文物,其中包括收藏家梁黄龙所拥有的两件国家宝物,展现了越南古人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期间精湛的青铜铸造技艺及丰富的物质与精神生活。
此外,博物馆还组织多项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传统工艺并可购买特色纪念品。
“国家宝物——岘港心中的遗产”展览自2025年11月19日至12月25日在岘港占婆雕刻博物馆举行,旨在推广文化与历史价值, 彰显出 岘港在国家遗产保护与弘扬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