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不仅拥有悠扬的山林之音,还蕴含了舞者洒脱奔放之美感。因此,学习芦笙不仅仅是学习吹奏蒙族传统旋律,还要学习与音乐融合的舞步与舞姿。
老街省居民何阿陶民间艺人:“我是一名蒙族芦笙教师,已经教很多年了。在我看来,学吹芦笙并不难,但要真正理解它的灵魂,并能娴熟地演奏多种曲目,确实是一项很大的挑战。我始终努力把这门艺术传授给年轻一代。 ”
对何阿陶来说,芦笙不仅是乐器,更是知音,是连接灵魂与村寨、与祖先传统的纽带。他每一次吹奏,仿佛都在讲述着山区人民的生活故事。
老街省居民桃阿昌:“以前每逢节日,我只能站在远处看着长辈吹芦笙、跳芦笙舞。如今,在陶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学会了不少曲子和舞步,已经能够在社区的重要场合自信地表演。能跟着陶老师学习芦笙,我很高兴。”
与芦笙制作技艺结缘近 35 年,本地艺人巨阿桑将一生心血都倾注于芦笙工艺。要制作出形制优美、音准好的传统芦笙,必须在旱季采集材料,制作过程需细致入微、精准到位,还需具备良好的听音辨音能力。
老街省居民巨阿桑:“我现在年纪大了。为了让这门芦笙制作技艺不至于失传,我希望各家各户都能送孩子来跟我学。当我百年之后,仍有人会制作芦笙。对我们蒙族来说,芦笙在精神文化和信仰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需要各级部门的重视,开设培训班,培养年轻人学习制作芦笙。”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尽管面对种种困难与艰辛,怀着满腔热忱与责任感,老街省山区人民仍在默默地把芦笙技艺的“种子”播撒进年轻一代的心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