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吉隆坡——东盟共同体在吉隆坡正式成立已十年。尽管这一共同体取得了诸多成就,但在当前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经济碎片化和气候不稳定日益严峻的全球背景下,东盟仍面临不少令人担忧的挑战。
据马来西亚国家通讯社(Bernama)报道,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Dato' Seri Anwar Ibrahim)在以“包容与可持续”为主题的本届东盟轮值主席国任期中,提出了一个以东盟原则和规则为基础的未来发展路线图,重点聚焦于可持续发展、创新、尊重、信任与共同繁荣。 东盟即将在5月迎来一项重要考验,届时各国领导人将齐聚吉隆坡,共同通过《2045年东盟共同体愿景》。
从形式上看,这或许只是又一份战略文件,是又一场峰会的成果,但实质上,它是一个协调国家间长期发展目标的重要契机。 马来西亚的战略聚焦三大优先事项:加强东盟内部团结、释放区域经济潜力,以及将可持续性和一体化融入各项发展议程。这三大目标各自面临不同挑战,东盟亟待为各阶段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 为了巩固团结与保持中心地位,东盟必须坚持不选边站队的原则立场,即便在面临外部压力时亦不能动摇。
此外,还需加强区域内贸易一体化,尤其是在全球保护主义上升、供应链频繁动荡,以及成员国普遍依赖外部市场的背景下。 马来西亚方面指出,政府应为中小微企业(MSME)提供更多支持,以内部驱动增长,提升本地区应对经济冲击的复原力。这并非否定全球化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在新形势下应优先调整政策与方法以适应环境变化。
与此同时,马来西亚还致力于将可持续发展纳入议程核心,特别是在环保、社会保障以及缩小发展差距等方面发力,以应对可能到来的经济风暴。美国政府目前正计划对多种电子产品、零部件及其他东盟主要出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对那些高度依赖出口的东盟国家而言,全球供应链一旦受阻,冲击将尤为严重。
马来西亚预计将呼吁东盟成员国作出协调一致的回应,包括加强区域内贸易、巩固关键领域供应链、加快与欧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以及南半球国家等新老伙伴的合作。此外,马来西亚还将通过东盟主导机制继续加强与美国的关系,推动自由而公平的贸易活动。 接下来,东盟各国必须加紧合作,共同应对当前的不确定性挑战,彰显本地区在公平与开放基础上达成共识的集体意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