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据观察人士指出,美国加征关税措施生效后,中国加快寻找新市场,特别是钢材产品的销售。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对东盟钢材进出口量达3655万吨,同比增长32%,约占中国钢材进口总量的70%。同期,马来西亚钢材进口增长71.3%,越南增长68.5%。
这些数据引起了东盟钢铁委员会的高度关注,该委员会正努力保护本地区钢铁市场。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动态发生在中国钢铁产品尚未受到与美国关税战直接影响的背景下,尽管市场前景已显现阴霾。
东盟各国政策制定者正面临艰难抉择。长期以来,该地区一直受益于中国经济增长,包括中国对全球供应链的重组。即便在美中贸易摩擦阶段,东盟也很少受到负面冲击。
多项报告指出,自2023年起,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有时甚至超过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额。2024年,中国对东盟出口总额增长12%。根据目前迹象,这一数字在2025年预计继续上升。
与此同时,自2022年以来,东盟国家对中国出口下降3%,导致本地区贸易收支出现显著逆差。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早在2024年6月警告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问题日益严重。其中,东盟经济体可能成为钢铁过剩的生产中心和中国钢铁主要出口目的地。
未来,随着全球贸易格局剧烈变化,东盟政策制定者和企业将面临更严峻挑战。为应对压力,建议东盟成员国加强贸易应对机制并强化区域协调。同时,多元化工业投入来源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将是维持东盟出口机会、管控未来风险的关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