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每年农历4月初四,广宁省平辽县同文乡青判瑶族的村寨便沉浸在“忌风”节的热闹氛围中。不仅是一个精神文化节日,“忌风”节还是各民族同胞欢聚一处,欢乐过节,传递团结精神的机会。
“忌风”节源自青判瑶族应对野兽、自然灾害及祈求丰收、富足的习俗。按传统观念,每年农历4月初四,如果家中没有人的出现,风神就会带走不幸和烦恼,带来好运与美好,保佑一年丰收,生活幸福美满。因此,从清晨开始,家里的所有成员都要离开家,直到太阳落山才能回来。
对于瑶族人来说,这一天不应开始或进行任何工作,无论是耕作还是盖房,都可能遇到不祥之事。全村人相约"一起去参加四月初四的集市",也就是“忌风”节。同文乡拜劳村的阮长春和秋莫姜姐妹在参加“忌风”节时分享道:
“过忌风节,村民们非常高兴,气氛热闹。如果我们举办这个节日,风神就会进入家中,村民们都非常热情支持”。
“这是瑶族人一个有意义的日子,“忌风”节是村民交流的机会。人们可以坐在一起聊天、吃喝、娱乐,增进团结”。

节日里人流最集中的地方是集市区。简陋的摊位上摆放着各种土特产:野笋、艾糕、蜂蜜、土布、瓜果等。集市不仅是贸易场所,还是瑶族文化的"活博物馆"。 “忌风”节也是各代人,特别是瑶族青年相遇、交友、对歌、用传统曲调对答的机会。
同文乡法指村的秋帕梅说:“作为这片土地土生土长的孩子,我觉得我们民族有许多独特而美好的特色文化。参加这个节日,看到本民族的文化被传播给大家,我感到非常高兴和振奋”。
节日期间举办许多精彩的文化、体育和旅游活动,如:文艺联欢,民族体育比赛如推棍,拔河,抛绣球;手工艺品、“一村一品”产品展,享用传统美食等。同文乡溪钱村的瑶族人杨甘恒总是期待节日的到来。
“我非常期待节日的到来。当乡里通知各村参加文化、艺术、体育交流时,我和村里人积极排练节目、练习民族体育项目,希望在节日当天能够全身心投入,充分参与节日的各项活动”。杨甘恒表示。
今年,同文乡瑶族人的“忌风”习俗被文化体育旅游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平辽县瑶族人的荣誉和骄傲,也确认了其在越南民族文化中的永恒价值。

同文乡人委副主席邓文刀自豪地说:"瑶族人的忌风习俗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同文乡青判瑶族以及全县在保护、维持和保存民族优良传统习俗方面努力的结果。"
平辽县文化科学信息局局长韦玉一表示:“我们将与上级专业机构,特别是文化体育旅游厅合作,制定详细和系统的计划,继续在瑶族同胞中传承忌风习俗,积极向年轻一代传播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并将发展特色文化与发展社区旅游相结合”。
广宁省青判瑶族的"忌风"习俗深刻反映了人与自然、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和谐关系;象征着社区凝聚力、团结一心、相互关爱以及当地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来源:《越南之声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