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哈瓦那——据越通社驻哈瓦那记者报道,尽管地理位置相隔遥远,但通过在古巴卡马圭省(Camagüey)开展、以高科技集约化养虾模式为典型的务实合作项目,越南与古巴的友好情谊仍不断深化。
这是两国全面合作关系的生动体现,其不仅有助于提高水产品产量,而且还为古巴渔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新机遇。
第一轮生产周期自2024年启动以来,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仅在121天内,位于中部卡马圭省南圣克鲁斯(Santa Cruz del Sur)地区的5个试点养殖池塘就收获了20吨虾,每公顷产量达4吨,这一成果在古巴渔业面临诸多困难的背景下尤为可喜。
这一成功离不开越南专家团队的重要贡献,4位经验资深的工程师全程与古巴技术人员并肩作战,协力推进项目实施。
在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双方正积极将在卡马圭省的项目规模扩大至10公顷,目标是在2025年下半年产量达到45吨。值得一提的是,越南的先进养虾技术正在全面推广应用,包括现代化的增氧系统、水质过滤设备以及使用高质量饲料的养护流程。
南圣克鲁斯地区Cultisur养虾单位生产部主任米格尔·安东尼奥·曼索·迪亚斯(Miguel Antonio Manso Díaz)表示,“第二轮生产周期已于4月底启动,养殖面积为5公顷。我们已精心准备好30个养殖池塘中的10个,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00尾,目标是实现每公顷产量达900至1000公斤。”
该合作模式不仅限于卡马圭省,而还正在向其他重点省份推广,例如中部的比亚克拉拉省(Villa Clara)和西部的比那尔得里奥省(Pinar del Río),在古巴努力克服制裁带来的困难背景下,带来了切实的经济效益。该项目不仅提高了水产养殖的产量,也为技术的全面转移提供了契机。
这一合作项目正在为古巴渔业开启新的前景,不仅有助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也为吸引高科技农业投资奠定了基础。在越南专家的支持下,“靠虾脱贫”的梦想正逐步成为现实,为数千名当地劳动力带来就业机会。
古巴正一步步掌握现代化养虾技术,朝着水产生产的可持续和自主化目标迈进。该项目的成功再次彰显越古传统友谊的旺盛生命力,也为两国本着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开展经贸技术合作翻开了新篇章。(完)

不断培育越古传统友谊与特殊团结
5月2日上午,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书记、国防部长潘文江大将在河内会见了赴越出席越南南方解放、国家统一50周年庆典的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古巴革命武装力量政治主任维克多·罗霍·拉莫斯(Víctor Rojo Ramos)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