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东盟年:将湄公河次区域互联互通纳入东盟发展项目计划中

题为“将湄公河合作与东盟目标相结合”的东盟关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论坛7月14日在河内举行,众多管理者、专家、国际组织代表与会。
2020东盟年:将湄公河次区域互联互通纳入东盟发展项目计划中 ảnh 1题为“将湄公河合作与东盟目标相结合”的东盟关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论坛在河内举行。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题为“将湄公河合作与东盟目标相结合”的东盟关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论坛7月14日在河内举行,众多管理者、专家、国际组织代表与会。论坛期间,许多代表就湄公河次区域核心问题展开了讨论。

越南外交部副部长、越南东盟高官会代表团团长阮国勇表示,该论坛是东盟商讨次区域,尤其是湄公河次区域发展进程的首场会议。阮国勇表示,东盟正在活跃发展,并在地区扮演重要作用,因此东盟不能忽视各次区域的发展,同时希望将湄公河次区域互联互通纳入东盟发展项目计划中。阮国勇强调,该论坛举办的目的是商讨措施,实现湄公河次区域与东盟和其他次区域和谐发展,从而缩短东盟区内的发展差距,成功建设强大的东盟共同体。

2020东盟年:将湄公河次区域互联互通纳入东盟发展项目计划中 ảnh 2越南外交部副部长、越南东盟高官会代表团团长阮国勇在论坛上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涉及促进东盟各次区域之间经济走廊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阮国勇认为,各次区域已制定计划,并做好资源方面的准备。至于湄公河次区域水资源管理问题,阮国勇表示,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东盟论坛是东盟关于这一问题的第一个活动,这是越南为实现东盟互联互通和实现东盟各项议程、湄公河的计划而提出的倡议。

对致力于东盟强大的东盟互联互通、东盟合作的建设过程作出评价时,原外交部副部长范光荣大使表示,东盟由5个岛国和5个陆地国家组成。在东盟区内,次区域、湄公河次区域和东部增长区是建设东盟共同家园的基石。次区域的强大发展将为整个东盟共同体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然而,我们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和利用。

范光荣大使认为,湄公河次区域各成员应配合实现共同目标,既要促进可持续发展,又要保障水源安全。

亚洲开发银行驻越南代表处副首席代表三桥敬十(Keiju Mitsuhashi)认为,东盟框架内次区域应实现更好的互联互通。对亚洲开发银行来说,该单位已展开东盟和湄公河次区域框架内的事务,实施跨界项目,促进互联互通。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越南首席代表凯特林•维森(CaitlinWiesen)表示,正视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发展问题是会议的重要部分。她同时高度评价越南提出举办此次会议的倡议。凯特林•维森强调水源管理与保护、预防干旱和海水入侵是湄公河次区域国家需要面临的最大挑战。各国应利用技术做好水源管理与保护工作。(完)
越通社

更多

研讨会现场。图自越通社

东海问题国家研讨会聚焦科技合作议题

在第十七届东海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越南外交学院11月5日在岘港市同越南海岛局、农业与环境部、岘港市外务局及岘港市人民委员会共同举办了主题为“科技合作: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的2025年东海问题国家研讨会。

坚海特区区委副书记段红唯。图自越通社

对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建言:期待对特区出台具有特殊性的机制和政策

对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提出意见时,安江省坚海特区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表示,提交越共十四大的政治报告草案充分体现了发展思维上的创新与突破、战略眼光以及建设一个富强、繁荣、幸福国家的宏伟愿景。通过此举,干部、党员和人民积极为党的路线方针建言献策,聚焦国计民生重大问题,并紧密结合地方与国家的发展事业。

林同省代表郑氏秀英发表意见。图自越通社

对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建言:文件草案体现发展思维的飞跃

提交越共十四大的各项文件草案正受到专家、学者、管理者以及国会代表的许多反馈意见。各方一致认为,越共十四大的主题体现了战略格局,同时深刻贯彻了民族自立、民族自强的精神,并紧密结合了1.06亿越南人民的意志与智慧。

宁平省南华闾坊党委副书记、人民委员会主席阮文强。图自越通社

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意见征询:希望越南文化与人民的传统将继续得到培育和加深

近期,宁平省认真、科学地组织了干部、党员及各阶层人民对提交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草案的建言献策活动。这些民主、客观的意见建议,不仅发挥了各阶层人民的综合智力优势,更体现了大家对一届革新、发展的大会的信任与期待,有助于为国家未来发展制定正确路线、切合实际的目标和有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