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越南大米出口喜忧并存

据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近五年来,越南年均稻米产量相对稳定,2015年全国产量约达4510万吨,同比增长0.3%,大米出口量达658万吨(未含对中国的数百万吨边贸出口量)。
2016年越南大米出口喜忧并存 ảnh 12016年越南大米出口喜忧并存(图片来源: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越南《人民报网》报道,据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近五年来,越南年均稻米产量相对稳定,2015年全国产量约达4510万吨,同比增长0.3%,大米出口量达658万吨(未含对中国的数百万吨边贸出口量)。预计,2016年大米出口量有望达30亿美元,同比增长7%。需求量增加,加上收购价格有所上涨,其成为越南大米出口活动的新题材。

为需求量增加而高兴

2015年,世界大米市场动荡局势给越南企业带来许多困难。2015年前八个月,大米出口量及出口额均同比下降,库存量较大,大米临时收储价格高于市场价,其导致越南要下调大米出口指标。世界大米市场供过于求。作为越南的主要竞争对手的泰国大米库存量很大。泰国政府要想方设法把大米卖出去,导致竞争压力更为激烈。除了北部粮食总公司之外,越南粮食出口企业普遍是中小型企业,因此市场波动时,他们的利润率很低。

2015年年底,越南分别同菲律宾及印尼签署了两份大米出口合同。据此,越南向菲律宾出口45万吨大米,并向印尼出口100万吨大米。这有助于越南大米出口活动发生积极变化。然而,大米出口价猛降,导致2015年全年大米出口额同比略减3%。

步入2016年,大米出口活动大有起色。已签订而未履行的合同数量仍然较多,主要市场早已提出进口大米的需求。2016年前两个月,越南大米出口量超过86万吨(二月份达44万吨),同比增长103%。然而,平均离岸价仅达406美元/一顿,同比下降10%。

厄尔尼诺现象持续升级,造成菲律宾、中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出现严重干旱,因此他们将尽早同我们签订大米进口合同,旨在稳定国内粮食供应量。据路透社,菲律宾国家粮食署刚宣布,2016年2月份,该国将进口40万吨大米,此后将继续进口80万吨,将2016年该国大米进口量增至120万吨。印尼政府也筹划20​​16年第1季度进口35万吨大米,旨在提升储备量,从而最大限度地遏制价格上涨。据美国农业部的预测,今年印尼的大米进口量可达160万吨左右。

2015年,亚洲地区仍是越南大米主要出口市场,出口量超过480万吨,占越南大米出口总量的74.5%。其中,对中国的出口量占33%,对菲律宾的出口量占18%以上,对马来西亚的出口量占8%以上。其次是非洲和美洲,出口量分别占13.7%和6.7%。

2012年至今,中国成为越南最大大米出口市场。每年,越南对中国大米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50%以上。2016年,中国仍是越南大米最大出口市场,甚至该国从越南的大米进口量日益上升。2015年,中国从越南的大米进口量达335万吨,同2012年相比增加115万吨。

越南也是中国进口大米的最大来源国,占中国大米进口总额的54%。中国继续实行国内大米临时收储和价格下限政策,导致该国国内大米价格远高于进口大米价格,因此未来几年内,中国的大米进口需求仍很大。

据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司,2016年,中国大米进口量可达470万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透露,目前该国粮食消费量约达6.4亿至6.45亿吨,而去年该国粮食产量约达6.2万吨,需求缺口达2000万至2500万吨。2015年,中国粮食进口量超过1.2亿吨,创历史新高,其中大豆进口量占70%以上。

每年韩国大米进口量超过40万吨。该国已经取消了保持从中国、泰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米进口允许量占进口总量的一半的优惠政策并进行进口大米公开招标,不区分以食用或加工为目的的进口大米。这为越南大米进军韩国市场带来更好的机会。

欧盟向越南发放7万吨的大米进口配额,进口关税为零。

据越南粮食协会,按2015年已签订而未履行的商务合同和集中采购合同,大米出口量超过130万吨。其中,按2016年第一季度所签署的集中采购合同和商务合同,大米出口量分别达50万-60万吨左右和20万吨。与此同时,大米库存量不大,仅为30万吨。各家企业将加大2016年冬春稻米收购力度,所以今年年初国内稻米销售活动将更为顺利,因此像前年不一样不要筹划临时收储冬春稻米。

2015年高档香米和白米的出口量继续呈现增长势头,这是积极信号,也是打造大米品牌的顺利条件。

据科学家预测,2016-2020年阶段的厄尔尼诺现象恐创数十年来之最。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粮食进口需求猛增。甚至,由于水资源短缺,作为世界上大米出口大国的泰国和印度也要主动减少水稻产量及大米出口量。实际上,许多中国商人正积极寻找商机,签署大米进口合同。

为压力仍大而担忧

2015年10月至今,由于大米出口活动释放许多可观迹象,所以国内大米收购价格呈上升之势。需求增加、供给下降,加之极端气候以及许多沿海省份遭受海水入侵和干旱现象严重影响导致稻米产量随之下降,其使收购价格上升。海水入侵和干旱现象持续严重,威胁夏秋稻米种植前景,因此九龙江三角洲地区的稻米价格预计仍然上涨。

据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夏秋稻米种植面积可下降30%。因此,泰国、印度和越南等世界上大米出口大国的供应量将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世界上粮食需求非但不降,反而增加,导致世界大米价格难以保持在当今的较低水平。

让企业家签订商务合同时感到担忧的是,如果上述状况持续不变的话,他们将难以签好商务合同。这是越南粮食协会于2016年第二季度内要解决的难题。

除了价格压力之外,控制粮食质量和植物保护剂以及打造产品品牌等工作是越南大米出口活动乃至农业产业今后要面临的巨大挑战。未来,越南应加大高档大米出口力度,尤其是出口到越南已经和正在谈判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之国,旨在实现出口市场多样化,避免依赖于部分主要市场的现象。

与此同时,为了开拓市场、签订合同、协调大米出口计划等工作取得成效,应加大研究工作力度,及时处理相关信息,尤其是与市场、特别是新市场有关的信息。各个行政管理机构以及越南驻海外大使馆商务处应向大米出口企业提供有关配额发放时间、配额费、临时收储政策、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植物检疫工作等问题的信息,为企业提供有关国际贸易争议、所在国的贸易技术性壁垒等问题的咨询服务等。(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清水国际口岸。图自越通社

清水国际口岸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

2025年前6个月,该口岸进出口总额达3.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2%。这是多年来的最高增幅,显示出宣光省与中国云南省边境贸易活动的强劲复苏与突破性发展。

附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木材行业面对市场波动 扩大国际市场

越南木制品出口市场正受到地区冲突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在此背景下,越南木材企业正积极寻找新出路,以维持行业的整体发展并重塑越南木材产业在全球贸易版图上的地位。

越南驻保加利亚大使阮氏明月参加座谈会。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保加利亚探讨促进经贸投资合作的途径

7月3日,越南驻保加利亚大使馆与保加利亚商工会(BCCI)联合举行越南—保加利亚经济合作论坛。越南驻保加利亚大使阮氏明月,保加利亚商工会主席茨维坦·西美昂诺夫(Tsvetan Simeonov),保加利亚外交部副部长尼克莱.帕夫罗夫(Nikolay Pavlov)等领导代表一同出席。

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对美市场贸易促进研讨会即将举行

越南工贸部贸易促进局近日表示,将于7月16日以线上形式举办“对美国市场贸易促进促进会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将聚焦企业最关心的核心问题,包括美国消费趋势、技术标准、原产地规则、进口税、物流体系,尤其是跨境电商渠道。

越南许多地方都拥有巨大的碳信用额利用潜力。图自互联网

地方经济与碳信用额

越南许多地方都拥有巨大的碳信用额利用潜力。如果得到充分重视,这将为当地经济做出重要贡献。

2025年上半年越南冷冻榴莲出口同比增长两倍。图自越通社

2025年上半年越南冷冻榴莲出口同比增长两倍

2025年上半年,越南新鲜榴莲出口总量近13万吨。其中,冷冻榴莲出口量为14282吨,是2024年同期的三倍。冷冻榴莲出口前景持续向好,因其具备更强的稳定性和较长的保鲜周期。 ​

和发集团最大吨位货船The Momentum号已投入运营。图自越通社

和发集团最大吨位货船已投入运营

越南和发集团近日接收载重达11万吨的干散货船The Momentum号,这是目前该集团船队中吨位最大的船舶,标志着和发为扩大海运运输能力、准备在和发榕桔钢铁综合体加速生产阶段的重要一步。

越南橡胶行业力争2025年出口额达33亿美元。图自越通社

越南橡胶行业力争2025年出口额达33亿美元

越南农业与环境部既定2024年橡胶出口额约达33亿美元的目标,较去年同期下降4.6%。若今年上半年橡胶出口额达到12亿美元,那么下半年需完成21亿美元出口任务。

2025年6月越南水产品出口额8.76亿美元。图自越通社

越南水产品出口面临不可预测挑战

据越南水产加工与出口协会(VASEP)的数据显示,2025年6月越南水产品出口额8.76亿美元,仅同比增长4%,为上半年最低增速,远低于5月超20%的增长水平。

附图 图自越通社

越美贸易谈判取得积极成果

越南与美国近日就建立公平互惠的贸易协定框架发表联合声明,标志着两国经贸合作迈入新阶段。分析人士指出,这一重要成果得益于越南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战略布局和充分准备。

《PassportNews》杂志对越南驻以色列大使黎德忠的专访,发表于7月1日。(屏幕截图)

《PassportNews》杂志:越南与以色列携手共踏新征程

在越南与以色列在贸易、旅游、投资以及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潜力日益显现的背景下,越南驻以色列大使黎德忠近日接受了《PassportNews》杂志的专访,就两国合作前景、未来愿景以及当前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