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退伍军人布鲁斯诗人: 我欠越南一个人情

三番五次打电话催促之后,布鲁斯先生才能离开越南作家中中鼎家庭的待客宴会,来到我们的约会。

三番五次打电话催促之后,布鲁斯先生才能离开越南作家中中鼎家庭的待客宴会,来到我们的约会。不把自己视为越南的客人,每次来访越南是美国退伍军人、诗人布鲁斯的一次回家之旅。越南不仅是他收养女儿--可爱的小幸的家乡,而是他年轻时的过去阴影,又是布鲁斯先生心中那笔账要还之地。

访越期间,很多朋友请您吃饭吗?

——没有,吃不多。但是很多朋友和熟人给我打电话,主要是想我为他们的孩子赴美留学事宜提供咨询。

您向他们如何咨询?

—— 美国被视为世上教育质量最佳之地。在美国,学生能学会思维而不只是单纯的记录。美国学校现有成千上万越南学生。由于勤学苦练,因此越南学生的学习成绩非常好。我常常跟他们说,学成后应回国服务,报效祖国。

过越南春节时,您去哪儿?

——我去观光寺庙、上庙拜佛。我刚到天福寺,也喜欢每天去镇国寺拜佛。我曾走过1800级台阶、爬上巴维最高峰。大家应走到那里以体验一种奇快的感觉。你应该知道,我是一个佛教徒。前来寺庙时,我不把自己视为一般的游客,而保持沉默、因为那样做使我心随之平稳安静,那时我能听见的更多。据“大同学说”所称,众生平等,无论是欧洲、亚洲、非洲还是美国人都可以和平、幸福地一起度过余生。若谁都领悟这一道理,我们地球上的战争就无从谈起。

一名美国人是一位佛教徒,这有什么差异?

——实际上,我在一个基督教家庭长成。参加越南战争后,若干美国老兵自愿信奉佛教以获得心灵的慰藉。佛教教人们学会与过去生活。基督教又教人忘记过去,而我们忘不了。我父亲支持我信奉佛教。他为我找到心灵解放之路而感到放心。

这是第几次您在越南过春节?

—— 第二次。我收到很多红包,可能原因就出自于我已经老了。我对农村的春节气氛很感兴趣,因为春节期间,家庭团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得以拉近。我第一次过越南春节是战争期间的1968年春节。当时在安溪市我遭遇伏击。同年,我在溪生战役受伤,然后被送回美国养伤。后来,在一次与越南朋友的见面会上,我回顾了戊申春节那年在安溪遭遇伏击这一故事。中中鼎作家向我问来问去,最后他透露:那一天我是伏击你的人。那时他也是一个兵,当然是越共兵。

45年前的戊申春节,你们是两个战线上的敌对之兵。而迄今,2013年癸巳春节,您又应邀到中中鼎作家家庭做客吃晚饭吗?

——对。这是一个奇妙的。战争期间,我从来不敢想,我将走访战线另一边的兵人家庭并与他们家属一起吃饭。

战后您的首次回访越南是在哪年?

——好像我是越南革新之前回访越南的第一人。1986年我参与在柏林举行的一场会议时与一位越南将军见面。他对我的一名朋友邀请:来越南玩一趟吧!我朋友 叫我一起去。那时我以为我去不了所以随便答应。不料所有手续都办理得很快。我就上路!当年的河内和当今的完全不一样,那时没有路灯,缺乏酒店等;与任何一 名越南平民见面或交谈是好不容易的,走访任何一户越南平民家庭更是困难的。

首次回访越南后,什么东西促使你多次返回越南?

——1986年,与越南人接触时,我感觉到他们心里有一种特别温暖的感情。没有人讨厌我,没有人把我视为敌人。我理解,执行任务的军人一出场就要打仗,而战争结束后,我们可以摒弃前嫌做朋友。

在你回忆里,革新之前时代的河内是一个没有酒店、没有路灯的城市。那么,在你眼里,现在的河内如何?

—— 我非常喜欢河内。第一次来到这里我住在位于阮游街的酒店。早上我被电车的叮当声音叫醒。我现在也被叫醒,但是被汽车喇叭的哔哔响声叫醒。我还喜欢坐三 轮车。以前,只花了 1 美元就可以去任何地方。河内发展速度太快了,比以前现代多了。但是,我仍希望一些东西还是以前一样没有变化。

依你看,如何让河内又现代发展又能保留着揪住人心之神?

—— 我认为河内有许多事要做,例如交通、都市规划、环境及医院等问题。我特别喜欢越南菜,但是游客对河内的食品安全仍未放心。前几天,我食物中毒,要住院,我要到我朋友的一所医院才感到放心。如果对河内没有感情的人遇到这种事会很失望。

也许这也是越南与河内的游客重返率低的原因之一?

—— 依我看,如果是越南的朋友就一直想重返越南。许多人一直觉得欠越南一个恩情,一个还不清的恩情。对他们而言,越南不是具有吸引力的地方,而是有赎罪 感,拯救感的地方。到现在,他们仍在克服战争所带来的后果,而很长时间后才能克服好。我觉得我也是有关的人,我也要负责任。从在和平省成立奖学金基金会来 协助学生们上课等小事,我都非常努力。因为欠越南一个恩情,我收养一个越南小女孩,我把她当成越南人而不是越裔美国人来教育。我的阮光韶诗人、友请诗人、 忠忠鼎作家等越南朋友一直帮我像一个越南人一样了解越南风土人情、文化,帮我从心里感受,而不是像其他一来就去的游客那样冷漠的态度。

未来,越南将继续是你经常去的地方?

—— 肯定的。在越南我有几个要开展的计划。从今年开始,我每年可以留在越南最少3个月了。我对此很期望,我一直希望可以在越南过冬天的生活。

像阮光韶诗人的孩子一样,在美国学习的越南留学生是不是周末都可以给你打电话并建议到你家玩?

—— 我家大门常打开,欢迎越南朋友,尤其是远离家乡的学生。我家里和心里一直为越南留一个角落。

非常感谢你!祝你在越南日子里能过得轻松愉快!(来源:越南人民报-VNA)

更多

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出席科技对话论坛。图自越通社

加强越南与澳大利亚的合作与创新

由澳大利亚越南知识分子和专家协会(VASEA)在悉尼科技大学(UTS)举办的科技对话论坛是2025年越澳科技节(Vietnam–Australia TechFest 2025)的核心活动,越南政府副总理陈红河、越南各部门领导、UTS代表、专家及两国企业代表共同出席。

荣获红星将的代表和企业家合影。图自越通社

2025年红星奖揭晓 11位杰出青年企业家获表彰

11月26日晚,越南青年联合会与越南青年企业家协会在河内联合举办2025年红星奖——越南杰出青年企业家颁奖典礼。本次活动是越南青年企业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25-2030年任期)系列重要庆祝活动框架下的一项活动。

第15号台风11月27日凌晨4时的移动方向。图自越通社

林同省沿海地区启动防台应急响应全面应对第15号台风"天琴"

根据最新气象预报,第15号台风"天琴"预计将对沿海海域产生显著影响,并可能引发林同省内陆地区强降雨过程。沿海各地方政府已同步启动防台应急预案,采取系列预防性措施,着力降低财产损失风险,全力保障未来数日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船舶、基础设施安全。

通过监控系统监督渔船活动。图自越通社

解除IUU“黄牌”:顺化发挥综合力量

为推动负责任、可持续的渔业发展,近段时间顺化市动员整个政治系统的力量,掌握重点海域情况,深入宣传并动员渔民严格遵守打击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IUU)捕捞活动的规定,同时及时监测、发现并阻止渔船企图侵犯外国海域。

洪水对得乐省水产养殖网箱造成了严重破坏。图自越通社

国家银行扩大对受自然灾害影响客户的支持范围

11月25日下午,越南国家银行宣布,已发布第10328/NHNN-TD号公文,要求第8、9、10和11区的信贷机构和国家银行分行重点实施相关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克服2025年10月和11月第12号和第13号台风以及洪水造成的损失,落实政府总理关于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稳定民生。

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场景。图自越通社

越南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强化跨国毒品犯罪协同打击机制

在11月25日下午举行的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期间,多位国会代表就近期破获的“金三角”至越南1.2吨毒品走私案回应媒体提问。代表们一致认为,当前毒品犯罪呈现明显的国际化、组织化特征,亟需加强预防打击力度,完善跨国协作机制,确保一旦发现跨境毒品案件能够快速响应、协同处置。

清池桥发生的交通事故。图自《新闻与民族报》

2025年11月份越南交通事故实现“双下降”

根据交警局、越南航空局、越南海事与水路局的快速报告显示,2025年11月(自10月15日至11月14日),全国共发生1527起交通事故,导致823人死亡,1055人受伤。与2024年同期相比,事故减少467起(下降23.42%),死亡人数减少181人(下降18.03%),受伤人数减少337人(下降24.21%)。

越共中央党机关党委干部和职员为受灾群众捐款,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图自越通社

逾2.08万亿越盾善款快速汇集 支援洪灾地区

11月25日,响应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团的号召,中央宣教与民运部副部长陈青到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总部,移交宣教与民运部全体干部、党员和劳动者为协助洪灾民众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筹集到的4.5亿越盾善款。

部队官兵帮助学校进行灾后清理。图自越通社

庆和省超过720所学校洪灾后迎接学生返校

11月15日至21日的强降雨和洪涝灾害给庆和省造成了严重损失,教育培训领域也受到影响。截止11月25日上午,全省796所教育机构中有726所恢复正常教学,另有70所学校继续停课以进行灾后清理和修复,包括24所幼儿园、22所小学、15所初中、7所高中和2所中等职业学校。

胡志明市青年文化屋成为救灾物资接收点。图自越通社

胡志明市募集近2450亿越盾支援灾区群众

据胡志明市越南祖国阵线委员会24日晚间消息,截至目前,该市救灾动员委员会接收来自本市各机关、单位、企业和民众捐赠的近2450亿越盾现金及价值超过1360亿越盾的物资,用于支持受灾群众。

公安力量向庆和省博爱西乡的洪水灾区居民运送救援物资。图自越通社

📝时评: 防灾还是成为“人祸”的距离往往只在鼠标轻点之间

越通社河内 ——民族情感与同胞之义可以有许多表达方式。正如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团所呼吁的:“每一份爱心、每一次分享,无论多么微小,都弥足珍贵;每一笔捐助,无论金额大小,都是帮助同胞在洪灾后重新站起来的信心、动力与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