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荣省国家级遗迹区木公寺

木公寺(Chùa Ông Mẹt ,音译)是茶荣省佛教南宗高棉族人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几乎完好保存了高棉族建筑风格。
茶荣省国家级遗迹区木公寺 ảnh 1木公寺被历史文献记载为最古老的古寺。图自互联网

越通社河内——木公寺(Chùa Ông Mẹt ,音译)是茶荣省佛教南宗高棉族人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几乎完好保存了高棉族建筑风格。该寺于2009年3月3日被文化体育旅游部公认为国家级遗迹区。

木公寺坐落在茶荣省茶荣市1坊黎利路50/1号。茶荣省共有三座古寺,亦称为三座大寺,包括:恩寺(chùa Âng)、杭寺(chùa Hang)和木公寺(chùa Ông Mẹt)。其中,木公寺被历史文献记载为最古老的古寺, 为维护和弘扬南方高棉传统文化价值做出了许多贡献。

与其他高棉寺庙一样,木公寺由大门、正殿、旗台、纪念塔等多座建筑组成。虽然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材料建设,并用于不同目的,但这些独立的建筑在具有南部高棉文化特色的建筑总体中和谐共存。茶荣省爱国僧侣团结协会常务副主席、木公寺住持石威和尚表示:“木公寺始建于642年。以前,这座宝塔被称为瓦克棒(WatKompong),意为码头寺,因为这里曾经有一个码头,有河流和运河供船只停泊。后来,这座寺庙更名为菩提萨罗茹佳(Bodhisàlaraja),意为象征觉悟的菩提树,菩提树乃是树中之王。这源于运河边菩提树上有一尊佛像的传说。人们发现池塘里有一尊漂浮的佛像,想将其抬到寺院,但无法抬动,也无法将其从水中捞出。夜里,忽然有一位圣僧在梦中告知要举行加冕仪式。然后用棉线系在佛像上拉起。人们按照梦里圣僧教的去做,佛像遂显灵并被拉到现在的大殿。木公寺占地1.27万平方米,现正在维修,预计将于2023年完工。”

木公寺大门建得坚固雄伟,有8根柱子支撑。每根柱子的顶部都雕刻着基诺神鸟图像,仿佛在向游客发出诚挚的邀请。大门的两侧是美丽的墙壁,上面装饰着成对的七头蛇,是高棉人的圣物。

正殿由32根珍贵的木柱支撑,排成4排。柱子的每一端和横梁上都刻有金漆图案。正殿屋顶前后两段是两块珍贵的木板,上面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图像,表现南方高棉人民的文化和精神生活。正殿内的祭坛上有一尊高4.4米、长5米、宽4.3米,端坐在莲花台上的释迦牟尼佛像。这是茶荣省高棉寺庙中最大的佛像之一。如果从上面往下看,你会看到木公寺正殿的屋顶就像从天上往人间四处俯视的一群龙。

正殿后面是图书馆,建筑样式为南方高棉人独特的传统高脚木屋。图书馆分为三个隔间,中间是存放书籍的地方,里面有很多古籍;两侧的两个隔间是僧侣和村民阅读和学习的地方。

木公寺是茶荣省高棉寺庙僧侣学习和接受培训的场所,许多为宗教和生活做出贡献的道高德重的名僧曾在这里授课。从茶荣省茶古县到木公寺学习的金黄忠和尚分享说:“我们一年上课九个月,每个月休息四天。我们学习十门课程,高棉族语课程跟大学课程一样,每门课程四个课时。我们的老师是从茶荣省小芹县过来的。他自愿免费教我们。他曾到印度攻读博士,回来教我们巴厘语。”

木公寺汇聚了高棉文化特色,也是南部高棉族佛教南宗的象征。木公寺不仅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也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中心。凭借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木公寺成为了吸引远近游客到访茶荣省的旅游胜地。(完)
越通社

更多

美食成为胡志明市的“旅游语言”

美食成为胡志明市的“旅游语言”

发挥越南最大经济、文化、社会中心的潜力与优势,胡志明市旅游业不断创新,打造多样化、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定期举办各类活动,以提升游客体验。尤其是,胡志明市正大力挖掘地方美食资源,将其融入核心旅游产品,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

与会代表合影。图自越通社

越南在美国推广旅游加强合作与企业交流

当地时间11月4日晚,越南国家旅游局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举办越南旅游推广计划,拉开了在美系列旅游推介活动的序幕,意在加强旅游合作、促进双方游客交流及拓展两国企业间的对接。

沙坝的登山列车为游客增添了绿色旅游新体验。图自越通社。

沙坝加速吸引年终节庆旅游客流

凭借低温、雾霭与冰雪等独特气候条件,老街省沙坝的“冬季文化节”已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有助于激发旅游消费、推动当地“无烟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

外国游客探索宣光省。图自越通社

越南山区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截至目前,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定的200多处世界地质公园中有4处是越南的。这不仅是在考古学、地质学和地貌学方面具有国际价值的“金矿”,更是保护当地历史与文化特色的重要空间,蕴藏着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保护齐头并进的巨大潜力。

中部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焕发新生光彩

中部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焕发新生光彩

中部这片细长的土地,蕴藏着越南民族灿烂而独特的文化积淀。顺化古都遗迹群、会安古城与美山圣地——三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瑰宝,正以崭新的姿态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焕发勃勃生机。

游客体验河内的旅游产品。图自人民报

旅游业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

气候变化与全球竞争日趋激烈,使越南旅游业面临必须以可持续、适应性强且富有创新的方式重构发展模式的迫切要求。在此背景下,绿色转型与数字化转型被确立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两大战略支柱。

各旅行社的展区人气旺盛,游客纷纷前来了解冬季、新年及春节等旅游线路,以及机票、火车票、酒店等相关服务。图自越通社

2025年秋季博览会:年末旅游促销的新机遇

2025年秋季博览会已成为越南旅游企业及游客的盛会。这不仅是推广产品与服务的空间,而且是企业与客户和合作伙伴直接交流的重要机会。多项优惠活动、折扣、赠礼和抽奖同时展开,既回馈游客,又为促进年末旅游市场注入活力,助力实现今年接待国际游客达2500万人次和国内游客达1.5亿人次的目标。

2025年河内世界文化节现场。图自《新河内报》

越南旅游进入年末旺季:多方合力加速吸引国际游客

随着2025年进入最后一个季度,越南旅游业正迎来关键的冲刺阶段。面对2500万人次国际游客的年度目标,行业各方积极行动,通过政策优化、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等多重举措,全力推动旅游业在年末实现加速发展。

经芒街国际口岸出入境的游客。图自《广宁报》

中国游客逐渐回流广宁省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广宁省接待中国游客量占全国接待中国游客量的25%,占广宁省接待国际游客总量的40%。然而,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到访广宁省的中国游客量已大幅下降。

附图。图自i越通社

胡志明市推动数字化转型 提升游客体验

在完成行政区划调整后,胡志明市拥有多样化的旅游生态系统,胡志明市确定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数字化转型,是提升游客体验、便利出行并推动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