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小道旁得郎村村民的新生活

国家工业化现代化时期的胡志明小道全长155公里,其中穿过昆嵩省得郎村的路段于2000年建成。这条路的建成改善了沿路数百个村庄,其中包括得郎村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
胡志明小道旁得郎村村民的新生活 ảnh 1胡志明小道旁得郎村村民的新生活。图自越南之声广播电台

越通社河内——国家工业化现代化时期的胡志明小道全长155公里,其中穿过昆嵩省得郎村的路段于2000年建成。这条路的建成改善了沿路数百个村庄,其中包括得郎村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

来到昆嵩省玉回县得育乡得郎村,大家会感受到这里村民的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 

昆嵩省玉回县得育得多郎村120户家庭的一天是从凌晨两点半开始的。他们从事的割胶工作时间要求非常严格,所以锻炼了胶农严格的纪律意识。

得郎村村民阿赫表示,村民2003年开始种植橡胶,当时国家投资建设了穿过得郎村的胡志明小道。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种了五亩到两公顷橡胶。此外,每户还负责育农橡胶农场1到3公顷橡胶的割胶。这样村民每月的收入约达400万越盾。

阿赫说,交通便利也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他说:  “村民们认真劳动生产。仅割胶,村民就训练有素。此外,每户家庭的咖啡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村民还为提高水稻产量学习种植新方式”。

2003年,胡志明小道得郎段建成前,该村距玉回县中心虽然只有16公里,但村民要走了半天。农产品卖的价格很便宜,原因是运输不方便。得郎村长老阿布罗说:“过去,交通非常困难。走路要爬山过林。路这么难走,所以村民挨饿的也很多。生病了也没有药吃,因为这样的路不好走。现在路通了,便利多了,路能走了,也用上电了,村民都非常高兴”。

现在,得郎村生产的农产品基本上销售一空,这提高了村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村里的森岭路、阿兰、森岭刘等家庭靠种植橡胶、咖啡年均收入数亿越盾。全村只有5户家庭因家人生病或孤老无依等原因未摆脱贫困。另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全村有22名党员,35名团员。

得郎村党支部书记伊戊竹说 :“村里所有党员都在发展家庭经济中起带头作用,并率先应用科技,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在我看来村民的生活越来越提高。经济社会同时发展”。

经济发展了,村民的生活日新月异,文化精神生活也得到了提高。村里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现代设备,并共同维护和传承民族传统节日。正因如此,现在的得郎村成为了到昆嵩省旅游的国内外游客的目的地。

玉回县得育乡人民委员会主席哼能顺表示 : “穿过西原,其中包括得育乡的胡志明小道建成后,为村民发展经济社会和维护国防安全创造了便利条件。路通后,村民的商品运输非常便利。商贩可以上门收货。从而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工业化现代化时期穿过西原地区的胡志明小道14号公路全长663公里。其中昆嵩段长155公里。以三级双车道标准建设的这条公路将昆嵩省与全国各个重点经济区连接起来。这条路也改变了沿线数百个村庄居民的生活条件,让他们有更好的条件可持续脱贫和致富。(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

更多

附图。图自https://thuysanvietnam.com.vn/

胡志明市强力行动推进解除IUU“黄牌”

2025年11月,欧盟委员会(EC)检查团预计将赴越评估越南落实有关打击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IUU)捕捞活动的相关建议的结果。此次检查被视为在考虑解除对越南渔业“黄牌”警告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越南数万名渔民以及水产加工和出口企业产生直接影响。

附图。图自hanoimoi.vn

越南将英语作为学校第二语言

越南政府副总理黎成龙近日签署第2371/QĐ-TTg号决定,批准实施“2025-2035年将英语作为学校第二语言及2045年远景”方案。

越南数字支付突破性增长 二维码交易额增长逾150%。图自越通社

越南数字支付突破性增长 二维码交易额增长逾150%

10月29日下午,越南国家银行公布了与非现金支付及06号提案实施相关的最新成果。其中,越南非现金支付持续爆发,通过二维码的交易额增长超过150%。互联网和移动端支付渠道也录得大幅增长,显示出数字支付趋势正日益深入民众和企业的日常生活。

职能力量将岘港市灾民撤离到安全地带。图自越通社

越南中部地区洪涝灾害:22080人已安全疏散

根据越南农业与环境部堤坝管理和防灾局及越通社驻各地记者消息,由于持续强降雨和洪水形势,截至10月29日17时30分,受灾各省已组织撤离并安全转移了居住在滑坡、洪涝风险区域的7253户共22080名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