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维护和推动越中全面合作关系

在国际和地区形势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对全球政治和经济造成许多负面影响的背景下,一年来,越南和中国克服一切困难,继续保持友好与全面合作关系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出现许多新的亮点。
继续维护和推动越中全面合作关系 ảnh 1越南政府常务副总理范平明2021年9月10日在河内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共同主持召开越中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图自VOV

越通社河内——在国际和地区形势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对全球政治和经济造成许多负面影响的背景下,一年来,越南和中国克服一切困难,继续保持友好与全面合作关系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出现许多新的亮点。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复杂演变且日益严重,但越中两国政治关系、双边交流和高层接触仍以多种灵活方式定期举行。越中两党、两国、两国政府和国会高层领导人互通电话、举行在线会谈,就保持两党、两国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势头作出重要指导。

越中两党两国高层领导人保持经常性接触,为两党两国合作指明了方向,为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创造了重要动力;并促进了两国各部委行业和地方之间的交流。2021年前10个月,两国贸易额达到1336.5亿美元,超过2020全年。
         
投资领域,目前有5000多家中国企业在越南开展生产经营。越南计划投资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中国对越投资排名全球第三。越南工商部工商战略与政策研究所所长阮文亥博士表示:“我们鼓励中国企业投资我们有需求且双方都有优势的领域,如利用中国农业技术,提供优质的农产品、水产品,不仅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也满足越南和世界市场的需求。”

在教育领域,越中两国有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目前,越南是赴中国留学人数最多的10个国家之一,约有1.3万人。在越南学习和研究的中国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约4000多人。由于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影响,越南留学生虽然暂时回国,但仍以在线方式继续学习。与此同时,双方学者的交流和经验分享及学术交流也越来越多,为在一体化时期区域各国加强汉语教学交流合作以及了解中国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驻越南大使馆文化参赞彭世团在2021年12月河内举办的2021年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表示:“发展汉语教育,也就成为亚洲国家人民追求更美好未来的内生需要。今天我们共同就国际,主要是亚洲地区各国的汉语教育问题进行研讨,提出问题,寻找解决办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一定会进一步推动本地区汉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各国汉语学习者。中国驻越南大使馆愿意为此做出积极的努力。”
         
越南驻华大使范星梅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防控合作是双边合作的新亮点。自疫情爆发至今,双方始终相互提供支持和有效合作,为两国疫情防控作出积极贡献。
         
为进一步发挥双边关系的潜力和优势,今后,越中两国要密切协调,严格落实两国高层共识和双边协议,进一步增进政治互信。两国将共同努力,排除困难和障碍,推动和提高各领域实质性合作质量,共同实现互利合作目标,确保双边关系稳定、可持续发展。(来源:越南之声广播电台)
越通社

更多

范明政总理出席越日地方合作论坛。图自越通社

范明政总理出席越日地方合作论坛

11月25日,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在广宁省举行题为“全方位发展同行——共创可持续未来”的越日地方合作论坛上呼吁日本各地和企业继续信任越南,在发展进程中与越南紧密相伴,不断为两国繁荣发展以及越日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作出贡献。

暴雨导致庆和省多地被淹。图自越通社

俄罗斯与斯里兰卡就越南洪灾致慰问电

越通社驻莫斯科记者报道,俄罗斯联邦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于11月24日分别向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与国家主席梁强致慰问电,对越南中部近期因洪灾遭受的损失表示深切慰问。

范明政总理与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出席越南与南非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仪式。图自越通社

越南坚定支持非洲提升国际地位和话语权

南非媒体认为,范明政总理此访以及与南非达成的协议延续了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近期对越南国事访问的结果,标志着双边关系进入新阶段,并在农业、可再生能源、数字化转型和科学技术等领域扩大合作。

河内市委常务副书记阮文锋代表首都党委、政府和人民,分别向得乐省、林同省和庆和三省各移交100亿越盾援助款项。图自laodongthudo.vn

河内市向得乐省、林同省与庆和省提供300亿越盾救灾援助

为响应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团的号召,践行“河内为全国、与全国同行”的精神,河内市于11月24日下午在国会大厦举行援助资金交接仪式,向近期遭受持续暴雨和洪灾严重影响的得乐省、林同省和庆和省提供总额300亿越盾的救灾资金。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主席潘英山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第十三届越中人民论坛开幕

11月24日上午,由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越中人民论坛在河内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