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航天中心副经理黎春辉:地面站仍未收到越南纳龙卫星的信号

截至12月1日,搭载9颗卫星的5号厄普西隆火箭(Epsilon-5)在日本鹿儿岛县内之浦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22天后,地面站仍未收到日本快速信号通信验证卫星(ARICA)和越南“纳龙”等两颗卫星的信号。
越南航天中心副经理黎春辉:地面站仍未收到越南纳龙卫星的信号 ảnh 1搭载越南纳龙卫星的5号厄普西隆火箭在日本鹿儿岛县内之浦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越南航天中心副经理黎春辉透露,截至12月1日,搭载9颗卫星的5号厄普西隆火箭(Epsilon-5)在日本鹿儿岛县内之浦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22天后,地面站仍未收到日本快速信号通信验证卫星(ARICA)和越南“纳龙”等两颗卫星的信号。

纳龙微型卫星的研究、设计和制造工作完全由航天中心的研究人员在越南进行。纳龙微型卫星于2021年11月9日在日本鹿儿岛县内之浦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在离地面高度560公里上空的太阳同步轨道上运行。
黎春辉透露,纳龙微型卫星有三条通信路线。其中,卫星遥测数据(卫星状态信息)使用超高频(UHF)通信系统传送到地面,地面遥控令使用甚高频(VHF)通信系统传送到卫星,卫星任务数据通过S频段通信系统传送到地面。截至目前,地面站仍未收到超高频(UHF)通信系统的卫星遥测数据,所以卫星的具体状态信息暂时无法明确。

在发射准备期间,纳龙微型卫星经过了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4轮发射安全测试,包括多项严格的标准和重要的环境测试、冲击测试和其他功能测试。该卫星还在越南通过了多轮测试,并获准送往日本参与 JAXA发射计划。

在日本进行的整个测试过程获得了越南航天中心、九州工业大学(Kyushu )、JAXA、HIREC株式会社、日本MEISEI明星电气株式会社等5个有关单位代表的密切监控。测试结果表明,越南纳龙微型卫星的所有指数均达标并获准发射。

截至目前,越南航天中心已开展了纳龙卫星的监测和运行工作;与MEISEI和JAXA共同分析卫星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寻求相应解决方案。

黎春辉强调,“目前,越南航天中心的工程师们仍继续努力寻找纳龙卫星的信号。我们相信纳龙微型卫星制造过程给中心的工程师和工作人员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完)
越通社

更多

资料图:FPT大学生正在上课。图自越通社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越南半导体生态系统

人工智能(AI)的爆发为越南半导体产业带来了转折点。越南从主要从事加工和测试,到如今已有机会更深入地参与全球价值链,AI不仅创造了新一代芯片的需求,也重新塑造了智能工厂的设计、生产和运营方式。

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第57号决议:建设专业化、现代化的行政体系

越共中央政治局于2024年12月22日签发关于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突破发展的第57号决议(57-NQ/TW)正由各行业和地方本着快速、强有力、可持续、安全的方针深入、广泛而高效地落实。各产业和地方正积极从被动接受行政手续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创新、服务人民和企业的状态。

越南自主研发的多功能迷你电动货车正式亮相。图自越通社

越南自主研发的多功能迷你电动货车正式亮相

在2025年11月12日至15日于河内国际展览中心(I.C.E)举行的“2025年河内重点工业产品展览会”(Hanoi MIP Fair 2025)上,太兴股份公司(Thái Hưng Corp)正式推出了首款完全由越南设计和生产的电动货车——GIO Tano 250。

与会代表合影留念。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印度推动创新合作

越南与印度的关系正从传统合作向以创新、科技和数字化转型为基础的合作转变。“创新之门”(Innovation Gateway)倡议是一个重要平台,有助于越南初创企业深入了解印度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并拓展市场机遇。

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迎来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投资热潮

应用人工智能的数据中心(Data Center AI)投资热潮正在越南迅速蔓延。国内外一系列企业相继宣布数十亿美元规模的项目,使越南成为该地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新兴目的地。

108中央军医院的医生正在手术。图自人民军报

复杂多器官移植手术成功:6名患者获救

11月9日,该医院成功实施了一例来自脑死亡捐献者的多器官移植手术,救治了6名重症患者,并支持移植给另外2名等待者。这是该医院于2025年完成的第四例脑死亡捐献多器官移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