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集东西方建筑精华于一体的发艳教堂

坐落在近22公顷的土地上,越南宁平省金山县发艳(Phát Diệm)教堂是宁平省旅游行程中的停留站之一。

坐落在近22公顷的土地上,越南宁平省金山县发艳(PhátDiệm)教堂是宁平省旅游行程中的停留站之一。发艳教堂于十九世纪建成,是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和建筑艺术的一座石头教堂。

从宁平省宁平市中心至发艳教堂近四十公里的路上共有金山教区的十多座大小教堂,但只有一座风格独特

的石头教堂。

发艳教堂是由当地居民称为六爷的彼得陈陆用三十四年时间建成的教堂群体。六爷先后建设了由一座大教堂、五座小教堂、一个方亭、一个池塘和三座名为露德、生日、髑髅的人造山组成的大型教堂群体。

这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一座建筑群体,兼具西方哥特式建筑和东方建筑两种风格,成为一座纯越式教堂。

从南面进入教堂后,迎面是一个池塘,池塘中间是一座小丘,丘上是张开双臂的一尊耶稣像。池塘后面是一座势头大方亭,有越南寺庙常见的飞檐翘角屋顶。池塘与方亭周围都是冬天古树,让游客有一种亲切和熟悉的感觉。

方亭是由大石头建成的三层建筑,其结构是越南建筑中常见的三关(类似于中国的山门)。最大的一楼全部采用正方形蓝石建成,分成三个区,每个区放一张石板床。顶上是坚固的石头拱顶,象征苍穹,给人迈远空阔的感觉。

导游杜玉映说:“上面的石头拱顶寓意天圆,下面的石板寓意地方,符合东方人的天地、阴阳观念。方亭的二楼架一面大鼓。三楼有一座1890年制造,高一点四米,重近两千公斤的大钟。其他教堂的钟多有钟摆,而发艳教堂的铜钟用木槌敲响。钟声可以传播十公里。”

站在方亭后面往上看就是大教堂,这是发艳教堂群体的中心。大教堂于1891年建成,正式名称是玫瑰圣母教堂。大教堂旁边有五十二根柱子,排成六行,将教堂空间分为九个部分。

这里可以看到东西方文化的交汇。教堂出入口按西方哥特式建筑样式建成,包括越南在内的东方建筑风格则体现在教堂的梁柱结构和各种精致柔美的图案上。

建筑大学学生杜玉雄说:“教堂的圣母祭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木头隔栅雕刻精细并贴金,主祭台是石头祭台,也得到精心雕刻。据说,主祭台前的地板上安放的六块石板,是六位主教的墓。”

发艳教堂群体内还有一座被誉为珍宝的建筑,它就是圣母之心教堂,又称石头教堂。

杜玉映大学生说:“这座教堂的建材几乎全部采用来自清化省如山的蓝石。教堂外建有两座塔,就像还剑

湖边的笔塔一样,但这里是十字架塔。中间的十字架塔雕刻精美,上面有一面箭头穿心浮雕,象征圣母不染原罪之心。”

教堂内的圣母祭台也是石制。在艺人的灵巧双手下,石头变成了千姿百态的形象。上面可见凤鸟、莲花等生动图案。除此之外,在四面通风的墙壁上还有越南民俗画中非常熟悉的松、菊、竹、梅四屏形象。

发艳教堂的圣礼在大教堂举行,周围的小教堂用于追思四位圣人,这更增添了大教堂的庄严气势。其中要谈到1899年建成的“敬献耶稣心”工程,其室内装饰全部使用铁杉木。这里被视为越南数千年木雕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

杜玉映大学生说:“教堂南边是于1895年建成的洛克教堂。教堂内的祭台是整块石头雕成。教堂西边是约瑟教堂,北边是1896年建成的彼得教堂。教堂的梁柱结构全部使用菠萝蜜木,按照传统建筑样式精雕而成。”

目前,发艳教堂除了是教民祈祷的场所,也是研究学者和游客关注的旅游景点。加拿大游客达斯汀说:“它真美。这是我首次看见这么独特的教堂。没想到这座工程是由越南艺人于十九世纪建成的。它与我曾造访的其他教堂完全不同,因为它带有越南特色。石头与木头,东方与西方和谐地体现在教堂的每个细节上,非常完美。很有趣。”

发艳教堂群体内的所有教堂尽管外表已被斑驳的青苔所覆盖,但大柱、浮雕依然坚固,上面保留着越南天才艺人雕刻的精致图案。不仅如此,在每座浮雕,每块石头的后面也隐藏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神秘故事,正等待着国内外游客前来探索。(来源:越南之声广播电台)(越通社-VNA)

更多

国际游客到访河内街道。图自越通社

河内旅游业实现突破性发展

2025年前10个月,河内共接待游客逾2822万人次,同比增长近22%,展现出首都旅游强劲的复苏动能,巩固其作为区域领先目的地之一的地位。河内正加快推出一系列全新旅游产品,从河流游、地铁游到夜间旅游与社区旅游,为首都旅游在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转型阶段塑造全新面貌。

韩国红叶季之美。图自越南人民报

搜索赴韩国和日本旅游信息的越南游客数量激增

进入红叶季,越南游客对日本和韩国旅游的关注度持续升温,相关搜索量较夏季分别大幅增长 55% 和 24%。在韩国,首尔和釜山是最受青睐的两个目的地;而在日本,东京和大阪是今年秋季最受越南游客关注的城市。

庆和省颇受俄罗斯游客青睐。图自越通社

越南依然颇受俄罗斯游客青睐

据越通社驻莫斯科记者报道,俄罗斯旅游联盟(RUTI)刚刚发布了与越南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旅游业相关的积极信息,即使这些地区刚受特大暴雨台风来袭。

意大利邮轮歌诗达·赛琳娜号(Costa Serena)已抵达广宁省下龙国际邮轮港,开始参观下龙湾之旅。图自越通社

下龙国际客运港预计年底接待游客约3.2万人次

11月11日至12日,位于广宁省白斋坊(Bãi Cháy)的下龙国际客运码头连续迎来了两艘豪华邮轮——荷兰Westerdam和巴哈马Star Voyager号豪华游轮载有3100多名游客及船员,已来到广宁遗产区参观游览。

美食成为胡志明市的“旅游语言”

美食成为胡志明市的“旅游语言”

发挥越南最大经济、文化、社会中心的潜力与优势,胡志明市旅游业不断创新,打造多样化、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定期举办各类活动,以提升游客体验。尤其是,胡志明市正大力挖掘地方美食资源,将其融入核心旅游产品,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

与会代表合影。图自越通社

越南在美国推广旅游加强合作与企业交流

当地时间11月4日晚,越南国家旅游局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举办越南旅游推广计划,拉开了在美系列旅游推介活动的序幕,意在加强旅游合作、促进双方游客交流及拓展两国企业间的对接。

沙坝的登山列车为游客增添了绿色旅游新体验。图自越通社。

沙坝加速吸引年终节庆旅游客流

凭借低温、雾霭与冰雪等独特气候条件,老街省沙坝的“冬季文化节”已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有助于激发旅游消费、推动当地“无烟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

外国游客探索宣光省。图自越通社

越南山区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截至目前,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定的200多处世界地质公园中有4处是越南的。这不仅是在考古学、地质学和地貌学方面具有国际价值的“金矿”,更是保护当地历史与文化特色的重要空间,蕴藏着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保护齐头并进的巨大潜力。

中部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焕发新生光彩

中部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焕发新生光彩

中部这片细长的土地,蕴藏着越南民族灿烂而独特的文化积淀。顺化古都遗迹群、会安古城与美山圣地——三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瑰宝,正以崭新的姿态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焕发勃勃生机。

游客体验河内的旅游产品。图自人民报

旅游业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

气候变化与全球竞争日趋激烈,使越南旅游业面临必须以可持续、适应性强且富有创新的方式重构发展模式的迫切要求。在此背景下,绿色转型与数字化转型被确立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两大战略支柱。

各旅行社的展区人气旺盛,游客纷纷前来了解冬季、新年及春节等旅游线路,以及机票、火车票、酒店等相关服务。图自越通社

2025年秋季博览会:年末旅游促销的新机遇

2025年秋季博览会已成为越南旅游企业及游客的盛会。这不仅是推广产品与服务的空间,而且是企业与客户和合作伙伴直接交流的重要机会。多项优惠活动、折扣、赠礼和抽奖同时展开,既回馈游客,又为促进年末旅游市场注入活力,助力实现今年接待国际游客达2500万人次和国内游客达1.5亿人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