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科技记者俱乐部2014年国内10大科技事件评选结果揭晓

12月24日在河内,越南记者协会科技记者俱乐部已正式公布了2014年越南十大科技事件评选结果。
12月24日在河内,越南记者协会科技记者俱乐部已正式公布了2014年越南十大科技事件评选结果。

科技记者们已在政策机制、科学社会人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国际合作以及杰出科学家奖等六大领域进行评选2014年国内10大科技事件。

2014年越南10大科技事件包括:

一、越南政府出台一系列议定和通知,尽早将科学技术法落到实处。

二、越南科技部首次举行5·18越南科技日。

三、越南成功召开题为“越南与东南亚地区水下考古学:携手合作共促发展”国际科学研讨会。

四、成功利用红泥生产钢铁和不然材料。

五、越南首次成功研发预防小儿秋季腹泻的疫苗(又称轮状病毒疫苗)。

六、越南农业遗传研究院荣获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颁发的“杰出成就奖”。

七、越南承天顺化省顺化中央医院成功应用自体造血干细胞治疗乳腺癌和卵巢癌。

八、越南与美国签署和平利用核能的合作协议。

九、越南科学技术翰林院(VAST)院长周文明教授被选为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翰林院院士。

十、越南三明科学家被汤姆森路透集团(Thomson Reuters)列入2014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越通社-VNA)

更多

2025年越南国际数字周(VIDW 2025)将于10月27日至29日在宁平省和河内市举行。图自bnews

2025年越南国际数字周:为人工智能时代构建制度框架

2025年越南国际数字周(VIDW 2025)将于10月27日至29日在宁平省和河内市举行。这是该活动第四次举办,已成为本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年度数字化转型论坛之一,吸引诸位政策制定者、国际组织、专家以及领先的科技企业参加。

会议现场。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欧盟促进在数字投资领域的合作机会

裴世维认为,欧盟一直是越南重要且可靠的合作伙伴,并强调,本次论坛是越南和欧洲管理机构、企业和研究院交流和寻求解决方案的平台,旨在促进关键领域的投资、创新和技术转让,共同为双方创造更加可持续、人文和繁荣的数字化未来。

越南政府常务副总理阮和平会见德国黑森州科学与艺术部部长蒂蒙·格雷梅尔斯。图自越通社

德国黑森州愿与越南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10月21日上午,越南政府常务副总理阮和平在会见正在对越南进行工作访问的德国黑森州科学与艺术部部长蒂蒙·格雷梅尔斯(Timon Gremmels)时强调,越南与德国黑森州的合作是越南与德国地方合作的典范。

附图。图自 Getty

无枪声战线

随着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深入,网络空间已成为支撑全球经济、社会运行与国家安全的关键基础设施。然而,在技术红利背后,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正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升级。

越南企业与人工智能市场的竞赛。图自越通社

越南企业与人工智能市场的竞赛

在越南人工智能论坛(AI360 2025)上,各专家评估越南人工智能市场是该地区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预计到2030年价值约达15.2亿美元,保持年均增长率达20%。

李自重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师生在上课中。图自西贡解放报

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职业培训学校的基础

面对数字时代对高素质数字人力资源和数字技能的迫切需求,全国各地,尤其是胡志明市的多所职业培训学校正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建设智慧职业培训学校模式,以提升培训质量并满足劳动力市场的要求。

2025年3月26日下午,范明政总理与代表们在河内共同启动“数字扫盲”运动。图自越通社

“数字扫盲”运动:在新纪元提升越南全民知识水平

1945年9月,在赢得独立仅数日后,越南民主共和国临时政府就发起了三大运动:“消灭饥饿、扫除文盲、抗击外侵”。”平民扫盲”运动成为民族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识字运动,帮助数百万越南人民学会读写,开启了知识与民族自主的新纪元。

附图。图自互联网

越南——苹果公司在AI家电竞赛中的新目的地

苹果公司正采取前所未有的举措:将越南选为其全新产品线的主要生产基地,包括室内安防摄像头、集成人工智能(AI)的家电控制屏幕,以及可通过动作进行交互的桌面机器人。据彭博社报道,这是苹果首次在越南启动一条全新的产品线,体现出越南在全球科技供应链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附图 图自互联网

加密资产管理与试点时代:越南并未置身事外

在经历“默认”阶段之后,越南正式迈入加密资产管理与试点时代,并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的政策。从构建区块链基础设施--国家区块链平台NDAChain到批准数字资产交易平台,越南展现出紧跟全球趋势的坚定决心。

乘客可使用由28家银行发行的NAPAS非接触式本地ATM卡,直接在车载设备上“轻触支付”。图自nhandan.vn

塑造数字支付的未来

数字化转型与无现金支付的蓬勃发展,正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柱。越南制定了明确的国家目标:到2025年,实现80%的成年人拥有银行账户,让“轻触即付”成为日常交易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