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如何参与全球供应链

随着越南日益深广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趋势,参与区域和全球供应链成为了越南企业必行之路。

随着越南日益深广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趋势,参与区域和全球供应链成为了越南企业必行之路。目前,三星、乐金、微软、英特尔、三菱等跨国公司在越南展开巨额投资项目已成为越南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的契机。然而,越南企业尚未把握好这一良机,仍在解决自己在全球供应链中处在何位置的难题。

以自身活跃发展,越南市场成为了外国投资商的投资乐土。目前,越南积极参与的东盟经济共同体(AEC)、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越南与白俄哈关税联盟等的自由贸易协定是越南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的关键钥匙。

关于东盟市场,东盟经济共同体预计在今年建成,这将成为越南企业对该市场的出口商品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越南工商部进出口局副局长陈清海表示,东盟经济共同体建成后,将为越南参加包括东盟各成员国乃至日本、韩国、中国等曾经与东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伙伴国在内的全球供应链创造机会。他表示,在此供应链中,越南首先参与一些简单的环节,具备足够能力的时候将参加集成电路、电子芯片制造等高科技且高价值的环节。

尽管眼前的机会良好,但是,越南工商会的数据显示,与东南亚发展水平相似的其它经济体相比,越南企业在全球生产网络参与力度较低,仅为36%,而马来西亚、泰国等的参与力度却为60%。

美国—东盟商业理事会最近举行关于“中小型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提高越南企业进军地区和国际市场能力”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越南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在参与全球供应链时遇到竞争力不强、参与国际分工能力较低、竞争战略眼光和竞争策略缺乏等限制。因此,大部分越南企业只能参加组装、加工等最简单的环节。其主要原因包括越南企业遭融资难、产品价格缺乏竞争力、高素质人力资源欠缺、手续办理流程未能规范化、广告活动较少等。

越南经济专家武庭映认为,参与全球供应链时,越南企业应选好其中的产品并确定生产价值链条中的位置。为有效的参与全球供应链,越南企业应着力参加技术含量和智力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的生产环节。(越通社—VNA)

更多

当前信贷结构与经济结构协调匹配,有效满足民生与企业需求。图自越通社

越南信贷总额突破17.2千万亿越盾创近年新高

越南国家银行(SBV)副行长范青河在今日召开的2025年上半年银行业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6月底,全国信贷余额达17200万亿越盾(约合7300亿美元),较2024年末增长9.9%,同比增幅达19.32%,创2023年以来最高增速。

国家银行将主动、灵活、及时、高效地执行货币政策。图自越通社

越南国家银行继续下调贷款利率 助推年底经济增长

越南国家银行副行长范清河表示,当前全球经济正面临诸多风险与不确定性。例如,越南时间7月8日早间,特朗普正式官宣,从8月1日起对来自14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25%至40%的关税。此外,虽然通胀已趋于目标水平,但仍潜藏反弹风险。

附图。

越航获批公开发行9亿股新股

越南国家证券委员会日前已向越南国家航空公司-股份公司(Vietnam Airlines,简称:越航,股票代码:HVN)签发公开发行股票的相关证书,批准该公司以每股1万越盾的价格发行9亿股新股。

附图。图自越通社

2025年夏季越南航空业迎来旺季

2025年夏季,越南航空业迎来旺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发展前景。旅客人数强劲复苏,国际新航线不断开通,与外国航空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使越南航空逐步从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转向利润更高的国际市场。

2025年第二季度越南实际GDP同比增长7.96%,远高于彭博社预测的6.85%以及UOB原本预测的6.1%。图自越通社

大华银行将越南2025年GDP增长预测上调至6.9%

新加坡大华银行(UOB)近日将越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测从此前的6%上调至6.9%。这是大华银行全球市场与经济研究部于7月8日发布的越南经济增长报告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根据2025年6月经济社会报告,工业生产、出口、财政收入、外国直接投资等关键指标均保持向好。图自越通社

越南多措并举力争实现全年经济增长8%目标

越南多措并举尽管2025年上半年全球局势仍充满不确定性因素,但在政府、各级部门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越南经济依然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52%。预计下半年增长8.42%。

越南与保加利亚企业商务对接洽谈会现场。图自越通社

加强越南与保加利亚企业对接合作

7月4日,越南驻保加利亚大使馆与保加利亚工商会普罗夫迪夫工商会(BCCI-Plovdiv)联合在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市特拉基亚经济区(TEZ)总部举办了越南与保加利亚企业商务对接洽谈会。

附图。图自越通社

第三季度制造业前景向好

据越南统计总局调查显示,近八成加工制造业企业预计第三季度经营状况将保持稳定或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