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大米出口面临国内外挑战并存

在对越南2016年第一季度大米出口情况作出评价时普遍认为越南大米出口前景较为乐观,但为了服务出口和国内市场将会出现供应压力。
越南大米出口面临国内外挑战并存 ảnh 1​附图(图片来源:越通社)

在对越南2016年第一季度大米出口情况作出评价时普遍认为越南大米出口前景较为乐观,但为了服务出口和国内市场将会出现供应压力。然而,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副部长何功俊认为,2016年第一季度,水稻价格将不会提升,甚至可以小幅下跌,因此需要对水稻生产结构进行调整,旨在满足日益提升的需求。

越南各传统的出口市场对大米的需求呈复苏态势。近段时间,越南已中标对菲律宾出口45万吨大米和向印尼出口100万吨大米。在越南中标对菲律宾出口4.5万吨大米后,国内水稻价格已上涨。以目前大米供应的能力,相信2016年第一季度,水稻界能够不会下跌,将成上涨趋势。

据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目前,九龙江三角洲各省已收割好夏秋季水稻,产量为5.6至5.7吨/公顷。2015年秋冬季,各省水稻播种面积约72.5至88.6万公顷。

越南粮食出口协会副主席黄明慧认为,以这一生产情况,在秋冬季即将结束,加上大米库存将为150万吨的背景下,提升大米出口量将对国内企业施加压力。然而,各大米出口企业认为,大米出口前景较为乐观,给予越南中标各大大米出口合同,国内水稻价格有所提升。

前江省粮食公司副经理黎清谦认为,越南应该集中提高大米质量,除了对菲律宾、印尼等各传统的市场出口外,还瞄准欧洲、日本等高端市场。

越南工商部副部长陈俊英认为,越南水稻仍过度依赖各传统市场和集中式市场。越南需集中生产结构调整,提高大米质量和树立大米品牌,避免在越南各大米出口市场的需求下降所带来的损失。

前江省粮食公司副经理黎清谦认为,越南是世界三大大米出口国,但大米出口额不高。越南应求质量,不求数量。

实际表明,越南已升为世界三大出口国之一,当越南尚未树立任何国家大米品牌,而泰国和印度已树立了其大米品牌。在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越南大米除了面对各传统的竞争对手外,还要面对柬埔寨、缅甸和美国等潜力的竞争对手,因此越南大米竞争压力是价格和质量以及产品品牌。

近日,政府总理已批批准了《致2020年大米品牌发展战略及2030年展望》。力争至2020年,20%出口大米为越南大米品牌并直接参加全球供应链。2030年,50%大米出口为越南大米品牌,其中香米和特产大米出口量占大米出口量的30%。(完)

越通社

更多

附图。图自越通社

第三季度制造业前景向好

据越南统计总局调查显示,近八成加工制造业企业预计第三季度经营状况将保持稳定或有所改善。

西宁力争成为越南南部高科技养殖中心。图自越通社

西宁力争成为越南南部高科技养殖中心

在越南养殖业日益受到国际市场关于质量、食品安全和可追溯性等严格要求的背景下,西宁省早已确立了发展高科技农业的战略方向,特别是在绿色养殖领域。

清水国际口岸。图自越通社

清水国际口岸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

2025年前6个月,该口岸进出口总额达3.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2%。这是多年来的最高增幅,显示出宣光省与中国云南省边境贸易活动的强劲复苏与突破性发展。

2025年6月CPI上涨3.57%,其中有9个类别价格上涨,2个类别下降。图自越通社

2025年第二季度越南CPI上涨3.31%

据越南财政部统计局局长阮氏香5日在第二季度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发布会上发布的消息,2025年6月,越南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48%,其中城市地区上涨0.5%,农村地区上涨0.45%。在11大类主要消费商品和服务中,有10类价格上涨,仅邮政和电信类价格下降。

Petrolimex在海防港的进口石油仓库。图自越通社

2025年上半年越南实现贸易顺差76.3亿美元

据越南财政部统计局7月5日上午公布的数据,2025年6月,越南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761.5亿美元,同比增长18.1%,环比下降3.2%。上半年累计进出口总额为432.03亿美元,同比增长16.1%;其中出口增长14.4%,进口增长17.9%,实现贸易顺差76.3亿美元。

附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木材行业面对市场波动 扩大国际市场

越南木制品出口市场正受到地区冲突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在此背景下,越南木材企业正积极寻找新出路,以维持行业的整体发展并重塑越南木材产业在全球贸易版图上的地位。

越南驻保加利亚大使阮氏明月参加座谈会。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保加利亚探讨促进经贸投资合作的途径

7月3日,越南驻保加利亚大使馆与保加利亚商工会(BCCI)联合举行越南—保加利亚经济合作论坛。越南驻保加利亚大使阮氏明月,保加利亚商工会主席茨维坦·西美昂诺夫(Tsvetan Simeonov),保加利亚外交部副部长尼克莱.帕夫罗夫(Nikolay Pavlov)等领导代表一同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