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嘉莱省嘉莱族美好风俗习惯——“回门” 仪节

越南嘉莱省嘉莱族从出生到老去必须经过许多人生仪节,每种仪节都含有不同的意义,大部分仪节是必不可少的,但也有部分仪节是自愿的,其中包括“回门” 仪节(Chuh Po nu)(即结婚后向娘家或郎家送礼)。
越南嘉莱省嘉莱族美好风俗习惯——“回门” 仪节 ảnh 1嘉莱人的“回门” 仪节还带有婚礼的意义。(图片来源:民族与山区画报)

越通社嘉莱省——越南嘉莱省嘉莱族从出生到老去必须经过许多人生仪节,每种仪节都含有不同的意义,大部分仪节是必不可少的,但也有部分仪节是自愿的,其中包括“回门” 仪节(Chuh Po nu)(即结婚后向娘家或郎家送礼)。

“回门” 仪节体现出家庭之爱以及对双方父母与兄弟姐妹的孝敬和尊敬,结婚后向娘家或郎家送礼,进一步培育大家在任何情况下的团结互助精神。据村里的老人说,“回门” 仪节也是婚礼,但是如果之前没有任何结合条件,那么现在各个家庭可以随时办理“回门”礼仪。

据嘉莱人的习俗,出嫁时,新娘或新娘家要满足新郎家关于礼物的要求。送给母亲的礼品包括一头牛、一坛酒、一件传统服饰、一条头巾、一件土壶以及一个铜制奶罐(孝敬过去多年为自己老公喂奶的母亲,因此礼品中唯一必不可少就是这种东西)。送给父亲的礼品包括一头牛、一坛酒、一件上衣、一条腰布、一条传统围巾、一条头巾和一个土壶。新郎兄弟姐妹的礼物更为简单,如果是女的需要一件传统裙子,而是男的则需要上衣和腰布。新娘家条件更好的话可以向新郎母亲和姐妹们赠送银制或铜制装饰品。由于部分新郎家的要求远高于新娘家的能力,因此婚礼办不成,且最难过的是彼此深深相爱的情侣以礼物不足为由而聚散分手。

越南嘉莱省嘉莱族美好风俗习惯——“回门” 仪节 ảnh 2为“回门” 仪节做好准备。(图片来源:民族与山区画报)

行礼仪过程中,在巫师来之前,一家之主(新郎家)就把要送的礼品准备好。酒坛(按新郎家总人数准备)整齐有序地摆在屋子中间,酒坛旁边有相应的菜碟。其后,一家之主邀请自己亲戚好友围坐在酒坛周围,一起高高兴兴地喝酒闲聊。村长酋长、亲朋好友和远亲近邻悉数亲赴“回门” 仪节,祝贺新郎新娘身体健康、幸福美满、五谷丰盛,使他们的喜悦增倍。

其后,大家均认真地坐着倾听巫师行礼。巫师祈求:“希望夫妻永远恩爱、子孙满堂、一生富裕和身体健康、五谷丰盛、牛肥马壮、人畜两旺”。巫师祈求后,一家之主夫妻俩和孩子们将水倒进酒坛并向新郎兄弟姐妹每个人敬一杯酒,表达感恩孝顺之心,然后向女的每人赠送长裙一件以及男的每人一套上衣和腰布。送礼后,子孙们向长辈们敬上一杯酒,表示真诚的祝福。(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越南音乐版权保护中心主任丁忠谨(右二)出席于2025年10月在中国北京举行的国际作者和作曲协会联合会会议。图自《人民报》

越南跻身全球音乐版权收入50强

据越南音乐版权保护中心(VCPMC)11月25日发布的消息,越南音乐版权收入跻身全球前50强,同时位列亚太地区数字收入前十强。

 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副部长谢光东和越共中央宣教与民运部常务副部长赖春门向获奖作品代表颁发金莲花奖。图自越通社

《红雨》荣获2025年第24届越南电影节金莲花奖

今年获得金莲花奖的电影作品包括:故事片《红雨》、纪录片《觉醒与化解》、《守护遗产灵魂之人》、动画片《小琼状:金牛传说》、《蟋蟀:沼泽地冒险之旅》以及科教片《隐形杀手——悬浮的微尘》。

位于河内市怀德县的 “蕉园”考古遗址于1969年被发现。图自越通社

首都河内近四千年历史的古老村落

位于河内市怀德县的 “蕉园”考古遗址于1969年被发现。这里生动反映了古代居民在升龙—河内地区近四千年间持续居住与发展的过程,贯穿冯元—铜逗—丘门—前东山—后东山等多个文化阶段。

与会演讲者和专家在研讨会上重点分享了在构建电影制作环境方面的国际经验、各地方对摄制组的支持政策、电影产业的国际合作趋势等。图自越通社

让越南成为国际摄制组的理想目的地

11月23日,在2025年第24届越南电影节框架内,越南文化体育旅游部电影局与胡志明市文化体育局、胡志明市发展研究院在胡志明市联合举行主题为“吸引摄制组前往各地方拍摄的现状与措施”的研讨会。

各式花样诱人的螺类美食,吸引食客品尝。图自越通社

跻身米其林“美食版图”的魅力目的地

为落实《至2030年胡志明市旅游业发展方案》中关于发展美食旅游的目标,胡志明市旅游局持续携手企业,推动旅游产品与美食文化深度融合。胡志明市正逐步成为米其林“美食地图”上的亮眼坐标,朝着建设国际美食旅游中心的目标不断迈进。

法国钢琴家达娜·乔卡利。图自因特网

法国钢琴家达娜·乔卡利在越南巡演

11月29日至12月7日,法国著名钢琴家达娜·乔卡利(Dana Ciocarlie)将在越南展开特别巡演,携演出项目“跨越两条河流、两种文化与两种感知的音乐对话”。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自人民报

2025年第四届亚欧新音乐节即将举行

由越南音乐家协会同中央各部委、行业与河内市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亚欧新音乐节将于2025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在河内市与富寿省举行,吸引国内外近300名代表和艺术家参加。

法国专业航空网站air-journal.fr屏幕截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旅游业实现突破性增长 法国客源市场表现强劲

法国专业航空网站air-journal.fr最新报道显示,2025年成为越南旅游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十年前,越南每年仅接待国际游客约800万人次;如今,这个“S形国度”已跃升为亚洲增长最快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广宁省下龙湾。图自越同社

传承与弘扬文化遗产 共建可持续的未来

四千多年的历史为越南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不仅是民族的无价之宝,还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全球化、城市化加速的背景下,保护和弘扬文化遗产成为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

2025 年河内木偶舞节吸引众多民众和游客关注。图自越通社

越南优先发展10个支柱文化产业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签署第2486/QĐ-TTg号决定,批准《至2030年越南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及2045年愿景》(以下简称《战略》)。战略中确定优先发展电影,美术、摄影与展览,表演艺术,软件与娱乐游戏,广告,手工艺品,文化旅游,创意设计,电视与广播,出版等10个支柱文化产业。

嘉来省民族乐器演奏。图自越通社

保护文化特色 打造可持续未来

80年前的1945年11月23日,胡志明主席签发第65/SL号法令——越南关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第一部法令,成为越南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坚实基础和指南针。基于第65/SL号法令的历史意义,2005年2月24日,政府总理颁布了第36/2005/QĐ-TTg号决定,将11月23日定为“越南文化遗产日”。

代表们参加专题展“国家宝物——岘港心中的遗产”剪彩仪式。图自越通社

岘港向公众展示16件国家宝物

值此越南文化遗产日(11月23日)20周年之际,19日下午,岘港占婆雕刻博物馆举行专题展“国家宝物——岘港心中的遗产”开幕式,同时向公众介绍该馆经过一段时间升级和陈列空间改造后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