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活存技术为越南农产品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越南最近以每三颗荔枝一美元的较高价格向日本出口10吨荔枝。
越南最近以每三颗荔枝一美元的较高价格向日本出口10吨荔枝。这一成果得益于越南已引进日本保鲜革命性的细胞活存技术(CAS) ,让越南农民尝到了甜头。

这些荔枝是2个月前通过采用 细胞活存技 术而得到保管。解冻后,荔枝的颜色不仅不变色,而且味道依然保留。这也是越南准对出口日本市场而采用细胞活存技术来保鲜的首批 荔枝。目前,越南科学技术部地区研究发展院已同日本ABI公司合作,将成功保鲜的10吨荔枝远销到日本市场并获得该省的积极回应。

日本ABI公司经理大和田哲男(Norio Owada)表示:“最近我们同越方合作,试点采用细胞活存技术对出口日本的10吨荔枝进行保鲜。目前,这些荔枝已在日本超市和水果店销售,并初步获得日本消费者的好评。”

近期,越南科学技术部指定地区研究发展院同日本ABI配合,进行细胞活存技术转让。经1年多不断吸收和 改进技术后,目前越南已掌握了金枪鱼、老虎虾的保管技术,并正积极研究荔枝保鲜技术。

细胞活存技术与一般的冷冻保鲜技术的不同在于:在磁场和急速冻结的作用下,使得活细胞中含有的一些水分子冻结,因此不会破坏细胞结构,不改变生物成分,确保一到十年内产品质量不会退化。

地区研究与发展院院长陈玉麟副教授博士介绍说:“当然细胞活存技术成本高了点,但如果采取这种保鲜技术来对一些主要出口产品进行保管的话,那么只需几年就可以保本”。

目前,该研究院正继续研究完善 细胞活存技术应用流程,旨在对金枪鱼和其他一些主要出口产品进行保管。相信凭借其许多优点,细胞活存技术将是解决越南产品“丰收跌价”问题的一条出路。(越通社-VNA)

读者可登录越通社网站http://vnanet.vn获取更多信息。

更多

越南自主研发的多功能迷你电动货车正式亮相。图自越通社

越南自主研发的多功能迷你电动货车正式亮相

在2025年11月12日至15日于河内国际展览中心(I.C.E)举行的“2025年河内重点工业产品展览会”(Hanoi MIP Fair 2025)上,太兴股份公司(Thái Hưng Corp)正式推出了首款完全由越南设计和生产的电动货车——GIO Tano 250。

与会代表合影留念。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印度推动创新合作

越南与印度的关系正从传统合作向以创新、科技和数字化转型为基础的合作转变。“创新之门”(Innovation Gateway)倡议是一个重要平台,有助于越南初创企业深入了解印度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并拓展市场机遇。

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越南迎来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投资热潮

应用人工智能的数据中心(Data Center AI)投资热潮正在越南迅速蔓延。国内外一系列企业相继宣布数十亿美元规模的项目,使越南成为该地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新兴目的地。

108中央军医院的医生正在手术。图自人民军报

复杂多器官移植手术成功:6名患者获救

11月9日,该医院成功实施了一例来自脑死亡捐献者的多器官移植手术,救治了6名重症患者,并支持移植给另外2名等待者。这是该医院于2025年完成的第四例脑死亡捐献多器官移植手术。

“2025年越南国际半导体展览会——SemiExpo Vietnam 2025”开幕式现场。图自NIC

越南最大规模的国际半导体展正式开展

越南财政部11月7日上午在河内举行了“2025年越南国际半导体展览会——SemiExpo Vietnam 2025”开幕式。这是越南规模最大的国际半导体展览会,汇聚了越南在确立其全球科技版图新地位征程中的智慧、技术与志向。

研讨会现场。(组委会供图)

越南推动国际合作实现可持续能源转型

11月5日下午,在由胡志明市工贸局、工贸部电力局能源信息与电力市场发展中心、亚太城市能源协会联合举办的越南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聚焦能效解决方案与电力市场机制展开探讨。

胡志明市电力系统调度中心应用信息技术来进行电网管理与运行。图自越通社

越南注重发展数字产业高质量人力资源

据统计,越南目前拥有近7.8万家数字技术企业,约190万人正在信息技术领域工作。凭借充足的人力资源供给,越南在将科技领域发展成为国家经济支柱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胡志明市中心区域的金融大厦。图自越通社

胡志明市越南国际金融中心的新动态

经过长时间的规划和准备,位于胡志明市的越南国际金融中心正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目前,多项与世界顶级金融机构的合作协议以及符合国际标准的人力资源培训项目正在大力推进。这些动态有望成为新的“推动力”,助力胡志明市越南国际金融中心在2025年内投入运行。

2025年越英高等教育论坛现场。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英国携手迈向可持续的科技伙伴关系

近日,来自越南和英国的80多名教育专家、大学代表、企业界人士及国际组织代表齐聚伦敦,一同出席“2025年越英高等教育论坛”,就知识交流及建立可持续的科技与创新伙伴关系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