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王国国会主席韩桑林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

近年来,越南与柬埔寨两国立法机构在双边和多边层面上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双方已保持和有效落实两国国会于2019年5月所签署的合作协议。
柬埔寨王国国会主席韩桑林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 ảnh 1柬埔寨王国国会主席韩桑林。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应越南国会主席王廷惠邀请,柬埔寨王国国会主席韩桑林(Samdech Heng Samrin)率领柬埔寨王国国会高级代表团抵达河内,开始从9月12日至14日对越南进行正式访问。

这是越南与柬埔寨两国国会在2022年越柬友好年和庆祝两国外交关系55周年的重要对外活动之一。

陪同柬埔寨王国国会主席韩桑林访越的有:柬埔寨副首相、议会联络与监察部大臣、柬越友好议员小组主席梅森安(Men Sam An);柬埔寨国会经济、金融、银行和审计委员会主任,柬越友好议员小组副主席Chheang Vun;国会计划投资、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和水资源委员会主任Loy Sophat;国会对外、国际合作、通信于传媒委员会主任Suos Yara;国会公共工程、交通、电信、邮局、工业、矿业、能源、商业、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委员会主任Nin Saphon等。

1967年6月24日,越南与柬埔寨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两国历史的新篇章。

近年来,越南与柬埔寨两国立法机构在双边和多边层面上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双方已保持和有效落实两国国会于2019年5月所签署的合作协议。

在双边合作框架内,双方已同步和有效合作,保持高层代表团互访,互相交换立法、监督、对国家重大问题做出决定等领域的经验;同时一致同意加强配合,对两国各部门、地方和企业所签署各项协定、协议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工作的合作;推动越柬全面合作关系走向深入和务实。

两国国会在各国议会联盟、东盟议会联盟、亚太论坛等地区和国际议会继续在公共关系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加强合作,进行磋商和保持共同立场。

目前,两国国会各委员会已建立合作机制。

柬埔寨国会主席韩桑林一行访问越南将成为双方就推动双边和多边框架内的议会合作关系的方向和措施交换意见,并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的良好机会,同时为越柬友好年的两国建交55周年系列活动取得成功做出重要贡献。

这也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后两国国会的首次高级代表团互访,同时也是柬埔寨国会主席韩桑林与越南国会主席王廷惠的首次面对面会晤。(完)
越通社

更多

芒族人开夏节。图自越通社

对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建言:芒族人民团结一致 决心与党共创未来

征求人民对提交越共十四大各项文件草案的意见是发挥民主性并在国家发展道路上动员全民智慧和心血是重要一步。这一过程得以广泛、公开、透明进行,聚焦重大议题,确保文件反映人民的意愿和愿望,同时增强信任,凝聚社会共识,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提交越共十四大的各项文件内容,满足新时期国家发展要求。富寿省人民坚信团结一道,决心与党共创国家未来。

国会经济与财政委员会主任潘文买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国会常委会第51次会议:以创新思维推动立法工作

11月5日晚,越南国会常务委员会就国会决议草案关于解决《土地法》实施过程中困难障碍的若干机制政策;国会关于落实2025年8月22日政治局第71-NQ/TW号决议中有关教育与培训突破性发展的决议草案的若干特殊机制和政策;《国家储备法》(修正案)草案进行讨论和提出意见。

会议现场。图自越通社

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推动高科技活动发展

按照第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的议程安排,11月6日上午,国会代表分组讨论了三项法律草案,分别为:《建设法(修正案)》、《地质与矿产法若干条款修改补充法案》以及《农业与环境领域相关法律若干条款修改补充法案》。

越南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邓明魁代表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主持向俄罗斯联邦委员会预算与金融市场委员会主席、前省长阿纳托利·阿尔塔莫诺夫颁发友谊勋章。图自越通社

越南向俄罗斯友人颁发友谊勋章

11月4日,越南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邓明魁代表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主持了仪式,向俄罗斯联邦委员会预算与金融市场委员会主席、前省长阿纳托利·阿尔塔莫诺夫(Anatoli Dmitrievich Artamonov)颁发友谊勋章。

研讨会现场。图自越通社

东海问题国家研讨会聚焦科技合作议题

在第十七届东海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越南外交学院11月5日在岘港市同越南海岛局、农业与环境部、岘港市外务局及岘港市人民委员会共同举办了主题为“科技合作: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的2025年东海问题国家研讨会。

坚海特区区委副书记段红唯。图自越通社

对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建言:期待对特区出台具有特殊性的机制和政策

对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提出意见时,安江省坚海特区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表示,提交越共十四大的政治报告草案充分体现了发展思维上的创新与突破、战略眼光以及建设一个富强、繁荣、幸福国家的宏伟愿景。通过此举,干部、党员和人民积极为党的路线方针建言献策,聚焦国计民生重大问题,并紧密结合地方与国家的发展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