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天族妇女的绚丽服饰

据《越南之声》,与其他少数民族相比,巴天族最显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服饰的颜色上。巴天族男性通常身穿靛蓝色衣服,而女性的传统服饰则是在西北山区郁郁葱葱的绿色中央呈现出的鲜艳的红色。
巴天族妇女的绚丽服饰 ảnh 1巴天族妇女的绚丽服饰。图自互联网

越通社河内 ——据《越南之声》,与其他少数民族相比,巴天族最显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服饰的颜色上。巴天族男性通常身穿靛蓝色衣服,而女性的传统服饰则是在西北山区郁郁葱葱的绿色中央呈现出的鲜艳的红色。

 巴天族是越南十四个人口不足一万的少数民族之一。巴天族同胞主要居住在河江省北光县、光平县以及宣光省林平县的部分乡镇。 巴天族妇女服饰的主色调是点缀着白色和黑色的艳红色。河江省光平县新北乡眉北村传统艺人扶氏天表示, 过去,巴天族人民主要居住在山上。对于他们来说,红色,这一与火舞节相关的特殊火色是绚烂的颜色。女性选择红色象征着火焰,也体现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光平县新北乡眉北村的扶氏缘大姐分享道, 红色非常美艳,比如参加人多的节日时分外漂亮。我们必须保持民族本色,无论去哪里都要穿上我们标志性的服装,让人知道我们是巴天族人。

  巴天族妇女的服饰从头巾到肚兜儿、衣裙、裤子和腿带儿都经过精心地纺织和刺绣。宣光省林平县红光乡上明村的李氏全大姐说, 以前,巴天族人民居住在山上,在刺绣制衣时,会从大自然、树木中汲取灵感,服饰上甚至也有房屋的图案。巴天族同胞将狗视为一种象征,认为狗是家庭的守护神,所以在服饰上也有狗头的标志。

 巴天族妇女具有着独特的服饰刺绣技艺。如果说赫蒙族和瑶族妇女通常使用蜂蜡或选择特殊图案印制在布上或手工刺绣,那么巴天族妇女则采用独特的打造图案的方法。艺术家扶氏天进一步解释道, 巴天族服饰包含了纺织和刺绣等步骤,但图案直接在织布架上绣制,并非如其他少数民族那样先织好布再绣上去。而所绣的图案也常与动物以及同胞们的日常生活相关。当我们织出一块土锦时,会将其剪成小块,然后再拼接缝制成一套完整的服装。这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

巴天族妇女的绚丽服饰 ảnh 2附图 。图自互联网

巴天族妇女的服饰还包括一种无领衫,穿上时前后两襟交叉,后襟比前襟长。袖口和整个衣身都用明亮丰富的暖色调搭配。为了塑造出无领衫的型,女子通常穿一件白衬衫打底,然后把领口翻到外面,在红色外衣的衬托下凸显出一抹白。此外,她们把长带缠绕在腰间,更增添了女性的优雅风采。李氏全补充道:对于巴天族妇女的头巾来说,佩戴时必须逐层自内向外包裹,并留下一些有序的褶皱,两鬓有两个垂下的流苏。巴天族同胞的服饰与其他少数民族的一样,也有肚兜儿、银手镯和项链。

总之,巴天族妇女服饰的主色调是红色的,但根据扶氏天的说法,具体的服装穿搭根据年龄会有细微的不同:

 “对于小孩来说则非常简单,就是红布和黑布。对于少女来说,服装与成年人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腰带。少女们会系一条白色腰带,用红色土锦做头巾。已婚或育有子女的妇女则系黑色腰带,头戴黑色头巾或结成发髻。至于老年妇女,头巾则无需由内至外逐层包裹”。

巴天族妇女的服饰展现出了一种和谐的织布和刺绣技艺。编织图案之间还穿插着色彩缤纷的手工刺绣图案,使色块更加引人注目。如此种种元素使巴天族妇女的服饰既独特而又充满其民族文化特色。(完)

越通社

更多

2025年河内国际摄影双年展从2025年11月1日至31日在河内市举行。组委会供图

Photo Hanoi’25 ——连接创意与国际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年河内国际摄影双年展从2025年11月1日至31日在河内市举行,吸引来自21个国家的170多位艺术家、摄影师、策展人和专家参加。在双年展框架内,组委会将举行22场个人和集体摄影展以及29场相关活动,包括电影放映、研讨会、专题座谈会、艺术之旅和新书发布会等。

胡志明市推出丰富多样的美食推广计划

胡志明市推出丰富多样的美食推广计划

为了丰富专为"美食爱好者"打造的新旅游线路系列,10月22日,胡志明市旅游局正式推出胡志明市美食旅游活动。这是将该市定位为全国及地区领先"美食天堂"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用楮纸制作的产品的销售空间。图自《越南画报》

安泰村:重现河内楮纸记忆

安泰村被誉为升龙地区楮纸制造业的“摇篮”。昔日,捣碎构树皮的槌声,以及纸张滤槽中潺潺的水声,曾是耳熟能详的声响,与昔日河内几代人的生活紧密相连。

“遗产豪气——点亮未来”的2025下龙演唱会的海报。图自互联网

下龙演唱会将融合实景表演、艺术演出、纪录片与交流互动

在10月21日举行的主题为“遗产豪气——点亮未来”的2025下龙演唱会新闻发布会上,广宁省文化、体育与旅游厅副厅长阮氏清水表示,该活动将作为广宁省2025年第四季度旅游刺激活动系列的开端,旨在落实越共广宁省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决议精神中的重点突破,即发展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事业,推动文化产业、遗产经济、夜间经济与城市经济建设。

卡特节于10月20日下午在庆和省福友乡友德村体育场正式开幕。图自越通社

2025年卡特节展现占族绚丽色彩与团结精神

2025年占婆族婆罗门教同胞的卡特节于10月20日下午在庆和省福友乡友德村体育场正式开幕。成千上万的占族同胞、当地民众和游客齐聚一堂,共同沉浸在充满民族文化特色的热闹节日氛围中。

艺人氏梅传授贡普拉克演奏技艺。图自《越南之声》

贡普拉克——莫侬族的宝藏

与西原地区其他原住民一样,莫侬族也有多种类型的铜锣,用于村庄和氏族的节日和活动。在莫侬族的锣钲中,贡普拉克(Gong Prak)是一种非常独特且罕见的锣。他们只在重要场合或社区的大型节日才会使用这种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演进,目前在林同省乃至整个西原地区,贡普拉克锣已所剩无几。

培养新时代越南妇女 使其真正成为发展的动力

培养新时代越南妇女 使其真正成为发展的动力

1930年10月20日,越南妇女联合会正式成立。2010年10月15日,越共中央书记处签发第382/TB-TW号通知,正式承认10月20日为“越南妇女节”,体现党对妇女作用及妇女组织在国家革命事业中所作贡献的重视。

亚太地区UNESCO协会联合会秘书长铃木裕司发言。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日本加强文化产业发展合作

越通社驻日本记者报道,10月17日,越南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协会联合会在东京举行主题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动力》的国际研讨会。

越南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团长阮氏云英大使在会上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UNESCO通过越南关于“文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倡议

越南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团长阮氏云英大使在会上介绍了该倡议。她强调,该倡议的总体目标是发挥文化在促进各国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极为重要作用,同时为应对时代复杂挑战作出贡献,确保所有人拥有安全繁荣的未来。

春曲的曲调多样,皆带有清新明快、充满民间气息的旋律,极易打动人心。图自越通社

春曲——源自祖地的非遗瑰宝

在越南民间艺术的宝库中,富寿省的春曲(Hát Xoan)是一种与雄王祭祀信仰——民族建国的根源紧密相连的独特艺术形式。以质朴的旋律、朴实而富含文化意蕴的歌词,春曲不仅反映了祖地居民的精神生活,还为越南在世界遗产版图上确立文化身份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