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港市密切跟踪韩国游客的出行信息和健康情况

在新冠肺炎疫情在韩爆发的背景下,岘港市政府已在各口岸展开许多强有力的措施,力争最大限度减少疾病感染危机。
岘港市密切跟踪韩国游客的出行信息和健康情况 ảnh 1附图。图自互联网

越通社岘港市——在新冠肺炎疫情在韩爆发的背景下,岘港市政府已在各口岸展开许多强有力的措施,力争最大限度减少疾病感染危机。然而,由于14天来仍有大量韩国游客通过岘港国际口岸入境越南并在当地酒店居住,因此疫情风险还是挺大的。

据岘港旅游局的考察结果,新冠肺炎疫情导致赴该市韩国游客人数减少70%,跟团的韩国旅行团也大幅减少。然而,自由行的韩国游客人数仍较多并在当地不同酒店分散居住,因此住宿单位一方面需要确保防疫工作,另一方面也需要与当地警察密切配合,及时为有关单位提供韩国游客的信息,以及时发现并最大限度降低疾病感染危机。

岘港市Full House酒店管理员-黎允维庆:“我们酒店现在有1名韩国游客,但我们已经仔细检查了旅客6个月以来的出行记录。”

岘港市The wings酒店管理员-陈黄国庆:“我们酒店会照常接待中国、韩国游客,但会跟他们通知疫情相关信息。如果客人同意订房,我们会主动向有关机构申报以采取强有力的监察措施。”

目前,岘港市各郡县,尤其是韩国旅客密集的地方已集中展开旅客监察工作,力争通过建立韩国旅客信息库确保医疗工作的及时性。

岘港市五行山郡派出所副所长-郑长仁:“我们24小时进行游客监察工作,力争密切跟踪并及时分类游客。如果发现某个游客曾经去过疫区并属于需要隔离的对象,我们将马上同卫生部门展开隔离措施。”

据悉,在山茶郡和五行山郡的留宿的韩国游客人数为3740多人,其中共有690多人在2月9号后入境越南。目前,各地有关部门正对这些人进行健康情况跟踪并设立近距离接触者名单,力争在发现疑似病例时立刻展开隔离工作。(完)

越通社

更多

值此8月19日八月革命胜利80周年之际,旅游专列“河内五城门”正式亮相。图自越通社

体验用公共交通游行:为河内旅游注入新动力

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河内正为旅游业开辟新方向:通过将探索体验与城市轨道交通和公交车等现代公共交通系统相结合,不仅带来便捷而独特的旅程,还增强了首都旅游的吸引力。

附图:越航全面禁止机上使用锂电池充电宝。图自互联网

越航全面禁止机上使用锂电池充电宝

越航近日宣布,为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的运营理念,将持续强化锂电池充电宝在航班运输中的管控措施,以全面防范安全风险、保障航空运营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板约(越南)—德天(中国)瀑布景区。图自越通社

板约(越南)—德天(中国)瀑布景区:促进越中两国人民友谊之地

越通社驻中国记者报道,凭借雄伟壮丽的景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越中两国共同建设的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板约(越南)—德天(中国)瀑布景区已成为理想的旅游目的地,吸引大量来自越南和中国的游客。在此开展的旅游合作不仅带来经济效益,更有助于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

下龙湾一角。图自越通社

向老战士赠送一千张下龙湾游船参观票

亚洲高端游船集团股份公司代表称,值此9·2国庆80周年之际,本着无限感恩之心和“饮水思源”的精神,该公司推出“致敬拥有护国之功的人”计划,于9月2日至10月31日期间向革命有功人员、老战士、伤病残军人及烈士亲属赠送1000张下龙湾游船参观票。

首都河内居全国首位,游客接待量达208万人次。图自越通社

9·2国庆假期越南接待游客人数550万人次

在为期4天的国庆假期(2025年8月30日至9月2日),全国旅游业共接待游客约550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300万人次)增长83.3%。这是一个积极信号,预示着2025年年底和2026年年初旅游高峰季的良好开端。

今年9.2国庆假期,国内旅游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火爆景象。图自《青年报》

旅游业迎大丰收 提振消费助增长

今年9.2国庆假期,国内旅游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火爆景象。在仅仅4天(8月30日至9月2日)内,河内市接待游客量约20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近4.5万亿越盾(折合人民币14亿元),同比增长80%。

附图:越航飞机。图自越通社

越航集团提前开售2026年春节350万张机票

为满足年底出行需求的激增,由越航(Vietnam Airlines)、太平洋航空(Pacific Airlines)和VASCO等航空公司组成的越航集团(Vietnam Airlines Group)提前开售2026年农历新年春节机票。

呠—河内火车站轨道交通线路。图自越通社

国庆80周年:河内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送旅客近180万人次

河内城市铁路有限公司今日公布,在庆祝八月革命和九·二国庆80周年系列活动期间(8月21日至9月2日),该公司所运营的2A号线(吉灵—河东)和3.1号线(呠—河内火车站)两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共安全运送乘客近18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