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港市保护和弘扬丰丽占考古遗址

岘港市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黎光南表示,目前,该市拥有两个国家级特殊遗迹,17个国家级遗迹,60个市级遗迹,其中,丰丽占考古遗址属于考古遗迹类型。
岘港市保护和弘扬丰丽占考古遗址 ảnh 1丰丽占考古遗址。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岘港——岘港市人民委员会领导日前向锦丽郡和寿东坊政府和人民代表授予丰丽考古遗址市级遗迹证书。

岘港市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黎光南表示,目前,该市拥有两个国家级特殊遗迹,17个国家级遗迹,60个市级遗迹,其中,丰丽占考古遗址属于考古遗迹类型。

考古发掘结果表明,这是越南中部地区占族庙塔系统中大规模的工程之一。

新发现的文物和古迹反映了大约第10世纪至12世纪初阿马拉瓦蒂地区占族人的经济社会和精神生活。

特别是,在塔里找到完整的“神坑”是一个新发现,对占族文化和建筑的考古和研究进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凭借上述的价值,丰丽占考古遗址被列入市级遗迹名单,并依规得到管理和保护。

黎光南建议,未来锦丽坊党委、政府、人民和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为有效地保护和弘扬丰丽占考古遗址作出贡献。
岘港市保护和弘扬丰丽占考古遗址 ảnh 2岘港市人民委员会领导向锦丽郡和寿东坊政府和人民代表授予丰丽考古遗址市级遗迹证书。图自越通社

据悉,2011年4月,越南考古专家在岘港市锦丽郡和寿东坊丰丽村发现占族废弃遗迹群,其中最为关注的是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占塔地基。

在丰丽考古遗址,考古家在总面积为500平方米地区进行考察挖掘,从而确定这座占塔共有四角,三个侧门和一个正门。

已经出土的占塔地基表明,丰丽占考古遗址是占族人一些宗教中心的集中地,这一点符合于法国学者在20世纪初出版的书籍上所记载的,同时凸显了丰丽占考古遗址的考古、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完)
越通社

更多

美食成为胡志明市的“旅游语言”

美食成为胡志明市的“旅游语言”

发挥越南最大经济、文化、社会中心的潜力与优势,胡志明市旅游业不断创新,打造多样化、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定期举办各类活动,以提升游客体验。尤其是,胡志明市正大力挖掘地方美食资源,将其融入核心旅游产品,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

文艺表演节目。图自越通社

永隆省高棉族拜月节隆重举行

11月5日晚,在永隆省月化坊的国家级遗迹与名胜区——欧婆池(Ao Bà Om)名胜遗迹隆重举行拜月节。这是高棉族同胞的传统节日,被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延续:越南》摄影展再现越南三十余年的变迁

《延续:越南》摄影展再现越南三十余年的变迁

11月4日上午,英国摄影记者安迪·所罗门(Andy Soloman)的摄影展《延续:越南》在河内正式开幕,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该展览是“Photo Hanoi 25”国际摄影展框架内的的亮点之一,呈现越南三十多年来深刻变革历程的独特视角。

中部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焕发新生光彩

中部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焕发新生光彩

中部这片细长的土地,蕴藏着越南民族灿烂而独特的文化积淀。顺化古都遗迹群、会安古城与美山圣地——三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瑰宝,正以崭新的姿态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焕发勃勃生机。

越南木偶艺术展区。图自越通社

越南木偶艺术展区——秋季博览会的文化亮点

在2025年秋季博览会上,越南木偶戏剧院以“缩小版水亭”为创意设计,推出别具一格的木偶艺术展区。展区位于河内东英国家会展中心,成为数百个商业展位中最具文化魅力的亮点之一,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欣赏。

电影——2025年秋季博览会上的文化创意亮点。图自越通社

电影——2025年秋季博览会上的文化创意亮点

经过一周的开放迎客,正在河内东英国家会展中心举行的国家级经贸与文化促进盛会“2025年秋季博览会”依然人潮涌动,观众前来参观、购物、体验文化与美食等活动络绎不绝。

在第一届河内秋季博览会上,数百个展位色彩斑斓,其中印有“一乡一品”(OCOP)标签的产品依然以独特方式脱颖而出。图自越通社

2025年秋季博览会:当文化成为经济价值

在第一届河内秋季博览会上,数百个展位色彩斑斓,其中印有“一乡一品”(OCOP)标签的产品依然以独特方式脱颖而出。其不仅拥有优良的品质和精美的设计,而且每件产品都蕴含着一段文化故事。每一件商品的背后都是人的智慧、地方的特色与文化的积淀。

本届展会汇聚了来自越南各地的数十个扁米品牌,通过产品展示、制作体验等环节,向国际游客展现越南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图自越通社

越南秋季博览会:扁米承载传统与现代交融的饮食文化

在2025年首届越南秋季博览会上,越南乡村的传统美食——扁米(cốm)成为吸引众多消费者的焦点。这种以未成熟糯稻精制而成的时令美食,不仅展现越南独特的饮食智慧,更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金秋时节的民族符号。

“保留嘲剧”是由一群Z世代发起的传播项目,旨在保留嘲剧艺术的精髓,并在现代生活中传播传统舞台艺术的价值。图自nhandan.vn

Z世代为传统嘲剧注入新活力

当Z世代的年轻人热情投入、不断探索与革新传统嘲剧艺术时,这不仅是可喜的信号,而且是民族传统艺术生命力持久不衰的生动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