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适应 恢复生产

针对劳动力资源在长期又生产又防疫之后的波动情况,胡志明市大多数企业目前正在制定方案,确保劳动力,在该市回归新常态时为恢复生产做好准备。
安全适应 恢复生产 ảnh 1越南日本电产有限公司按照“三个就地”方案开展生产活动。图自人民报

越通社河内——针对劳动力资源在长期又生产又防疫之后的波动情况,胡志明市大多数企业目前正在制定方案,确保劳动力,在该市回归新常态时为恢复生产做好准备。

劳动力短缺在所难免,但企业最需要的是市政府在放宽疫情防控措施后尽快出台规定、条件和运行形式,让企业主动制定有关人员和运行机制的路线图。
做好准备 让工人回到工作岗位

近三个月来,位于第七郡新顺出口加工区的德本工业有限公司只能适度生产,400名工人就地生产、就地用餐、就地休息。该公司生产的产品有马衣、马鞍、缰绳等,主要出口到欧洲市场。该公司人事部门分享说:“如果10月1日之后胡志明市继续实施社会隔离措施,我们不担心订单不足,但最担心的是工人数量不足以满足合作伙伴的产量。目前,在工厂工作的工人人数仅为之前的三分之一,剩下的800名工人正在暂时休息,其中一些人返回家乡躲避疫情”。德本工业有限公司人事部主任陈盐女士表示,公司人事部已制定召集工人复工,准备好在城市开放时分两个阶段接人,至10月15日的第一阶段将接收500 名工人,第二阶段将接收 400 名工人。她称:“如果工人按计划返回工厂,劳动力短缺将不会很严重。最大的担心是身在偏远省份的工人回城时不方便;如果这样,公司必须考虑到招聘新员工的计划”。

位于守德市高科技区的越南日本电产有限公司同时实施“三个就地”和“一路两地”两个方案,目前留在工厂的生产工人人数约为2500人。在又生产又防疫中面对诸多困难和障碍,疫情爆发期间让两千多名工人留在工厂工作是该公司在市政府允许恢复生产活动时制定计划和主动保持生产资源中的大优势。越南日本电产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刘金宏表示,在工厂工作两个多月的员工大多是长期工作的工人,因为公司提出了很多优惠政策,再加上严格的防疫规定,所以他们接受了适应。当公司恢复正常生产时,他们正是弥补劳动力短缺的“储积”。据越南日本电产有限公司董事会的介绍,疫情爆发前,在工厂工作的工人人数约为6000人。因此,三分之一的工人按照“三个就地”方案工作,在疫情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该公司不得不竭尽全力维持订单。若胡志明市在10月1日之后开放,以新的生产形式取代目前的“三个就地”形式,企业才能增加产品产量,避免外国伙伴取消订单的风险。

近段时间,为了确保落实“双重目标”,胡志明市多家企业实施了“三个就地”方案,其目标为保持订单、保持客户,尤其是保持员工。然而,多家企业领导分享说,实施“三个就地”企业的最大成功不是经济效益,而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在胡志明市扩撒蔓延时让员工继续工作,确保员工安全,不被感染病毒。稳定的劳动力将是企业在该市开放经济活动后快速恢复生产的最佳资源和基础。

推进疫苗接种 建设生产模式

人员和工人的短缺状况是大多数生产经营企业都可以预料到的,旨在制定弥补计划。然而,大多数企业、协会和管理者期望的问题是当该市重新开放时尽快就对运营模式提出具体规定;加快为员工疫苗接种的进度,让企业主动制定招聘、配备人员和生产活动计划。

胡志明市商业协会主席周进勇先生称,当企业复工复产时,影响到确保企业劳动力供应源的因素很多,其中数十万人返回家乡躲避疫情。当胡志明市恢复生产活动时,企业面临许多挑战,劳动力无法满足生产增长的需求。最难的是已经停产的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70%)将面临劳动力短缺的危机。周进勇先生建议,为解决经济复苏阶段的劳动力问题,胡志明市、企业和行业协会必须在地区和国家层面上配合制定人力资源计划,尤其是纺织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政府须尽快构建有关劳动力、“疫苗绿卡”和行走交通的数据集,以方便地区之间的劳动力招聘和分配工作。

胡志明市工业区协会主席阮文小先生说, 2021 年 6 月底,胡志明市已优先为 18 个加工区、工业区、高科技区的32.2万名工人接种第一剂疫苗。然而,截至9月,在企业实施“三个就地”方案的员工被接种二剂疫苗的只有7万名,因此该市须加快为员工接种进度。企业是否有足够的工人重返工作岗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为工人接种两剂全程苗的进度,让他们获得重返工作岗位的“绿卡”。这是市政府需要尽快着力解决的问题。

据胡志明市工业区协会计算,目前在胡志明市各家企业工作被接种第一剂疫苗并到了接种第二剂的时间的工人约4.3万名。然而,这些工人分散在平阳、同奈、隆安等胡志明市附近地区居住,而尚未接种第二剂疫苗。因此,为了尽快将这大量工人接回胡志明市工作,需要胡志明市与各地方在疫苗接种工作中的同步配合,更新共享系统数据。

据胡志明市劳动荣军与社会局的评价,最近,部分企业因实施社会隔离措施期间用于维持生产活动的成本过高而无法实施“三个就地”方案,不得不关闭。因此,确保企业运行的因素之一就是劳动力资源。因而,胡志明市应尽快出台开放后有关生产模式的规定,为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需要主动制定招工政策创造条件。(来源:《人民报》)
越通社

更多

游客购买富国鱼露。图自越通社

守护海之魂 提升富国鱼露品牌价值

富国岛鱼露产业拥有逾200年历史,于2021年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怀着对家乡传统产业的深厚情感,当地鱼露生产企业始终致力于传承与发展这一特色产业,推动富国鱼露品牌稳步走向国际市场。

附图。图自人民报

越南发力冲刺年末出口目标

自年初以来,越南全国出口额大幅增长,其中红河三角洲地区各地贡献显著。目前,该地区正实施多项措施,力争实现并超越2025年出口增长目标。

过去10个月越南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注册总额超过315亿美元。图自越通社

越南迎来生产重定位浪潮下的新机遇

尽管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正处于调整收缩阶段,并日益重视质量,但越南在区域生产重新布局的浪潮中仍然具备机遇。这也是过去10个月越南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注册总额超过315亿美元的原因。

调查两艘在海上作业时拆卸航行监控设备的渔船。图自越通社

调查两艘在海上作业时拆卸航行监控设备的渔船

11月18日,越南海警第三区司令部职能部门已将KG 94933 TS号和KG 95598 TS号两艘渔船押送至301海队港口,以便对上述两艘存在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IUU)捕捞迹象的渔船依法继续调查处理。

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越新进出口额创历史新高

据越通社驻新加坡记者报道,2025 年前 10月,越南继续保持新加坡第十大贸易伙伴地位,双边贸易总额达到 330 亿新元(约 253 亿美元),再度创下越新贸易额纪录。

将北宁省规划和发展成为中央一线城市。图自bacninh.gov.vn

致力将北宁省建设成为工业创新与创业中心

据北宁省建设厅厅长阮越雄介绍,未来该省将发挥自身作用和优势,建设协调发展模式,确保区域联动,在行政区划合并后的城市规划与发展中形成经济走廊,力争在2028年前完成北宁省建设成为一线城市、中央直辖市的目标。

越南隆安国际港与日本神户港正式签署有关建立战略合作港口关系的谅解备忘录。图自tuoitre.vn

隆安国际港与日本神户港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由西宁省委书记阮文决率领的西宁省高级领导代表团赴日本进行投资、劳务及贸易促进活动期间,11月17日下午,越南隆安国际港与日本神户港正式签署有关建立战略合作港口关系的谅解备忘录(M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