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各国驻越外交使团、国际组织通报越共十三大结果

越共中央对外部2月3日举行会议,向各国驻越外交使团、国际组织通报越共十三大结果。
向各国驻越外交使团、国际组织通报越共十三大结果 ảnh 1黄平君向国际代表通报越共十三大结果。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越共中央对外部
23日举行会议,向各国驻越外交使团、国际组织通报越共十三大结果。


越共中央对外部部长黄平君表示,经过7天多的紧张、认真、高度责任的工作,越共十三大已取得圆满成功,完成大会提出的所有议程和内容。

黄平君强调,越共十三大通过的文件是全党、全民智慧、意志、愿望的结晶。文件内容将理论与实践、坚持与革新、继承与发展等向结合。大会继续强调坚持马列主义、胡志明思想,将其灵活地运用到越南实践中,坚持民族独立目标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继续全面、同步促进革新事业,积极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促进国家迅速、可持续发展。

越共中央对外部部长黄平君表示,越共十三大确定了党的四个基本指导观点。其中,贯穿性的指导观点是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坚持民族独立与社会主义目标,坚持党的革新路线,坚持党建工作原则,在平等、合作、互利等国际法基本原则基础上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

向各国驻越外交使团、国际组织通报越共十三大结果 ảnh 2会议场景。图自越通社


本次大会不仅对过去
5年,还对革新事业实施35年情况作出总结;指明未来5年、10年和20年(纪念越南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和建国100周年之际)发展方向,力争到2045年成为高收入的发达国家。

与此同时,越南的总体发展战略是全面、配套推进革新事业,促进国家快速、可持续发展,以发展经济社会为中心,以党建为关键,以发展文化为精神基础,以保障国防、安全为重要和经常性任务。越共十三大也明确指出,国家发展的动力是爱国精神、民族自立自强意志。

关于外交工作,黄平君强调大会主张继续贯彻落实独立、自主、和平、友好、合作与发展、外交关系多样化多边化的外交路线,越南作为国际社会积极且负责任的成员,在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确保国家和民族利益置于首位,主动与积极融入国际一体化进程等。

黄平君透露,越共十三大通过的文件将翻译成7种语言,发给各国、各国际组织驻越代表机构。黄平君也强调,越共十三大得到公开、民主、周密、科学举行。大会选举产生包括180名正式委员和20名候补委员的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其中19名委员为女性。大会也以高度信任选举阮富仲同志为越共中央总书记。(完)

越通社

更多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偕夫人开始对科威特进行正式访问。图自越通社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偕夫人开始对科威特进行正式访问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偕夫人及越南高级代表团的专机于当地时间11月16日13时30分(越南时间同日17时30分)抵达科威特国际机场,开始应科威特国首相艾哈迈德·阿卜杜拉·艾哈迈德·萨巴赫(Ahmad Abdullah Al-Ahmad Al-Sabah)邀请,于11月16日至18日对这个中东国家进行正式访问。

来自德国、加拿大、柬埔寨、泰国、美国、匈牙利、捷克共和国等31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青年与留学生,于2025年7月16日参加“2025年越南夏令营”开营仪式。图自越通社

汇聚全球越南力量

2025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期间,越南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草案意见征询活动广泛开展,受到海外越南知识分子、专家、企业家及侨胞们的热烈关注与响应。

为引路火炬添薪助燃

为引路火炬添薪助燃

2025年10月15日至11月15日期间,越南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草案意见征询活动广泛开展,受到知识分子、专家、企业家及海外越南人的热烈关注与响应。

2025年5月27日,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与东盟及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领导人出席第二次东盟—GCC峰会。海合会由包括科威特在内的6个成员国组成。图自越通社

为越南与科威特关系注入动力

应科威特首相谢赫·艾哈迈德·阿卜杜拉·艾哈迈德·萨巴赫的邀请,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将于2025年11月16日至24日率越南高级代表团对科威特与阿尔及利亚进行正式访问,并赴南非出席G20峰会及相关双边活动。

外交部副部长阮明姮。图自越通社

充分挖掘越南与中东—非洲地区的合作潜力

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即将对科威特与阿尔及利亚进行正式访问,并赴南非出席G20峰会及相关双边活动前夕,外交部副部长阮明姮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分享了此次访问的意义及越南愿与三国加强合作的重点领域。

越南与联合国共同期望把人民置于发展进程的中心

越南与联合国共同期望把人民置于发展进程的中心

越南外交部常务副部长阮明宇11月14日在外交部总部会见了联合国常驻越南协调员宝琳·塔梅西斯(Pauline Tamesis),就越南未来在各领域上的重要发展决策交换了意见。这些决策正体现在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中并正广泛征询人民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