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互联互通,促进西北地区旅游业发展

2017年老街—西北国家旅游年在老街市正式拉开帷幕,吸引区内各省参加。
保持互联互通,促进西北地区旅游业发展 ảnh 1就自然风光与人造风景的魅力使西北地区成为越南乃至世界的著名旅游景点(图片来源:《人民报》)

越通社河内——2017年老街—西北国家旅游年在老街市正式拉开帷幕,吸引区内各省参加。题为“西北色彩”的2017年国家旅游年期间开展的各项活动对接性很强,其目的主要是挖掘各省潜力,推介并初步打造具有浓郁地区特色的旅游产品并吸引游客。

西北地区的潜力及优势可挖很大,人文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其有助于推进该地区旅游业发展。该地区地形主要是山地和高原,漫山遍野、峰峦雄伟。当地的生态系统非常丰富,具有所有热带气候类型及茂密的原始森林。就自然风光与人造风景的魅力使西北地区成为越南乃至世界的著名旅游景点。

不仅作为法属印度支那最高峰的位于黄连山脉主峰之上、海拔3143公尺的番西邦峰成为探险爱好者一直想要征服的探险之地,而且独具一格的穆庚寨梯田、原始森林中的一望茫茫无际帕框大湖及全年云雾笼罩、景色如诗如画的沙巴市镇等西北地区其他景点也对游客很有吸引力。除此之外,该地区还有诸多美景,诸如具有举世罕见动植物的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芒峰林区,依山而叠的层层梯田中有小屋点缀的梅州谷景色,一片蓊郁青葱茶园及油棕林的木州高原。

西北地区对游客的吸引力不仅出自于大自然的雄伟奇观,而出自于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的传统文化特色。该地区是岱依族、侬族、泰族、蒙族、赫蒙族、瑶族、京族、华族、克木族、佬族、傣仂族等很多少数民族同胞定居与生活之地。其有助于营造出多样独特的文化空间。

重要的是虽然经历历史的沉浮兴衰,该地区各民族仍然保持原有的文化特色,其体现在他们的风俗习惯、传统庙会、服装、乐器、民间歌舞以及房屋、村寨的建筑风格、精彩的高山集市和独特的饮食文化等。

西北地区也是军民保持团结一致在建国护国事业中立下赫赫战功之地。范例是震撼世界的奠边府大捷遗迹群体、芒峰历史遗迹区、山萝监狱国家级特殊遗迹区。当地的各处革命根据地是对越南青年一代进行革命传统的教育之地,也是研究家及外国游客深入了解越南历史之地。

西北地区各省多年来一直挖掘自己的自然资源潜力及文化特色优势以促进旅游业发展,从而提升国内外游客量。然而,当地旅游业所取得的成效尚未显著,与其潜力尚未相称,因为该地区所接待的游客量仍占全国接待游客总量的比重较低。游客主要于年初或节日期间赴西北地区旅游。区内各省接待游客量不同,游客主要赴老街、山萝及和平等三省旅游。

为了弥补上述不足之处,多年来,区内各省已实现对接共促旅游业发展。区内各省联合开展2017年老街—西北国家旅游年是合作计划中的活动之一。通过吸引外资、调集当地资本与利用中央资助资金来弥补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的同时,西北地区各省所采取的其他措施就是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并体现出互联互通性的旅游产品。具有番西邦峰和沙巴市镇等两大景点的老街省集中发展体育旅游、探险旅游及度假旅游。与此同时,该省弘扬自己独特文化价值,打造出社区旅游模式。拥有婆瀑湖、穆庚寨梯田等景点的安沛省可以开发生态文化旅游模式。现代化的交通系统正在初步得以兴建,其有助于开发“西北全区”旅游路线。拥有许多著名村寨的和平与莱州两省成为社区文化旅游目的地。

西北地区各省保持互联互通,挖掘旅游潜力,其将有助于各省开发别具一格的旅游产品。然而,为了旅游业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该地区旅游部门应与河内、广宁、胡志明市等各个旅游中心及边境各省实现对接,旨在吸引中国、老挝及泰国等各国游客。上述对接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其有助于区内各省提高游客接待能力,培训出专业的旅游人力资源,推广旅游潜力并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来源:越南《人民报》)

越通社

更多

美食成为胡志明市的“旅游语言”

美食成为胡志明市的“旅游语言”

发挥越南最大经济、文化、社会中心的潜力与优势,胡志明市旅游业不断创新,打造多样化、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定期举办各类活动,以提升游客体验。尤其是,胡志明市正大力挖掘地方美食资源,将其融入核心旅游产品,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

与会代表合影。图自越通社

越南在美国推广旅游加强合作与企业交流

当地时间11月4日晚,越南国家旅游局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举办越南旅游推广计划,拉开了在美系列旅游推介活动的序幕,意在加强旅游合作、促进双方游客交流及拓展两国企业间的对接。

沙坝的登山列车为游客增添了绿色旅游新体验。图自越通社。

沙坝加速吸引年终节庆旅游客流

凭借低温、雾霭与冰雪等独特气候条件,老街省沙坝的“冬季文化节”已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有助于激发旅游消费、推动当地“无烟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

外国游客探索宣光省。图自越通社

越南山区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截至目前,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定的200多处世界地质公园中有4处是越南的。这不仅是在考古学、地质学和地貌学方面具有国际价值的“金矿”,更是保护当地历史与文化特色的重要空间,蕴藏着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保护齐头并进的巨大潜力。

中部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焕发新生光彩

中部遗产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焕发新生光彩

中部这片细长的土地,蕴藏着越南民族灿烂而独特的文化积淀。顺化古都遗迹群、会安古城与美山圣地——三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瑰宝,正以崭新的姿态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焕发勃勃生机。

游客体验河内的旅游产品。图自人民报

旅游业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

气候变化与全球竞争日趋激烈,使越南旅游业面临必须以可持续、适应性强且富有创新的方式重构发展模式的迫切要求。在此背景下,绿色转型与数字化转型被确立为推动旅游业发展的两大战略支柱。

各旅行社的展区人气旺盛,游客纷纷前来了解冬季、新年及春节等旅游线路,以及机票、火车票、酒店等相关服务。图自越通社

2025年秋季博览会:年末旅游促销的新机遇

2025年秋季博览会已成为越南旅游企业及游客的盛会。这不仅是推广产品与服务的空间,而且是企业与客户和合作伙伴直接交流的重要机会。多项优惠活动、折扣、赠礼和抽奖同时展开,既回馈游客,又为促进年末旅游市场注入活力,助力实现今年接待国际游客达2500万人次和国内游客达1.5亿人次的目标。

2025年河内世界文化节现场。图自《新河内报》

越南旅游进入年末旺季:多方合力加速吸引国际游客

随着2025年进入最后一个季度,越南旅游业正迎来关键的冲刺阶段。面对2500万人次国际游客的年度目标,行业各方积极行动,通过政策优化、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等多重举措,全力推动旅游业在年末实现加速发展。

经芒街国际口岸出入境的游客。图自《广宁报》

中国游客逐渐回流广宁省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广宁省接待中国游客量占全国接待中国游客量的25%,占广宁省接待国际游客总量的40%。然而,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到访广宁省的中国游客量已大幅下降。

附图。图自i越通社

胡志明市推动数字化转型 提升游客体验

在完成行政区划调整后,胡志明市拥有多样化的旅游生态系统,胡志明市确定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数字化转型,是提升游客体验、便利出行并推动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