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东海主权问题上对东盟采取“两面三刀”政策

中国在东海问题上对东盟采取“两面三刀”政策。
越南“人民军队报”7月4日发表越南国防部国防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阮鸿军少将的文章指出,中国在东海问题上对东盟采取“两面三刀”政策。中国一方面希望发展同东盟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则阻止东盟在本地区安全问题上扮演主导角色。越通社谨向读者介绍文章内容,便于参考。

中国心存分散东盟团结力量的图谋,使东盟在解决东海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这有利于中国与东海主权声索国开展“单挑”行动。因此,中国积极利用东盟在解决东海领土主权和利益纠纷的分歧,促使东盟分裂,难以发挥团结力量,同时中国放出了“援助”这一诱饵,使东盟各国只顾眼前利益,忘记了“东海档案”。东海主权声索国只能和中国直接谈判解决问题。越南是中国图谋使之孤立的重要一员,因为中方认为越南是中国霸占东海的最大障碍。
 
中国一向主张东海争议由当事国直接对话解决,拒绝与东盟集体对话。目的是消弱东盟对解决地区安全问题上的核心地位和力量,从而加大中国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中国试图让“东海各方行为宣言”(DOC)变成无效。中方口口声声说要遵守“东海各方行为宣言”,但实际上,中方于2014年5月1日在越南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域内非法架设了海洋石油981 钻井平台,并出动包括军舰和战斗机在内的大量舰船和飞机为石油钻台护航。更难以接受的是,中方舰船还故意撞击越南海上执法船只,撞沉了越南渔民的渔船,引起国际舆论的强烈不满。

中方想方设法推迟“东海行为准则”(COC)的磋商进程,同时破坏了“东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精神。中方一向把东盟看作“自家的后院”,积极拉拢东盟,同中国一道抵抗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中国非法颁发了东海相关规定,禁止各国船只在东海上作业,包括美国勘探船在内。其目的在于把美国“踢”出东海,化解美国针对中国的军事包围圈。与此同时,中方企图使用军事力量控制东海上的重要航道,降低美国在本地区的影响力和美国干涉台湾问题的可能性。

中方一方面高调声称和平解决东海问题,另一方面则在东海主权争端问题上采取十分强硬,甚至冒险的行为。实践证明,中方不断加大军费,加强军事实力,将之作为实现海洋强国、宇宙强国和科技强国等目标的后盾。从1988年至今,中国国防预算不断激增。中国海军已经成为亚洲地区最强大的海军力量之一。中国海军和渔检力量不断加大在所谓“九段线”区域内的活动力度。中国动用了勘探船和大量渔船在与东海周边他国存在争议的海域,甚至在他国海域进行作业,旨在把本来没有争议的海域变成存在争议的海域,制造所谓“木已成舟”的现象。

中方还声称反对将东海问题国际化,力避国际裁决机制。中方一向要求东海争议由当事国直接对话解决,拒绝第三方的干涉,以“大国”的姿态与“小国”对话,反对菲律宾和越南把争议向常设国际法院提出诉讼。中国始终避开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这说明了中国对东海主权要求是极为缺乏法理依据的。

近期,中方主动要求联合国秘书长将中国有关东海立场文件向联合国193个成员国公开。该文件内容全部不属实,是中方故意诬告越南的文件。可以说,中方在实施其所谓“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和以假乱真”的策略。其最终目标就是独占整个东海地区。这是东海周边国家和世界主要大国不可接受的,相信中方这么一个野心将是不会得逞的。(越通社-VNA)

更多

研讨会现场。图自越通社

东海问题国家研讨会聚焦科技合作议题

在第十七届东海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越南外交学院11月5日在岘港市同越南海岛局、农业与环境部、岘港市外务局及岘港市人民委员会共同举办了主题为“科技合作: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的2025年东海问题国家研讨会。

坚海特区区委副书记段红唯。图自越通社

对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建言:期待对特区出台具有特殊性的机制和政策

对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提出意见时,安江省坚海特区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表示,提交越共十四大的政治报告草案充分体现了发展思维上的创新与突破、战略眼光以及建设一个富强、繁荣、幸福国家的宏伟愿景。通过此举,干部、党员和人民积极为党的路线方针建言献策,聚焦国计民生重大问题,并紧密结合地方与国家的发展事业。

林同省代表郑氏秀英发表意见。图自越通社

对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建言:文件草案体现发展思维的飞跃

提交越共十四大的各项文件草案正受到专家、学者、管理者以及国会代表的许多反馈意见。各方一致认为,越共十四大的主题体现了战略格局,同时深刻贯彻了民族自立、民族自强的精神,并紧密结合了1.06亿越南人民的意志与智慧。

宁平省南华闾坊党委副书记、人民委员会主席阮文强。图自越通社

越共十四大文件草案意见征询:希望越南文化与人民的传统将继续得到培育和加深

近期,宁平省认真、科学地组织了干部、党员及各阶层人民对提交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草案的建言献策活动。这些民主、客观的意见建议,不仅发挥了各阶层人民的综合智力优势,更体现了大家对一届革新、发展的大会的信任与期待,有助于为国家未来发展制定正确路线、切合实际的目标和有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