丐冷水上集市中的猪骨米粉业

目前,芹苴市丐冷郡有很多家庭仍经营猪骨米粉传统行业。猪骨米粉是西南部的特色菜肴。其中,丐冷桥区的陈文久和黄友严家就是这样的家庭。
丐冷水上集市中的猪骨米粉业 ảnh 1资料图。图自互联网

越通社芹苴市——目前,芹苴市丐冷郡有很多家庭仍经营猪骨米粉传统行业。猪骨米粉是西南部的特色菜肴。其中,丐冷桥区的陈文久和黄友严家就是这样的家庭。这两家除了天天从事生产外,还随时欢迎国内外游客前来观看他们的生产规程。

丐冷传统手工艺村的生产厂面积近300平方米建有屋顶、厂房宽敞,可在阳光下烘晒米线。使用老的设备,厂里的工匠都是手工进行每一段生产工序,旨在维持传统手工行业的特点,制造出柔软、坚韧,香甜的米线。

为提高竞争力,同时打造独有“品牌”,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独特家传秘诀,形成自身产品的独特性。很久以前,南部西都地区就是一个白米、清水之乡,所用的稻米材料必须保证白度和透明度。大米要仔细地冲洗、浸泡、磨细后放入水炉里搅拌成淀粉。工匠们将这种米粉在模具表面涂薄薄的一层。然后,盖上水炉,以蒸汽蒸熟。芹苴猪骨米粉手工艺村的陈文久说  : “软的猪骨米粉或猪骨河粉。这种米线不用晒干,必须当天做当天吃完。干的米线要晒干。晒干后,可切细。这种米线的保存期限为半个月。每天,我家能卖600到700公斤”。

米粉蒸汽后,拿去晒干几小时。这是非常重要的工序,需要工匠的巧手。米粉要放在竹架上晒干。熟练的工匠每一段工序时间都拿捏的很准,不需要手表。

从事该行45年的黄友严说,做猪骨米粉很辛苦,要看天气,若没有耐性的话, 就做不下去。他认为,最好吃的猪骨米粉要使用当地的白米。做米线使用的侬白米比其他大米好吃。不过,现在侬白米渐渐少了,满足不了米线生产需求了。所以,芹苴市米线生产厂要到同塔省购买合适的米粉。

为维护猪骨米线的特色,除了选购大米外,当地工匠也要使用不同的配料,如用森林里的天然树叶来处理米粉。

黄友严表示  : “第一是大米,第二是配料。配料就是控制米粉和面粉的比例。比如百分之70的米粉和百分之30的面粉,这样面粉太多了,不好。我要尝试多次,每次都要尝尝味道,若行,就用这个配比来生产猪骨米粉”。

现在,有很多地方采用机械生产猪骨米粉,但他的厂依然保留传统生产方式,原料主要来自大自然。尤其是磨粉和过滤工序,他的厂完全使用夹竹桃叶。

尽管现在,磨粉已不使用过去的石舂,并用机械来切丝,但多种猪骨米粉仍保留手工工序,其目的是以家传配方保障米粉的质量。芹苴市猪骨米粉手工艺村工匠陶洪福说 Phuoc:“国家提供部分贷款,用于购买机械设备。各家生产厂在获得投资后,大约4个人可直接生产500公斤到1吨米粉。另外,当地老人和年轻人都能找到适合的工作。看到居民热情的工作,提高生活水平,我觉得非常高兴”。

猪骨米粉是西南部和南部地区的特色菜。尽管时代在变化,但丐冷郡艺人仍以当地原有的原料且完全使用天然原料来进行生产,从而保护和发展这一传统行业。正因如此,这里的猪骨米粉一直保留着传统的味道。(来源:《越南之声》)
越通社

更多

广治省风芽格邦国家公园经理范宏泰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越老构建跨境遗产合作框架

9月16日上午,越南广治省风芽格邦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同老挝甘蒙省农林业厅及老挝森林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可持续利用项目(ProFEB)联合举办题为《跨境合作框架建设——越南风芽格邦国家公园与老挝欣南诺国家公园跨境遗产》的第二届国际研讨会开幕式。

越中两国企业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图自越南之声

越中推动旅游合作

为庆祝越南与中国建交75周年,9月16日,越南国家旅游局、越南文化体育旅游部国际合作局同中国陕西省文化与旅游厅、河内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举行“文化陕西”文旅推介会。

国家成就展创造了越南展览史上新的观展纪录。图自越通社

越南国庆80周年:国家成就展参观人次超千万

据组委会的快报,在为期19天的举办期间,于河内东英国家会展中心举行的国家成就展共吸引逾1000万人次前来参观体验。其中,9月13日单日观展人数创下纪录,达到近130万人次。

值此8月19日八月革命胜利80周年之际,旅游专列“河内五城门”正式亮相。图自越通社

体验用公共交通游行:为河内旅游注入新动力

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河内正为旅游业开辟新方向:通过将探索体验与城市轨道交通和公交车等现代公共交通系统相结合,不仅带来便捷而独特的旅程,还增强了首都旅游的吸引力。

附图:越航全面禁止机上使用锂电池充电宝。图自互联网

越航全面禁止机上使用锂电池充电宝

越航近日宣布,为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的运营理念,将持续强化锂电池充电宝在航班运输中的管控措施,以全面防范安全风险、保障航空运营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板约(越南)—德天(中国)瀑布景区。图自越通社

板约(越南)—德天(中国)瀑布景区:促进越中两国人民友谊之地

越通社驻中国记者报道,凭借雄伟壮丽的景色和特殊的地理位置,越中两国共同建设的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板约(越南)—德天(中国)瀑布景区已成为理想的旅游目的地,吸引大量来自越南和中国的游客。在此开展的旅游合作不仅带来经济效益,更有助于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

下龙湾一角。图自越通社

向老战士赠送一千张下龙湾游船参观票

亚洲高端游船集团股份公司代表称,值此9·2国庆80周年之际,本着无限感恩之心和“饮水思源”的精神,该公司推出“致敬拥有护国之功的人”计划,于9月2日至10月31日期间向革命有功人员、老战士、伤病残军人及烈士亲属赠送1000张下龙湾游船参观票。

首都河内居全国首位,游客接待量达208万人次。图自越通社

9·2国庆假期越南接待游客人数550万人次

在为期4天的国庆假期(2025年8月30日至9月2日),全国旅游业共接待游客约550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300万人次)增长83.3%。这是一个积极信号,预示着2025年年底和2026年年初旅游高峰季的良好开端。

今年9.2国庆假期,国内旅游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火爆景象。图自《青年报》

旅游业迎大丰收 提振消费助增长

今年9.2国庆假期,国内旅游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火爆景象。在仅仅4天(8月30日至9月2日)内,河内市接待游客量约20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近4.5万亿越盾(折合人民币14亿元),同比增长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