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傣族同胞服饰上的农耕元素

文山傣族是越南一个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他们主要居住在老街省芒康县。文山傣族同胞以农业和林业为主,种植如李子、梨、豆蔻、茶、大豆、玉米、水稻等作物。农业和林业经济成为文山傣族妇女在服饰上创作的灵感来源。

文山傣族同胞服饰。图自《越南之声》
文山傣族同胞服饰。图自《越南之声》

越通社河内——文山傣族是越南一个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他们主要居住在老街省芒康县。文山傣族同胞以农业和林业为主,种植如李子、梨、豆蔻、茶、大豆、玉米、水稻等作物。农业和林业经济成为文山傣族妇女在服饰上创作的灵感来源。

《越南之声》报道,文山傣族妇女的服饰由天然材料制成,染成靛蓝色。长衫开叉至脚踝,右侧扣扣。靛蓝色上引人注目的是白色和蓝色布料拼接的领口和袖口。长衫两侧有白色布边装饰。胸前边缘的小银扣被设计成梯田和稻田的形状。

芒康县芒康镇萨帕村9组的文山傣族大姐张莲银: 过去,祖辈们身穿两层衣服。在文山傣族同胞的衣服上,绣有层层叠叠的梯田纹样。银扣象征着玉米、花生、大豆等家乡的农作物。

老街省原省委民运部部长李萧印多年来与文山傣族同胞共同生活和工作,他指出,这些精巧的装饰不仅展示了精湛的技艺,而且还包涵了许多意义.

"文山傣族同胞的服饰非常独特。胸前绣有梯田般的纹样,玉米粒的图案排列得非常美观。这些纹样反映了妇女双手的灵巧和她们的勤奋。银扣制作得非常精致,经济状况不好的家庭扣子较少,富裕的家庭则会用很多大银扣装饰,显示出家庭的经济实力"。李萧印说。

生活在山区的文山傣族同胞热爱自然,珍爱农作物,并将这份热爱绣在靛蓝色的布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玉米、豆子、南瓜花都成为设计中的象征。整个耕作季节都体现在文山傣族人的服饰中。

文山傣族同胞的衣领也是一件艺术品。立领由两片蓝色和红色布料拼接而成,边缘缝有两排小银扣,中间扣着一个大银扣,这也是同胞们独特的阴阳象征。除了银扣的装饰,绿色腰带也是亮点,其紧紧环绕在细腰上。粉色、紫色、橙色的刺绣线在腰带的尾部露出,远远望去,女子的身影十分吸引眼球。不仅如此,深蓝色或嫩绿色的布料缝在裙尾,每走一步都若隐若现,更添女性的魅力。

老街省芒康县的坡金银大姐: 我们都是自己制作、自己缝制服装,技术是祖辈传下来的。裤子、上衣都是妇女们自己亲手缝制和刺绣的。婚礼或订婚的时候,这些服饰都是必不可少的。

最引人注目的是文山傣族妇女同胞的房顶形状的帽子。这种帽子由手工织的麻布制成,多次涂抹蜂蜡浆以增加硬度,顶部折成房顶形状。帽尾向后弯曲并固定在帽子的尖端,尾部还缝有绣花布片和方形银片以及彩色流苏。帽子边缘镶有白银颗粒,象征着玉米、稻米和文山傣族同胞的富足生活。

李萧印: 房顶形状的帽子象征着母亲对孩子的庇护,就像房子庇护家庭一样。帽圈外围精巧地镶嵌着银片,有代表着自然和人类的图案。

戴帽子前,文山傣族姑娘会将头发先高高束在头顶,然后戴上房顶形状的帽子。帽子的下部紧贴前额卷起,以固定头发和帽子。即使大幅度活动,帽子也不会掉下来。

坡青银大姐:我们会将头发盘在头顶,然后用布包好,再戴上房顶状的帽子。帽子周围装饰的圆球都是银制的。我们在婚礼和节日期间都会戴这种帽子。

这种帽子代表着家庭的富足和幸福,因此是婆婆在迎接新娘时赠予的珍贵礼物。此外,银制首饰也是文山傣族妇女服饰上的亮点,饰有锁、鸡、鱼等图案。这些首饰不仅象征着富贵和安康,也传承了祖先的教诲。挂有鱼、锁和精美银穗的项链,象征着富裕和对自然的感恩。

鉴于这些服饰的价值和刺绣艺术,2020年,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将文山傣族同胞服饰上的装饰艺术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完)

越通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