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省独特的仙公庙会:传统与感恩的融合

仙公庙会,又称“老人恭迎”庙会,是广宁省广安市河南岛一带沿袭多年的传统盛会,以规模宏大、仪式独特而闻名。该庙会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还承接着当地居民对先辈的敬仰与感恩。

仙公庙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五至初七举行,今年的活动时间为2月2日至5日。图自越通社
仙公庙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五至初七举行,今年的活动时间为2月2日至5日。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广宁省 ——仙公庙会,又称“老人恭迎”庙会,是广宁省广安市河南岛一带沿袭多年的传统盛会,以规模宏大、仪式独特而闻名。该庙会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还承接着当地居民对先辈的敬仰与感恩。

仙公庙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五至初七举行,今年的活动时间为2月2日至5日。庙会的核心意义在于祭拜那些曾探索、开垦河南岛,并奠定繁荣村庄基石的先祖。同时,这也是后代子孙通过恭迎仪式,为高龄长者祝寿、表达敬意的重要时刻。

2月4日,在国家级历史文化遗址——锦罗乡仙公庙,来自安海、丰谷、丰海三坊的35位长者(80岁、90岁及百岁老人)身着盛装,被抬入庙中,接受子孙敬奉,完成隆重的祭祖仪式。这一环节不仅体现了传统的孝道文化,也营造了浓厚的敬老氛围。

ruoc-cu-thuong-4225-2.jpg
ruoc-cu-thuong-4225-5.jpg
ruoc-cu-thuong-4225-3.jpg
ruoc-cu-thuong-4225-4.jpg

仙公庙现供奉着17位仙公。相传,他们原本生活在升龙城(金牛河沿岸)及南定省,以务农和捕鱼为生。十五世纪时,他们率领家人沿红河而下,抵达白藤江河口,发现河南岛周边适宜居住,遂在此修筑堤坝、围海造田,逐步开拓成今日的繁荣之地。

凭借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民俗仪式及深厚的文化价值,仙公庙会于2017年被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这一传统盛会的认可,也标志着其在越南民间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仙公庙会,承载着一方水土的记忆,是广宁省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瑰宝。每年的庙会,既是对先辈的感恩祭祀,也是现代人与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刻对话。(完)

越通社

更多

越南外交部副部长、海外越南人国家委员会主任黎氏秋姮、越南驻新加坡大使陈福英与表演者合影。图自越通社

越南美食亮相新加坡2025妆艺大游行文化节

越通社驻新加坡记者报道,2月7日和8日两天,旅居新加坡越南人参加在新加坡F1 Pit Building大楼前举行的2025妆艺大游行活动,旨在推介越南传统美食文化。正在对新加坡进行工作访问的越南外交部副部长、海外越南人国家委员会主任黎氏秋姮出席活动。

高棉族同胞的传统乐器。图自越通社

朔庄省着力保护与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价值

朔庄省是越南少数民族人口密集的省份之一,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35%以上。长期以来,朔庄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始终重视并指导各级、各部门开展多项措施,以保护和弘扬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

米寺。图自越通社

古庵“学府重地”上的古寺——米寺

米寺坐落在海防市永保县古庵乡,由陈克庄将军建于16世纪。该寺曾是许多著名僧侣和隐士的修行之地,包括状元阮秉谦,被视为古庵地区的佛教学府和文化中心。

越南三位著名画家特殊画展在法国巴黎举行。图自越通社

越南三位著名画家特殊画展在法国巴黎举行

黎普(1907 - 2001)、梅忠次(1906 - 1980)、武高潭(1908 - 2000)越南三位著名画家,通过在法国巴黎赛努奇博物馆展示的特别收藏得以推崇。按计划,该展将持续到22025年5月4日。

黑粽子——北河岱依族人的美食精华。图自越南画报

黑粽子——北河岱依族人的美食精华

据《越南画报》,黑粽子是老街北河县岱依族人的一种特殊粽子,由于用木蝴蝶的炭粉以及若干典型的山区调料染色,故呈现出特有的黑色,之前仅在春节或传统节日现身,如今已成为许多游客每次来到这片土地都想购买的特产。

会安的一角。图自越通社

揭开会安门眼的秘密

据《越南画报》,来到会安的游客,除了痴迷这座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古镇之美外,还对古屋上奇异而神秘的建筑细节感到好奇,那就是“门眼”,历来对它有多种解释,其中有的观点认为这是古代祭祀“门神”信仰的表现。

2024年雄王节吸引诸多人参加。图自越通社

2025年雄王节和富寿省文化旅游周计划揭晓

据富寿省人民委员会的消息,2025年雄王节和富寿省文化旅游周将于3月29日至4月7日(即乙巳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初十)在越池市、雄王庙历史遗迹区和富寿省各地方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