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融入国际是全民的事业

越南国家融入国际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指委会”)于4月23日在政府办公厅所在地举行题为“主动、创新、有效地融入国际致力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全国视频会议。政府总理、指委会主任阮春福主持会议。
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融入国际是全民的事业 ảnh 1会议全景 越通社记者 统一 摄

越通社河内——越南国家融入国际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指委会”)于4月23日在政府办公厅所在地举行题为“主动、创新、有效地融入国际致力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全国视频会议。政府总理、指委会主任阮春福主持会议。

政府常务副总理张和平同副总理范平明、王廷惠、武德儋与各部门、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会议。全国63个省市有关机关领导通过视频出席会议。

会议对指委会自2014年至今取得的工作结果及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全面评估,指出其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和得出的经验教训,进而提出提高融入国际工作质效的具体措施和任务。

阮春福在会议上发表讲话时回顾,越共中央政治局于2013年4月颁发关于融入国际的第22号决议。至今,越南在融入国际经济取得不少成就并充满信心地参加国际一体化。2014年4月23日,以政府总理为主任的国家融入国际指导委员会成立。政府通过多项决议和文件将融入国际这一主张进一步具体化,大力开展相关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最为便利的条件,维护国防安全。

阮春福认为,融入国际进程中,尤其是近5年来取得的成就为越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的巨大贡献,同时有助于维护和平环境,维保政治社会稳定,吸引外部力量。越南已成功签署同韩国、亚欧经济联盟、欧盟等的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进而扩大合作空间,促进经济强劲发展。

与此同时,越南与多个国家扩大关系,成功举办APEC2017、WEF-ASEAN 2018、2019 美朝领导人第二次会晤等国际性活动,体现出越南作为国际社会的可靠朋友、可靠伙伴的对外路线,其有助于提高国家地位,发挥越南的积极主动作用。

阮春福认为融入国际进程中的四大亮点包括,和平环境得到巩固;成功争取外部力量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社会得到保障;越南国家形象得以推广。这些重要的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保障夯实基础。

阮春福强调:“融入国际这一进程已迈入更高台阶,其作用是促进和解对话并找出新的出路”。阮春福认为,在融入国际一体化进程中,我们坚决维护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和人民、企业的权益;愿意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各方分歧,主动为保护国家的正当利益作斗争。

阮春福再次强调,融入国际是正确的主张,并指出克服融入国际进程中的不足之处的任务,其中包括维护和平环境促进发展;坚持开放市场和贸易自由化与更合适的贸易保护措施两手抓。阮春福要求在融入过程中坚持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特色。

此外,阮春福提醒,在融入过程中一直存在落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等风险。政府总理提出对融入国际工作的三大方针,包括升格、全面与纵深、有效革新创新,同时强调,融入国际是全民的事业,只有企业和人民积极有效的参与,这一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关于融入国际政治、安全、国防一体化工作,阮春福要求继续主动深化双边和多边关系,大力发挥多边外交的作用,增进互相信任和共同利益。关于文化、社会、教育培训与科学技术等领域的融入工作,阮春福要求重视促进21世纪对成功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技术和人才两个要素。(越通社-VNA)
越通社

更多

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主任Xiaohong Li接受越通社记者的采访。图自越通社

河内公约:充分彰显了“行动中的多边主义”精神

主题为“打击网络犯罪——共担责任——面向未来”的《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又称《河内公约》)开放签署仪式将于2025年10月25日至26日在河内举行。趁此机会,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主任Xiaohong Li就该活动的意义与重要性接受了越通社驻纽约记者的采访。

2024年越保双边进出口总额达2.63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24.4%。图自越通社

开拓越南与保加利亚新的合作空间

自1950年建交以来,越南与保加利亚的友好合作关系持续发展,在国际论坛上一直相互支持。尤为突出的是,双方经贸投资合作保持增长势头,并拓展至科技、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及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

附图。图自互联网

《河内公约》:彰显越南积极印记的历史性转折

越通社驻新德里记者采访了印度国家软件与服务公司协会(Nasscom)技术解决方案总监苏丹许·米塔尔(Sudhanshu Mittal),就印度在网络安全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越南在推动地区与全球合作中的日益重要作用进行探讨。

奠边省国会代表释德善上座。图自越通社

越南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进一步革新立法思路

10月21日下午,国会分组讨论国家主席、政府2021年至2026年任期述职报告;第十五届国会述职报告(草案);国会常务委员会、民族委员会、国会各委员会、国家审计署第十五届任期述职报告;以及2021年至2026年任期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