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随着航天在全球政治、经济、国防和安全领域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因此,研究、发展并掌握航天技术被确定为越南科技行业的重要任务,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确保国家安全注入动力。凭借初步的基础设施和及时的支持政策,越南航天技术正迎来重要突破机遇。
初步成果与各种挑战
在越南,航天技术已不再是陌生概念。越南科技翰林院下属越南航天中心主任范英俊透露,越南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应用遥感技术,但真正掌握卫星技术始于2006年,即政府总理批准《至2020年航天技术研究与应用战略》的137/2006/QĐ-TTg号决定之年。
迄今,越南已成功发射多个卫星,包括 VINASat-1(2008)、VINASat-2(2012)、VNREDSat-1 和 PicoDragon(2013)、MicroDragon(2019)、NanoDragon(2021)。尤其是越南首颗雷达遥感卫星 LOTUSat-1 已完成制造,随时准备进入轨道。这些成果为后续发展奠定了技术与运作基础。
推动航天技术发展的政策
越南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航天技术的发展,这一点在多项科技政策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关于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突破发展的第57号决议(57-NQ/TW)中明确提到要加强航天领域的研究与应用。2025年6月12日颁布的1131/QĐ-TTg号决定将航空航天技术列入11项战略技术之一。此外,国会通过关于试点实施特定机制以促进国家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第193号决议(193/2025/QH15)也为该领域的发展打造了重要的法律走廊。
在人力资源方面,越南航天中心通过在日本开展卫星技术硕士、博士培训项目,形成了核心队伍,并与河内国家大学、河内科技大学、邮电技术学院等机构合作培养航天人才。
在基础设施方面,该中心已完成多项关键工程,如卫星数据接收处理站、卫星集成—测试设施以及越南航天博物馆(于2025年8月开放),为普及航天知识并推动卫星数据生态系统与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相连作出贡献。
民营企业带来的新动力
尽管机制、政策、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初步具备,但要让越南航天技术真正起飞,必须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
越南航天中心主任范英俊认为,可行路线是未来10—20年打造一组小型地球观测卫星,服务于国家在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农业、环境、基础设施和海岛等方面的需求。
当前,可先采用“按任务购买服务”机制,优先执行具有明显民生效益的任务,同时重点投资于国内能力建设、数据标准化,将遥感数据纳入国家数据体系,并逐步实现适合越南实力的产品国产化。
近期,企业家范日旺成立了 VinSpace 股份公司,涉及六大领域,包括飞机、航天器和通信卫星制造。私营部门的参与展现了航天产业的吸引力,也为该领域在未来的强劲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