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寺建于丁–李朝时期(10至12世纪),1304年重建,1329年由第二代祖法洛扩建。图自越通社
昆山寺建于丁–李朝时期(10至12世纪),1304年重建,1329年由第二代祖法洛扩建。图自越通社
昆山–劫泊遗迹区汇聚众多庙、寺院、佛塔等古建筑,坐落于雄伟山水之间。每一地名都承载着数百年的民族文化与历史价值。图自越通社
昆山–劫泊遗迹区汇聚众多庙、寺院、佛塔等古建筑,坐落于雄伟山水之间。每一地名都承载着数百年的民族文化与历史价值。图自越通社
昆山寺三世佛像组为黎中兴时期文物,被认定为国家宝物。图自越通社
昆山寺三世佛像组为黎中兴时期文物,被认定为国家宝物。图自越通社
永严寺保存着3050块具有多方面学术与艺术价值的木版。2012年,永严寺木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定为世界资料遗产亚太地区名录。图自越通社
永严寺保存着3050块具有多方面学术与艺术价值的木版。2012年,永严寺木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定为世界资料遗产亚太地区名录。图自越通社
劫泊庙三面被龙山环绕,剩下的一面朝绿头江。该庙占地约13500平方米,古朴庄严,以由三门组成的正门最为突出。图自越通社
劫泊庙三面被龙山环绕,剩下的一面朝绿头江。该庙占地约13500平方米,古朴庄严,以由三门组成的正门最为突出。图自越通社
昆山寺九品莲华塔旧址于2014–2015年经考古发掘发现。 图自越通社
昆山寺九品莲华塔旧址于2014–2015年经考古发掘发现。 图自越通社
劫泊庙正门三门巍峨,古色古香。 图自越通社
劫泊庙正门三门巍峨,古色古香。 图自越通社
安子山之美在于山林的雄伟与静谧,与古寺、佛塔及禅宗净地的幽远沉寂相融合。图自越通社
安子山之美在于山林的雄伟与静谧,与古寺、佛塔及禅宗净地的幽远沉寂相融合。图自越通社
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使安子成为越南人民精神生活中的圣地。图自越通社
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使安子成为越南人民精神生活中的圣地。图自越通社
铜寺位于安子山最高峰,以铜铸成,平面为“一”字形,结构坚固,建于铜床之上。寺庙朝向西南,面积约20平方米,自地面至屋顶高3.35米。 图自越通社
铜寺位于安子山最高峰,以铜铸成,平面为“一”字形,结构坚固,建于铜床之上。寺庙朝向西南,面积约20平方米,自地面至屋顶高3.35米。 图自越通社
安子历史与名胜区内铜寺宛如“云中隐现”的奇观。铜寺位于安子山最高峰,全铜铸造,寺庙平面为“一”字形,结构牢固,置于铜床之上,形似盛开的莲花。图自越通社
安子历史与名胜区内铜寺宛如“云中隐现”的奇观。铜寺位于安子山最高峰,全铜铸造,寺庙平面为“一”字形,结构牢固,置于铜床之上,形似盛开的莲花。图自越通社
“昆山资福寺碑”为国家宝物,碑体六面(六棱形),雕刻精美,是17世纪初黎中兴艺术的典范,碑面纹饰雕琢细腻,工艺高超。图自越通社
“昆山资福寺碑”为国家宝物,碑体六面(六棱形),雕刻精美,是17世纪初黎中兴艺术的典范,碑面纹饰雕琢细腻,工艺高超。图自越通社
劫泊庙内的古玉井清澈不竭,水源常年不断。图自越通社
劫泊庙内的古玉井清澈不竭,水源常年不断。图自越通社
永严寺又称德罗寺,被公认为越南佛教的重要中心,是全国僧侣培养之地,也是越南竹林禅宗三祖派的发源地。图自越通社
永严寺又称德罗寺,被公认为越南佛教的重要中心,是全国僧侣培养之地,也是越南竹林禅宗三祖派的发源地。图自越通社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安子-永严-昆山-劫泊遗迹与名胜群具有全球价值

安子-永严-昆山-劫泊遗迹与名胜群是一处线性文化遗产,包括分布在广宁、北宁和海防三省的12处遗迹与遗迹群,总面积达525.75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