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通社河内——值此越南八月革命胜利80周年之际,重新审视这场改变越南命运的伟大革命,其历史意义不仅镌刻在民族独立的丰碑上,更深刻影响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博士,越南问题专家潘金娥对越南八月革命成功的重要意义做出评价时强调,越南八月革命具有很重要历史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在殖民地的创造性实践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里程碑。
越南共产党领导的八月革命,以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东南亚开辟了一条“民族独立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独特道路。越南的成功为殖民地国家的解放运动提供了范式,也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越南共产党通过创造性地将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与殖民地半封建国情结合,形成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战略框架,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越南化实践,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八月革命的胜利,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列宁关于殖民地国家实现民族解放的科学预见,是列宁关于帝国主义薄弱环节理论的生动诠释。
潘金娥教授表示,为东南亚社会主义运动发挥奠基作用。八月革命的胜利,使越南成为东南亚首个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国家,打破殖民主义体系,深刻改变了20世纪全球政治版图,其意义远超国界。
1945年9月2日《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即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建立,这是世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它不仅宣告了法国殖民统治的终结,更在东南亚树立了“殖民地人民有权决定自身命运”的典范。越南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和革命的胜利,直接支援了全球反殖民浪潮。1945-1954年抗法战争期间,中国、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援助与政治声援,形成了“殖民地革命与社会主义运动联动”的国际格局。越南成为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在东南亚的战略支点,为后续老挝、柬埔寨等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坚实依托。
越南问题专家指出,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贡献: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突破。 理论方面:越南革命证明,在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可通过“民族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而不必机械复制“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论。这种理论突破,为亚非拉国家提供了“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可能性。
实践方面:越南革新开放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探索为世界发展中国提供了成功范例。1986年启动的革新开放政策,本质上是八月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越南共产党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在坚持公有制主导的同时引入市场机制,2024年GDP达4763亿美元,人均GDP突破4700美元,贫困率降至1.93%。这种“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模式,既避免了苏联模式的僵化,又防止了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 越南还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融入国际等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成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成功样板。
潘金娥教授表示,八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与越南民族创造力的结晶。它不仅结束了越南长达千年的封建统治和80年的殖民压迫,更在理论上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多样性与生命力。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越南坚持“变革而不变色,融入而不融合”的独特发展道路,既不放弃社会主义本质”的道路选择,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并弘扬新时代的多边主义,为让世界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越南方案,为人类文明提供了“现代化≠西方化”的新答案。
中国学者指出,80年后回望,八月革命与《独立宣言》是一份永恒的精神遗产,它的意义早已超越了1945年的时空:对越南而言,它是“民族独立的起点”与“社会进步的基石”;对地区而言,它是“东南亚觉醒的火炬”;对世界而言,它是“殖民体系崩溃的号角”,构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而言,它是“社会主义运动创新的里程碑”,创造了殖民地革命的“越南范式”,激励了广大殖民地国家掀起民族独立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