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越南人均因网络诈骗损失近1800万越盾

全球反诈骗联盟(GASA)和越南社会反诈骗项目最近联合发布了《2023年越南网络诈骗状况报告》。
 2023年越南人均因网络诈骗损失近1800万越盾 ảnh 1附图 。图自互联网

越通社河内——全球反诈骗联盟(GASA)和越南社会反诈骗项目最近联合发布了《2023年越南网络诈骗状况报告》。

《2023年越南网络诈骗状况报告》基于一项有 1063 名越南人参与的广泛调查,旨在全面了解网络诈骗的影响。

据全球反诈骗联盟的消息, 12个月以来,受访越南人平均面临0.8起诈骗案。

网络诈骗案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2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遭受了经济损失。每个受害者平均损失约为 1770 万越盾(约合 734 美元)。

脸书(Facebook) 和 Gmail 目前成为越南受害者的主要被诈骗渠道。71% 的受访者通过这些广泛使用的平台遭遇过诈骗。

其次是Telegram(28%)、Google(13%)和 TikTok(13%),在骗子利用最多的渠道中分别排名第三至第五位。投资诈骗是最常见的, 13% 的受访者面临这种诈骗。

全球反诈骗联盟认为,若这些数字适用于全国范围的话,网络诈骗对越南造成的总损失可能达到391.8万亿越盾(约合162.3亿美元)

全球反诈骗联盟的报告还显示,70% 的越南人每月至少遭遇一次诈骗。 然而,55% 的越南受访者对能够识别诈骗行为“非常有信心”。14% 的受访者对当今普遍的诈骗行为“完全没有信心”。

该报告还全面审视了影响到全国个人的复杂诈骗网络。这次调查的人口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参与比例较高,特别是在25-34岁年龄段和拥有大学学历的人群。

报告还显示,令人担忧的统计数据进一步凸显了情况的严重性:49% 的受访者在过去 12 个月中经历了诈骗的增加,突显了诈骗的广泛性和不断发展的性质。

全球反诈骗联盟董事总经理亚伯拉罕(Joriji Abraham)称,在受害者中只有 1% 能拿回所有损失的钱。54%的受害者遭受了强烈的情绪影响。

全球反诈骗联盟专家认为,为了避免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人们在与不明渠道联系时应保持谨慎态度。

全球反诈骗联盟专家表示,提高认识、提高数字水平和完善报告机制对于克服日益发展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挑战至关重要。越南人的韧性和力量在调整防范诈骗战略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并有助于为所有人建立一个更安全的数字环境。

据越南信息传媒部信息安全局的统计数据,仅在2023年前11个月,该局管理和运营的预警信息接收系统已收到越南互联网用户发送超过1.59万多起诈骗案件举报;其中91%以上的报告与金融银行领域的欺诈和诈骗行为有关。

据各专家的分析,垃圾SIM卡、垃圾银行账户泛滥、个人数据泄露以及深度伪造技术(Deepfake)等新技术的普及导致2023年发生了一系列网络诈骗案件。统计数据显示,共有超24种不同形式的诈骗行为。

各专家还预测2024年及后续几年,网络钓鱼攻击趋势将持续增加,可能围绕热门、突出事件和假冒应用程序展开。(完)

更多

范明政总理与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出席越南与南非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签署仪式。图自越通社

越南坚定支持非洲提升国际地位和话语权

南非媒体认为,范明政总理此访以及与南非达成的协议延续了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近期对越南国事访问的结果,标志着双边关系进入新阶段,并在农业、可再生能源、数字化转型和科学技术等领域扩大合作。

河内市委常务副书记阮文锋代表首都党委、政府和人民,分别向得乐省、林同省和庆和三省各移交100亿越盾援助款项。图自laodongthudo.vn

河内市向得乐省、林同省与庆和省提供300亿越盾救灾援助

为响应越南祖国阵线中央委员会主席团的号召,践行“河内为全国、与全国同行”的精神,河内市于11月24日下午在国会大厦举行援助资金交接仪式,向近期遭受持续暴雨和洪灾严重影响的得乐省、林同省和庆和省提供总额300亿越盾的救灾资金。

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主席潘英山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第十三届越中人民论坛开幕

11月24日上午,由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越中人民论坛在河内开幕。

弘扬多元文化 深化越美友谊

弘扬多元文化 深化越美友谊

11月23日,越南友好组织联合会、美国驻越南外交使团及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在河内联合举办“越南—美国友好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是纪念两国建立外交关系30周年(1995—2025)系列重要活动之一。

得乐省公安力量为深度受淹地区群众运送食品。图自越通社

📝时评:越南两级地方政府抗灾实践 有力回击不实言论

2025年10月和11月,越南南部与中部地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雨和洪灾,这对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两级地方政府模式构成了巨大挑战。但通过这次灾害,许多省、市和基层都证明了“四个就地”方针在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