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 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40 周年:法国专家高度评价《公约》的作用

帕特里克·赫布拉德表示,1982 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最大优势之一是在沿海国家的主权主张之间寻求平衡,同时确保海上航行自由。
 1982 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40 周年:法国专家高度评价《公约》的作用 ảnh 1资料图。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于1982年12月10日签署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亦称蒙特哥湾公约)是向前迈出的一大步伐,具有维护海上航行自由的作用,同时作为发展海洋活动和海洋保护的基础。法国前海军中将、法国国际战略研究所专家帕特里克·赫布拉德在接受越通社驻巴黎记者采访时如是强调。

帕特里克·赫布拉德表示,1982 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最大优势之一是在沿海国家的主权主张之间寻求平衡,同时确保海上航行自由。

帕特里克·赫布拉德说,根据《公约》,国际海底区域是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目前,国际海底管理局 (ISA) 正在制定采矿法,以规范国际海底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1982 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还涉及海洋保护,包括国际水域或各国管辖范围内的水域的海洋保护。《公约》第192条规定,各国有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义务第192条规定各国“有保护和保全海域的义务”。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原则,公约在国家遗产和人类遗产之间建立了一个连续统一体。

然而,帕特里克·赫布拉德重申,海洋仍然是一个受地缘战略问题重大影响的因素。赫布拉德表示,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还有很多内容需要补充,至少在海上安全和应对海上威胁和走私等3个方面;考虑环境保护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对于海域和领域的规定,各国可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解释,从而引发争端。

赫布拉德专家表示,虽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仍然是开展海洋活动和保护海洋的基础,应得到所有成员国的尊重。

越南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友小组的12个创始国之一,该小组成立于2021年6月,目前有100多个成员。赫布拉德评估说,建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友小组的目的是使《公约》更广为人知,更有活力。各国之间的经常性会晤有利于增进相互理解,有助于建立对全球变暖后果的共同认识,并和平解决争端。此外,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之友还能提出新的建议来进一步完善《公约》或促进《公约》的进一步发展。(完)

越通社

更多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与白俄罗斯总理亚历山大·图尔钦参观明斯克拖拉机厂。图自越通社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参观明斯克拖拉机厂

当地时间5月12日下午,正在访问白俄罗斯的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率领越南高级代表团参观了明斯克拖拉机厂(MTZ),表示希望MTZ与越南合作伙伴之间建立积极合作关系,并不断拓展,为两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与白俄罗斯总理图尔钦亲切握手。图自越通社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会见白俄罗斯总理图尔钦

5月12日,白俄罗斯总理图尔钦在会见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时强调白俄罗斯高度评价越南在地区乃至世界舞台上日益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并希望与越南领导人一道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发展。

苏林与白俄罗斯共和国院(参议院)主席娜塔莉亚·科恰诺娃、代表院(众议院)主席伊戈尔·谢尔盖延科(Igor Sergeyenko)合影。 图自越通社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会见白俄罗斯共和国院主席、代表院主席及各政党领导人

越通社特派记者报道,当地时间5月12日下午,在对白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期间,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在首都明斯克分别会见了白俄罗斯共和国院(参议院)主席娜塔莉亚·科恰诺娃(Natalya Kochanova)、代表院(众议院)主席伊戈尔·谢尔盖延科(Igor Sergeyenko)以及白俄罗斯共产党、“白俄罗斯”党等政党的领导人。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与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共同会见记者。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白俄罗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越通社特派记者报道,在对白俄罗斯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当地时间5月12日下午,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与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举行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介绍会谈成果。

胡志明主席在抗法时期在越北地区工作。图自越通社

胡志明主席诞辰135周年:20世纪两位伟大思想家的偶遇

对于任何踏足以色列充满活力的特拉维夫市的游客,尤其是那些希望深入了解以色列历史与遗产的人来说,本-古里安博物馆是不可错过的目的地。这里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一处历史遗址,生动再现了以色列国父、首任总理大卫·本-古里安的事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