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挫败利用宗教破坏越南民族大团结的阴谋

敌对势力的手段之一就是利用宗教问题来煽动、引诱信徒和民众破坏政治安全、社会治安,为外部势力干涉、实施反越图谋创造借口。

📝时评:挫败利用宗教破坏越南民族大团结的阴谋 ảnh 1
顺化市长安坊慈谈寺的佛历2566年佛诞节庆典。图自越通社

越通社河内——敌对势力的手段之一就是利用宗教问题来煽动、引诱信徒和民众破坏政治安全、社会治安,为外部势力干涉、实施反越图谋创造借口。
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他们常常将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联系起来,煽动仇恨,分裂民族大团结,设立隐藏在宗教背后的组织来实施渗透、聚集、利诱同胞等手段。 令人遗憾的是,利用宗教、民族问题来破坏越南的伎俩却受到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USCIRF)等一些对越南缺乏善意的国际组织和网站的助力。
在2023年6月发布的最新报告中,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继续提高对越南宗教自由问题的虚假、片面和毫无根据的评估,并建议美国政府就宗教自由问题向越南施压等。

📝时评:挫败利用宗教破坏越南民族大团结的阴谋 ảnh 2
6月11日,得乐省乡级人民委员会总部发生枪击案。图自越通社

令人惊讶的是,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的报告是在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代表团于2023年5月底对越南进行调查访问之后发布的。访越期间,越南公安部领导与该代表团进行了坦诚、公开地接待和交流,并为该代表团更好地了解越南宗教自由状况,促成与越南当地政府和宗教人士的工作会议创造便利条件,同时提供具体准确的文件,他们还对越南各地进行直接调查。因此,可以肯定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故意忽视保障信仰、宗教自由权,呼吁各宗教组织、宗教人士和信徒团结,弘扬爱国爱教传统,为国家捍卫和发展事业做出贡献是越南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
据统计,截至2022年,越南国家已公认16种宗教的43个组织,信众约2700万人,宗教神职人员18.8万多人,宗教场所2.9万多个,每年举办宗教活动8000多个。信仰宗教政策、法律实施十年来,国家主管部门已划拨数百公顷土地建设宗教场所。
6月11日在得乐省乡级人民委员会总部发生的枪击案成为敌对势力以宗教和民族问题为借口来实施阴谋的“诱饵”。但事发后,特别是得乐人民乃至西原地区人民的行动,就是揭露和驳斥上述反动、奸诈言论的强硬答案。同胞们成为有关部门的“坚固堡垒”,积极帮助警方围捕涉案人员、动员亲属自首、享受从宽政策。 许多居民还捐献食物、饮用水,每天煮上百吨饭菜送给日夜紧张执勤的干部和战士。 得乐人民的具体实际行动充分体现越南军民团结精神、共同打击敌对势力阴谋的决心。

📝时评:挫败利用宗教破坏越南民族大团结的阴谋 ảnh 3
2022年越南南方福音教会总联合会第48次大会。图自越通社

可以肯定地说,近年来,西原地区各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已取得许多全面的成果,2020年经济规模是2002年的14倍。2002-2020年阶段平均经济增速达7.98%,位居地区第一,人均收入增长9.6倍。少数民族同胞物质和精神生活明显改善;西原地区不同宗教约230万名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得到保障;他们的正当需求和愿望得到解决;最近数十年,传入越南的宗教在西原地区各少数民族社区蓬勃发展,各宗教得到鼓励参加经济社会发展过程。
越南国家始终尊重和依照法律保护宗教自由信仰权,同时严格禁止利用宗教违反法律,侵犯国家和公民的合法利益。(完)

越通社

更多

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主任Xiaohong Li接受越通社记者的采访。图自越通社

河内公约:充分彰显了“行动中的多边主义”精神

主题为“打击网络犯罪——共担责任——面向未来”的《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又称《河内公约》)开放签署仪式将于2025年10月25日至26日在河内举行。趁此机会,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主任Xiaohong Li就该活动的意义与重要性接受了越通社驻纽约记者的采访。

2024年越保双边进出口总额达2.63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24.4%。图自越通社

开拓越南与保加利亚新的合作空间

自1950年建交以来,越南与保加利亚的友好合作关系持续发展,在国际论坛上一直相互支持。尤为突出的是,双方经贸投资合作保持增长势头,并拓展至科技、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及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

附图。图自互联网

《河内公约》:彰显越南积极印记的历史性转折

越通社驻新德里记者采访了印度国家软件与服务公司协会(Nasscom)技术解决方案总监苏丹许·米塔尔(Sudhanshu Mittal),就印度在网络安全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越南在推动地区与全球合作中的日益重要作用进行探讨。

奠边省国会代表释德善上座。图自越通社

越南十五届国会第十次会议:进一步革新立法思路

10月21日下午,国会分组讨论国家主席、政府2021年至2026年任期述职报告;第十五届国会述职报告(草案);国会常务委员会、民族委员会、国会各委员会、国家审计署第十五届任期述职报告;以及2021年至2026年任期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