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届东盟外长会议:越南愿扩大和深化与各国的合作关系

在第51届东盟外长会议和相关会议期间,8月2日,东盟外长与对话伙伴国(日本、中国、俄罗斯和新西兰)会议(PMC+1)正式召开。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范平明率越南代表团出席会议。
第51届东盟外长会议:越南愿扩大和深化与各国的合作关系 ảnh 1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范平明率越南代表团出席会议。(图片来源:http://baoquocte.vn)

越通社河内8月3日——在第51届东盟外长会议和相关会议期间,8月2日,东盟外长与对话伙伴国(日本、中国、俄罗斯和新西兰)会议(PMC+1)正式召开。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范平明率越南代表团出席会议。 

会议上,东盟各国外长同各伙伴国重新分析和评估了各方在过去一年的合作情况并就下个阶段的具体合作方向进行深入讨论。 

各伙伴国对东盟内部一体化建设、加强互联互通、缩短东盟内部的发展差距以及东盟2018各项优先事项等内容表示大力的支持,同时一致同意应进一步扩大在创新发展、电子商务、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合作,旨在充分利用科技发展成就和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遇。 

各伙伴国高度评价东盟在地区内的重要作用;对自然灾害和灾难给该地区人民所造成的损失表示同情;承诺将继续为受自然灾害和灾难影响的国家提供帮助。 

对于地区和国际问题,各位部长承诺将进一步加大各国在有效应对应对威胁地区和平、安全和稳定因素的合作力度。此外,东盟外长和各伙伴国对朝鲜半岛的积极进展表示欢迎,同时对东海最近的情况表示关切。各位部长强调了维护东海和平、稳定、安全、航行及航空自由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在基于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UNCLOS 1982)在内的国际法的基础上和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和分歧的重要性。 各位部长一致认为需要促使各方充分且有效落实《东海各方行为宣言》(DOC)并早日达成“东海行为准则”(COC)。 

对于东盟与日本的合作关系,各部长认为,45年来,东盟与日本的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蓬勃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切实利益并为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双方一致同意进一步加大在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网络安全、海洋合作、加强经济对接、支持基于原则的公平、自由贸易体系,加速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 ,加速新技术应用,加强区域对接,促进次区域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救灾,文化交流与民间交流等领域的合作力度。 

双方承诺将紧密配合,成功举办于11月举行的东盟与日本建立伙伴关系45周年纪念峰会,推动东盟与日本关系深入发展并取得实效。 

对于东盟与中国的关系,各位部长认为,2018年是庆祝双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的重要一年,同时认为中国是东盟的最重要伙伴国之一。 

双方对东盟与中国关系近年来所取得的积极进展表示认可,其中包括双方在形成“东海行为准则”单一磋商文本草案和促进COC谈判方面的努力;强调进一步推动双方在共同关心领域的合作关系向纵深发展;希望双方高级领导人将早日通过《东盟—中国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在经济方面,双方力争实现至202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和投资总额达1500亿美元,同时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升级版),加强地区对接与合作等。 

双方一致同意以2018“东盟—中国创新年”为契机,加强科技创新合作,符合东盟的优先。东盟和中国一致同意不断加强相互信任和理解,促进应对地区安全挑战的合作,同时继续加强文化和民间交流,以便增强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 

会议结束时,菲律宾正式从新加坡接任东盟-中国关系协调国(2018 - 2021年)一职。 

在东盟与俄罗斯外长会议上,双方一致认为在实施《东盟—俄罗斯全面行动计划》和2016年索契首脑会议的成果过程中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东盟各国对俄罗斯派遣常驻东盟大使和2018年4月份在莫斯科首次举办的东盟与俄罗斯学者网络会议(NARTT)并努力成立东盟与俄罗斯教育事务工作组表示欢迎。 

东盟和俄罗斯一致同意在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社会等支柱领域促进全面合作,其中,优先合作领域包括:反恐、网络安全、执法、贸易、投资、中小微型企业发展、创新、农业、能源、教育、旅游、民间交流等。双方还同意积极探讨东盟与亚欧经济联盟(EAEU)及上海合作组织(SCO)合作的可能性。 

 在会议上,老挝正式向印度尼西亚移交东盟-俄罗斯关系协调国(2018 - 2021年)一职。 

在东盟与新西兰外长会议上,双方一致同意进一步开展第二轮核查,以便签署《东盟 - 澳大利亚 - 新西兰贸易协定》(AANZFTA)(升级版),同时继续通过亚太经合组织(APEC)、《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展协定》(CP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谈判促进地区经济的一体化和开放性。双方还一致同意加强可再生能源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航空运输互联互通、数字经济、农业和渔业等新领域的合作,同时同意在东盟地区论坛(ARF)、东亚峰会(EAS)、东盟防长扩大会议(ADMM+ )等以东盟为主导的机制上加强配合和促进海事安全的合作。 

会上,印度尼西亚正式向柬埔寨移交东盟-新西兰关系协调国(2018 - 2021年)一职。 

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外长范平明在各场会议中发表讲话时表示,越南高度重视并积极与东盟各国进一步深化与日本、俄罗斯、中国和新西兰等国在多方面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越南将积极参加东盟与上述伙伴国所达成的具体合作共识和倡议,特别是海洋合作、区域互联互通和次区域的发展、经贸投资、教育培训、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 

范平明强调,东盟和各伙伴国应努力促进对话,加强合作,建立互信并形成行为准则,以防止冲突并维护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范平明对东海的复杂形势表示关切,同时重申了东盟商定的原则,呼吁各方保持克制,不采取使局势复杂化和紧张升级,以及不利于包括《东海行为准则》 (COC)谈判在内的区域对话与合作进程的行为。 

 关于越南接任东盟—日本关系协调国(2018 - 2021年)一职,范平明强调,越南将进一步努力促使东盟—日本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越通社—VNA) 

更多

国防部副部长阮新疆大将向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司令斯蒂芬·查普尔中将赠送纪念品。图自人民报

越澳大力推进各军兵种之间的合作

10月13日下午,越共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常务委员、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阮新疆大将在河内会见了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司令斯蒂芬·查普尔(Stephen Chappell)中将。

越共十四大政治报告和决议的意见建议,政府党委宣教与民运部部长、文化体育旅游部党委书记、部长阮文雄。图自越通社

越共政府第一次代表大会新闻发布会:收到超过11万条有关越共十四大文件的意见建议

10月13日下午,在越共政府第一次代表大会(2025—2030年任期)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越共十四大政治报告和决议的意见建议,政府党委宣教与民运部部长、文化体育旅游部党委书记、部长阮文雄强调,越共十四大的政治报告是全党、全民、全军的智慧结晶,广义而言,更是整个民族智慧的结晶。

武大胜向古巴驻越南特命全权大使罗赫里奥·波兰科·富恩特斯赠送纪念品。图自越通社

进一步强化广宁省与古巴各地方加强合作关系

10月13日,越南广宁省委书记武大胜在会见来访的古巴驻越南特命全权大使罗赫里奥·波兰科·富恩特斯时表示,广宁省愿与古巴一个地方缔结友好关系,以促进合作发展,加强交流互鉴与互相支持。

越南代表团先后与古巴BioCubaFarma生物技术集团及Labiofam集团举行工作会议。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古巴深化生物技术领域合作

越通社驻哈瓦那记者报道,10月11日,由越南绿色经济研究院发起的“越南—古巴农业生物技术与自然健康护理网络”在古巴首都哈瓦那正式成立并举行揭牌仪式。

越共中央委员、政府党委委员、科技部党委书记、科技部部长阮孟雄。图自越通社

政府党代会: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

在越南共产党政府第一次代表大会(2025-2030年任期)框架下,越共中央委员、政府党委委员、科技部党委书记、科技部部长阮孟雄发表题为《党的领导在推动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发展中的作用——为建设繁荣强盛的越南而奋斗》的专题报告。

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向北宁省民众提供多种生活必需品支援。图自baochinhphu.vn

接收日本援助物资 支援北部受灾群众

10月13日下午,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防汛抗灾与堤坝管理局在河内内排机场举行仪式,接收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向越南受灾群众提供的紧急援助物资

政府监察总署党委常委、副总监察长黎进达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政府党代会:革新立法思维 维护行政纪律与秩序

《监察法》(2025年版)在重要的历史背景下完成,有助于建设精简、高效、有力的监察体系,提升国家管理能力,强化权力监督,防止腐败与消极现象,维护国家与人民的利益。《监察法》(2025年版)是不断创新的象征,有助于建设廉洁、创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新纪元的繁荣发展而行动的政府。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在会上发表指导性讲话。图自越通社

苏林总书记:政府党委明确目标,带领国家坚定迈入繁荣发展新时代

世界形势仍在迅速变化。我国正处于历史性转型阶段,推进两级地方政府模式;发展空间正在重新规划;多项战略方针、指导方向及突破性举措正在推进。这是把握机遇、抢占先机的关键时刻,需要将越南智慧与人类先进知识相结合,尽早建立“战略自主”状态,全力以赴实现并维持高水平、可持续的发展速度,圆满完成两个百年战略目标。

2025年秋季博览会将在越南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图自越通社

裴青山主持召开2025年秋季博览会筹备工作会议

在10月12日傍晚举行的2025年秋季博览会筹备工作检查会议上,越南政府副总理裴青山要求有关部门和参展单位,参加2025年秋季博览会的商品必须是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并且要严把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