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市是2019年越南吸引外资最多的地方

据河内市公布的《2019年河内市经济社会报告》显示,2019年河内市吸引外资达84.5亿美元,到位资金达6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河内市是2019年越南吸引外资最多的地方 ảnh 1河内市是2019年越南吸引外资最多的地方。图自互联网

越通社河内——据河内市公布的《2019年河内市经济社会报告》显示,2019年河内市吸引外资达84.5亿美元,到位资金达6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报告显示,2019年河内市新批和增资项目的投资总额达到21.28亿美元。其中,新批项目871个,投资总额为13.9亿美元;增资项目为180个,增资总额为7.38亿美元。与此同时,外国投资商出资、购买股份的总额近63.36亿美元。

2019年,河内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地方,吸引外资达84.5亿美元,占越南吸引外资资金总额的22.2%,其中,到位资金达到6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另一方面,据越南计划与投资部境外投资局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2月20日,全国外企新注册资本、追加资本和合资购买股权总额达380.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2%,创10年来新高。FDI到位资金约达203.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全国新签投资项目达3883个,增长27.5%,新注册资本达167.5亿美元,同比增长93.2%;调整投资资金的项目1381项次,增长18.1%,注册资本总额为58亿美元,同比增长76.4%。外国投资者合资购买股权9842次,合资总额达154.7亿美元,同比增长56.4%,占注册资本总额的40.7%。2019年,FDI到位资金约达203.8亿美元,同比增长6.7%。(完)
越通社

更多

越南花卉行业年产值增长约6%至8%。图自越通社

越南花卉出口额突破1亿美元

目前,全国花卉及观赏植物种植面积已接近4.5万公顷,是2000年的8倍。花卉行业年产值增长约6%至8%,其中花卉出口额已突破1亿美元,主要出口产品包括兰花、玫瑰和菊花等。

氮肥包装环节。图自越通社

澳大利亚承认越南金瓯化肥符合最高出口标准

金瓯石油肥料股份公司(PVCFC)刚获得澳大利亚农业、渔业和林业部签发的散装化肥(Bulk In-Ship Fertiliser)出口一级证书(Level One)。这是澳大利亚无机化肥进口管理体系中最高等级的认证。

安江省出口大米。图自越通社

上周大米出口价格下降20%

今年前4个月,越南大米出口总额仅达17.5亿美元,同比下降14.3%。主要原因是大米出口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0%。

附图。图自西贡解放报

越南对多个新兴市场的出口持续增长

越南工贸部代表透露,截至今年4月底,越南货物出口总额达1403.4亿美元,同比增长13%。尽管对美出口出现放缓迹象,但来自其他市场的补充推动整体出口额持续增长。

TH集团在俄罗斯卡卢加州的鲜奶加工厂落成典礼。图自越通社

TH集团鲜奶加工厂在俄罗斯卡卢加省落成

据越通社驻俄罗斯记者报道,5月11日,越南TH集团的TH鲜奶加工厂在俄罗斯卡卢加省博罗夫斯克县落成。该落成仪式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的越俄企业论坛框架内举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与俄罗斯政府副总理德米特里∙切尔尼申科见证了该仪式。

苏林总书记在论坛上发表讲话。图自越通社

苏林总书记出席越俄企业论坛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出席了越俄企业论坛。苏林强调,两国企业在落实高层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合作协议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越南与白俄罗斯经贸合作前景广阔。图自越通社

越南与白俄罗斯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即将对白俄罗斯进行的国事访问将为巩固和加强双边关系注入新动力,同时为两国企业在贸易投资合作中创造新机遇。

附图 图自越通社

越南农产品迎来进入中国市场的大机遇

最近,在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期间,越中两国正式签署了涉及百香果、燕窝、辣椒和米糠的四项农产品输华议定书。

日本企业对胡志明市新顺加工出口区进行投资。图自越通社

胡志明市吸引外资政策助“雄鹰”展翅的沃土

近年来,胡志明市吸引外资战略实现了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工业、科技和创新为核心的根本性转变。新形势下,挑战与机遇并存,为胡志明市继续成为“雄鹰”展翅的投资热土创造了条件。

越南木制品。图自越通社

越南继续提供具体数据 证明越南商品的合规性

为继续支持越南政府及谈判代表团与美国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越南工贸部刚要求向美国市场出口产品的企业、企业协会和行业协会继续提供具体信息、数据和数字,以证明越南产品的合规性、原产地和符合美国对越南生产产品的其他要求。

河南新亚大成工厂的热水器生产活动。。图自nhandan.vn

企业的全球地位与责任

2025年5月4日,越共中央政治局颁发关于推动私营经济发展的第68-NQ/TW号决议,开启作为国家经济最重要推动力的私营经济强劲发展时期。这将成为促进增长、创造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国家竞争力、工业化、现代化以及朝着绿色、循环和可持续方向调整经济结构的先锋力量。